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代关内移民是东北社会人口的重要来源,是松花江中、下游沿岸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近代由干关内移民的大量涌入,松花江流域经济得以开发,农、商、工三业及森林采伐业、采矿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促进了沿岸各港口的繁荣及区域商品市场的建立,松花江中、下游沿岸城镇遂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2.
试论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东北三省正处于农业、工商业和城市等各部门经济亟待开发和迅速兴起发展时期 ,对劳动力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正是由于大规模关内移民的适时到来才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加速了东北的土地开垦与农业发展 ,使东北区域市场经济由此变为全国市场经济的最重要一环 ,为国内市场的兴盛做出了贡献 ,并且还促进了东北民族资本主义高峰时期的出现与近代东北城镇的发展及繁荣 ,他们成为近代开发和建设东北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关内人口向东北的迁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可谓“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1860年东北局部开禁,特别是1904年全面开禁后,随着大片土地的放垦,关内移民东北者络绎不绝,东北原有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大批新的城镇纷纷兴起。这些城镇不是建立在军事驻防的基础上,而是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的过程中,陆续发展起来的。此时,东北的城镇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性质与规模。  相似文献   

4.
移民与清代四川民族区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之前,四川盆地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程度低下。清前期以来,大量入川移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直接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促进了矿业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当地的城镇经济随之兴起。清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兴起的城镇,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在农业开发区兴起;因矿而兴;军事城堡因经济职能增长而向工商业城镇转化。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长城沿线外侧城镇的兴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代以来,长城沿线地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人口的增加,农业兴起和商业的发展都使长城沿线外侧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这就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主要介绍了长城沿线经济、人口、农业和商业发展的过程以及长城沿线一带城镇起源的背景、条件、以及城镇兴起的因素和其他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6.
据考古发现,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辽西地区已经出现了古代城堡。燕、秦、汉时期,形成了辽宁早期的城镇体系。从魏晋一直明清时期,辽宁城镇经历了频繁的大规模的盛衰演变。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辽朝前期、清代末期出现了四次建城高潮。古代辽宁地区的城镇,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而且与中原地区相比,多为中小城镇;多数城镇沿用了辽代城址,历史均在千年以上;但由于历史的动荡发展,古代辽宁城镇呈现出断代性发展的特点,城镇经济和文化多次经历摧毁后重建的过程,城镇布局也屡经变化,到清代末年才奠定近现代城镇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7.
古代辽宁是我国东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辽宁地区就是东北古代文化的摇篮。到了六、七千年前,辽宁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辽宁各地发现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来看,古代辽宁的经济——渔猎、游牧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全省各处已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古代居民点,但人们仍然要经常迁徙,还不可能出现比较固定的居民点与地名。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辽宁地区的原始农业便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逐渐进入了阶级社会。辽宁喀左、朝阳等地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说明商周文化已发展到辽宁,并已形成了日益密切的隶属关系。原始农业进一步开发,渔猎与畜牧经济退居从属地位,以定居农业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太湖地区水利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城镇港埠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该文基于它们有机结合的视角,予以综合的考察,深入探究其演变过程和有关特点。由于水利的杠杆作用,有助于城镇港埠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关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交通是地区开发的先决条件,明万历年间年随着国家运道的改变、泇运河的贯通在给台儿庄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动了台儿庄地区各种物资的交流、城镇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商贸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兴起等等。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时期,是中国唐代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史上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兴起于今吉林省境内的数十座城镇在渤海国政治、经济、军事、对外交往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辽金时期,今吉林省境内的城镇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一些城镇的兴起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尽管辽金时期与渤海国时期吉林城镇的发展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辽金时期与渤海国时期所面临的内外形势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因此,它们各自的城镇建设与发展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辽宁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也正是从那时起,邓小平同志对辽宁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一五”期间,他老人家先后几次视察辽宁,指导工作,及时解决问题,这里不仅留下了他光辉的足迹和身影,更留下了他对“共和国长子”的深情与厚爱。辽宁人民不负重托,兴起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次创业高潮,确立了辽宁工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辽宁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其文化与中原同出一脉,源远流长。辽宁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交往中,其风俗文化互相融合,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文化传统。汉民族、满民族、朝鲜民族、蒙古民族等都是长期生活在辽宁地区的极有个性的民族,他们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创造出许多动人的文学作品。因此,辽宁的文学研究,有着天然丰厚的文化依托和历史生活的基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辽宁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也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辽宁省的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努尔哈赤在沈阳…  相似文献   

13.
辽宁城镇发展具有资源型城市比重大、区域发展能力增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城市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的消耗、沿海重化工业为主的布局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二元体制带来的城乡差距扩大等成为制约辽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要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多元化城市环保投资体系,促进辽宁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焦作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它的发现和开采利用,对于焦作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兴起、风俗变迁等曾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中国最早论述煤炭分布的文献就有对焦作的记载。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先人们在焦作将开采的煤炭先后用于炊爨、取暖、冶铁、烧制陶瓷及建筑等方面。古代煤炭的开发促进了焦作地区手工业、陶瓷业、建材业、运输业、堆栈业、商业等的发展,为焦作地区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的进步、人口的聚集和增长,并最终成为河南的工业中心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东北沦陷时期乡土文学与关内乡土文学的异同:首先,东北乡土文学的产生具有较明确的主观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中透射出的是民族意识和文化对抗意识,而关内乡土文学的产生则呈现出随机性和非自觉性,其中透射出的是文化意识。其次,东北与关内乡土文学在创作倾向上也呈现出较明显差异;第三,东北沦陷时期乡土文学一方面受到关内乡土文学影响,但另一方面,又与关内乡土文学一样,共同地以俄国文学和东欧被压迫民族文学为精神渊源,并且比关内文学更广泛、更直接地受到俄国东欧文学的创造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明以降,关内山东、河北等地大量人口迁入关东(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在东北地区的迁入人口中,山东籍最多。"关东鲁商"就是"闯关东"过程中日益成长起来的山东商人队伍。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对鲁商之兴起、发展与分布进行了系统论说。  相似文献   

17.
辽宁作为国家的重工业基地,四十多年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近年来,特别是在治理整顿期间,辽宁经济在发展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这个国家最早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呈现出衰老之态。因此,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科学分析当前困难的症结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寻求使辽宁经济摆脱困境,走上中兴发展之路的良策。一、科技进步缓慢是经济困难的症结所在当前,在辽宁经济面临的诸多困难中,产成品销售不畅,积压严重是问题的核心。经济困难的其它方面如工业生产回升缓慢;亏损企业面扩大,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加剧等皆源于此。截止到1990年底,全省县区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较年初增加100亿元,由于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使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矿业城市依托矿业开发而兴起 ,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崛起的矿业城镇达 3 0 0多个。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是矿业城市的主导产业 ,由于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 ,因此矿业城市有可能出现“矿竭城衰”的危机 .规避风险、克服危机不仅是矿业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矿业城市的概念与分类、矿业城市的现状与问题、矿业城市出现结构性危机的原因、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9.
与资源输出型的城镇发展模式不同,旅游城镇则是人员、资金、信息、物资输入型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张家界地区进行旅游开发20多年来城镇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居民就业结构和城镇环境的成长演变,从而从实证角度、在一个景区层面揭示了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能够使旅游开发更有效率地贡献于相关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为其它地区在制订城镇发展战略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非均衡的,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及记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现代化工业基础水平等经济指标为依据显然不能分析历史时期的经济情况,所以有必要从其他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息息相关,而城镇的兴起、圩镇的发展是以农业为依托,城镇的发展又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从这三个方面可看出广西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