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共的历史上,王明集“左”右倾错误于一身,其根源在于:是错误的国情分析带来政治上的“左”右摇摆,是盲从共产国际导致政策上的忽“左”忽右,是根深蒂固的主观主义使其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王明的教训又一次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圣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儒家的“圣人”观念与巫文化时期的“巫”存在着渊源关系 :圣人由巫演化而来 ;先秦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 ,直接促成了这一转变演化 ,也就是说 ,儒家诸子的政治实践过程也就是他们对“圣人”政治理想的构建过程 ;巫之所以能演化为“圣”和“圣人” ,有深刻的理论根源、社会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社会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鲜明地提出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 ,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 ,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并指出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从历史经验看 ,“左”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更大。在改革开放逐步展开逐步深化的情况下 ,“左”的错误集中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 ,重复“本本主义”的错误。“左”的思想根深蒂固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复杂的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又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还有直接的体制上的原因。与错误倾向作斗争 ,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主要依据是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历史由来,由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的工业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程、社会主义改造操之过急、过渡过快的历史后遗症。国情是制定路线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对国情能否作出正确判断,关系能否制定正确路线,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差距往往成为产生“左”的思想的客观根源,必须正视这一现实。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消除了一系列长期困扰人们、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左”的观念。同时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右的主张。依据初级阶段理论制定的基本路线,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防止、纠正了“左”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可游可居”作为中国山水审美理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的发展过程。“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对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影响体现在五个方面:“游-居”的观察方式、“线性的画面结构”、平面二维的“远”的空间、“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以及意象化的符号。文章指出道在艺中的作用,由构思层面来把握构图的特征,探讨古人审美心理的形成渊源和古典图式背后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继《试论极“左”现象》(《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一文之后又一篇研究极“左”现象的专题论文。该文揭示了国际共运史上极“左”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揭露了制造极“左”灾难的险恶动机与客观恶果,提出了新时期防“左”、反“左”的若干实际问题,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个人认为他在中央苏区时期遭受临时中央“左”倾路线的排挤与打击的根源来源于共产国际,来源于斯大林路线,因为在他看来,统治临时中央的王明“左”倾路线听共产国际东方部的,东方部听斯大林的。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广州暴动失败后,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革命方式开始持支持态度,临时中央对毛泽东的排挤并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同,相反,共产国际的态度是要毛泽东加入政治局,并且对他加以宣传。  相似文献   

8.
“左”、右倾的干扰是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并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是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关系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顺利实现。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分析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左”、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危害和根源,提出了克服这些错误的基本思路及主要措施,强调全党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在瞿秋白的一生中,既对自身所犯的“左”倾错误进行了认识和纠正,又对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为端正中国革命航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由于时代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纠“左”存在着局限性与不彻底性。本文从共产国际的干预、全党的幼年性以及他自身所犯的教条主义的错误等方面,分析了其犯“左”和纠“左”不彻底性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了“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旨在使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缘由 ,意欲让人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加深对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领悟。  相似文献   

11.
论历史的不可预测——波普反历史预测的三条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波普反历史预测的三条理由 :由历史的无规律性推知历史的不可预言性 ;由“覆盖律”理论说明了历史预测的非科学性 ;由“纯粹逻辑理由”证明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从而揭示波普反历史预测的根源和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官本位”意识是一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意识,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和社会现实根源,它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着种种表现。“官本位”意识严重阻碍了我省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必须从转变人的思想意识和创建良好外部环境入手,彻底破除“官本位”意识,促进我省全民创业良好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全面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的社会、历史、组织、国际和思想五个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夸富宴”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又有社会的根源。它不仅是当地人狂妄自大这种集体心理的流露与表达,而且有规模宏大的场面。其人类学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它表达了夸库特耳人“自夸狂”的心理特征;第二,它是一种再分配体制;第三,莫斯认为,它是一种“总体呈献”,这种观点影响较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五唯”问题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是高校亟需解决的人事管理问题和教师评价问题。它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五唯”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破”与“立”,用什么方式“破”与“立”,“破”与“立”的联系和区别。正视“五唯”的本质是研究“破”与“立”的关键,“五唯”问题是一个分配问题,表现在对各方资源的配置不当;“五唯”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在量化考核过程中使用竞赛制是根源所在;“五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意味着“五唯”中隐藏和衍生出利益链,迎合了社会人的需求。2018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五唯”问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唯”现状的研究、“五唯”评价后果的研究、“五唯”的形成原因分析、破“五唯”评价策略的研究、破“五唯”评价应用的研究、破“五唯”评价方式的研究等方面。高校教师“五唯”问题评价研究的未来趋势表现为在批判反思中推进高校教师评价的动力机制研究、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教师评价方式的研究,将成为高校教师评价关注的热点领域,破除“五唯”与建立新教师评价体系研究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6.
人格结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众多的人格结构模型中,“大五”因素分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格结构理论。而历史上的“大三”因素和新近提出的“大七”因素模型在人格结构领域中也很有影响。分析比较这三类模型,并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大五”因素作为标准,可以概括出三类模型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克服“左”的错误思想是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必须深刻认识“左”的错误思想的危害 ,冲破“左”的思想束缚 ,长期坚持反“左”。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进行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文化转向,在这一背景下,延安开展了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新文艺重新评价成为“民族形式”论争的焦点,是形成文艺“民族形式”论争思潮的关键因素。对“五四”新文学重新评价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文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先天悖论,在于文学所属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的政治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作为政治意义上的不加引号的“左”字与加引号的“‘左‘”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含义的考察,认为《邓小平文选》第2卷和第3卷中的“极左”概念是用了一个含义完全相反的词汇,去表达邓小平想要表达的一个正确思想。因此,《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中的“极左”概念,应当改正为“极‘左’”概念。  相似文献   

20.
“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理论,在思想史思潮中有其一定的位置;“第三条道路”作为对变化了的历史条件的反映,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同时,“第三条道路”的执政实践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应了左翼的主题,参与了历史运动的进程;最后,作为理论思潮的“第三条道路”不再流行后,其方针政策会以历史行动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