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科学研究的现状如何?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这是目前广大史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历史科学的研究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至少有如下六个方面是不相适应的。一、指导思想不适应。历史研究为谁服务?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曾提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现实阶级斗争服务的口号,这对改变当时历史研究方向、扭转脱离实际的学术风气、强调历史科学的党性、阶级性无疑是有益的。但这一口号后来被教条主义的鼓动、强调到了不适当的程度,变成了推行极左思潮实用主义的工具,最后,终于衍变、孵化出了四人帮“影射史学”这一怪物。三中全会以后,历史科学领  相似文献   

2.
历史研究辩证法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给历史科学提供了最先进的理论武器。离开了它的指导,研究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为了与大家切磋史学理论,我们拟就以下三个问题谈淡自己的粗浅看法。历史与现实历史与观实的关系亦即古与今的关系,它同答的是历史研究要不要为现实服务和怎样为现实服务的问题。本来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的历史研究原则,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但在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一伙以讲史为名,影射现实政治,把历史涂抹篡改得面目全非,同时还对一些反映历史真实的编写和研究工作横加诬陷。这些作法,搅乱了思想,伤害了同志,也影响了“古为今用”的声誉,以至一强调史学研究的党性原则,有人就会联想到“类比”和“附会”,妨碍着人们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面临两个根本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一是中华民族会不会亡国灭种?二是中国将何去何从?要不要改弦易辙,除旧布新?这两个问题都牵涉到对中西文化冲突的认识、比较和选择。因此,救亡图存,变革图强,始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而中西文化冲突则总是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激烈论战,并同近代史上接踵而来的内政外交危机和爱国维新浪潮彼此呼应。  相似文献   

4.
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理论观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科学地继承了这一思想,系统地提出了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内容和形式。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邓小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理论思考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一理论的时代价值和这一理论留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朱智文在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现实论文集》中发表《关于历史与现实的辨析——兼论历史研究的作用》一文。作者认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应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客观历史过程与现实联系;二是历史研究与现实的联系.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反映前者。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一)廓清将历史等同于历史科学的错误认识;(二)由于客观历史过程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才决定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决定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为现实服务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史学有一基本品格,就是它的现实性。历史与现实相对立而存在,同时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人们的知识,基本由历史知识所构成,人不可能抛弃历史所提供的知识,而在空中构筑楼阁。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缘由所在。现实依赖于历史。同时,人们在创造、发展的社会活动中,也不断会提出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人们回首思索,去探讨历史,从而,给历史研究提出任务,因此,历史研究的动力也往往来自现实。史学的现实性,史学为现实服务,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不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应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否则,就是“超越阶段”、“高于现实”。还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可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这种宣传同当前的社会现实是完全一致的,同步发展的,不存在任何“高于现实”的因素和成分。上述两种观点都认为,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是绝对不能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如果这种观点可以成立的话,那就必然产生如下结论:既然先进思想的传播不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中,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面临着三个现实挑战:一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要不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三个方面重点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来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应着重于对内因、对所犯错误内容和原因的分析 ,总结经验既不要肯定一切 ,也不要否定一切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从实践上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兹莫统治时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虽已有了半个多世纪,但人们所研究的课题多半是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而较少探讨其历史问题。列宁曾强调指出从基本的历史联系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他说:“为了用科学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要不要作价值评价,历史研究作价值评价会不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客观认识,这是古今史学家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历史研究要不要进行价值评价,史学理论界基本上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是史学研究应当作价值评价;二是  相似文献   

12.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形态特征上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双重历史定位。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上 ,要深刻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形态看 ,当今现实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资本形态社会主义阶段” ,这是我们认识当今“一球两制”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的方法论视角。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 ,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张宏志 《南方论刊》2011,(5):31-33,30
本文对"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根据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这一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其科学根据主要在于先进阶级的基本属性、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时俱进的历史品质和执政为民的实践经验以及现实与未来的发展需要等。  相似文献   

14.
熊映梧同志在1980年提出“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之后,引起了争论。去年他又重申这一主张。我认为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一、政治经济学只能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不能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熊同志说:“政治经济要不要研究生产力,诚如许多同志指出的,是关系到这门科学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认为争论的焦点,不是要不要研究生产力,而是要不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几乎所有主张以生产关系为对象的同志,都没有说不要研究生产力。以生产关系为对象,也决不如熊同志所说的把生产力排除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外。因为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1976,(4)
“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三项基本原则,是毛主席对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区别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标准,是识别党内资产阶级的锐利武器。从叛徒、卖国贼林彪到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都是大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而又都在三项基本原则这面照妖镜下暴露了原形。毛主席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展开的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争论,涉及许多原则问题。争论的开展,有助于问题的深入。仅就哲学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哲学史研究的根本方法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一、关于哲学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哲学史研究要不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一个严肃的原则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是不是按照无产阶级的党性要求在执行着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工作所提出的论史结合、古为今用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历史科学怎样为现代化服务,怎样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已成为史学发展的新问题。(一)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面对这一使命,历史学应从下述方面努力,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尽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一、面对现代化事业遇到的现实问题去研究历史。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形成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模式。中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国广大的科学工作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主力军:既要不断提高学术专业水平,努力创造精神财富,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多做贡献;又要十分重视树立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思想基础的科学道德,身体力行,为形成和发扬新的社会道德风尚做出榜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全国以至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如果这样一个高尚的生活和工作目的是充分自觉的,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和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坚定信仰的基础上,那就必然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生观,而这正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规范,应当首先研究科学工作者的人生观问题,积极倡导科学工作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一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中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問題。目前,各行各业正在响应党的号召,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这个基点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論工作,要不要面向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呢?我們能不能实行面向农村的方針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課題。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說来包括两大方面的任务,卽物质方面的建設,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犹如壮丽的日出,照耀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瞻望新世纪,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要不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必须深化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一)马克思主义是探索社会发展和思维方式规律的科学。首先,必须承认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是客观真理。正如同自然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是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