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俄汉语拟声词修辞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声词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被广泛使用在口头和文学作品中,达到独特的修辞效果。而俄语拟声词和汉语拟声词因分属不同的语系,在修辞色彩上存在异同。本文对汉俄拟声词修辞功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达到更好地掌握拟声词,促进俄汉语教学和有效交际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语拟声词的内部分类、外部界限、语法功能、类别意义等角度论述了它不容忽视的独特的语法功能属性,探讨了拟声词的一些不大为人们注意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方言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对方言语法展开宏观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取向尤其是语序类型学框架下的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摆脱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方言语法的附属地位,充分尊重方言在语言研究视角中的主体性,其研究也表明方言语法的类型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类型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新契机。方言语序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将促进汉语语法乃至普遍语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拟声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但是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英汉拟声词有着诸多的异同。研究英、汉语拟声词,比较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辞格,并能对翻译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叠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广泛见于各种语言中,它在汉语中的使用非常频繁,俄语中也大量使用重叠形式。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比较研究,以便寻找两种语言中对应和不对应的表达手段,这将有助于俄语以及汉语的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拟声词常常叠用,用来表示声音的多、杂、连续、反复等,还可以加强所摹仿声音的节奏感.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A式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有6种,从式有4种、AB式有15种.而每个拟声词可重叠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类型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还有一些特别是那些具有书面语色彩的拟声词则没有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8.
漫谈英汉拟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及修辞手段 ,拟声词通过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渲染文字中的音响 ,给人以听觉上的刺激 ,美感上的享受。同时 ,拟声词所产生的“形象概念”也带上了明显的民族文化色彩 ,因而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鲜明 ,富于感染力。本文试从分析英汉拟声词的异同、翻译方法及其蕴涵的不同文化信息入手 ,探讨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背景 ,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汉语接触影响下的哈萨克语语音变异总体趋势以及语音变异与代际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汉语的影响使哈语的元音和辅音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元音变异大于辅音。哈萨克语的元音/、/a/、/u/、/o/和/y/分别有向汉语/ε/、/a/、/u/、/o/和/y/靠拢的趋势,哈语辅音/w/之前的元音出现消失。哈语语音变异与代际有明显的相关性:祖代哈语语音保持不变;父代哈语语音出现既有保持,又有变化;孙代哈语语音明显向汉语语音靠拢。  相似文献   

10.
吴芳 《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55-159
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三大方面:构词法、词汇化及语音韵律对近几十年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进行归纳与评述,揭示历史研究、语音研究及类型学研究对方言拟声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孙丽明 《学术探索》2012,(10):130-132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语用原则方面的使用差异:具体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用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文化方面的对比差异性,目的是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语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西方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王丽  杨虹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68-169
本文认为,要准确地传递两国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必须要对两国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和英语对动物词汇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反映其文化背景的差异。正确理解并掌握动物词汇在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用法及其差异所在,对于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能力,更好地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看不见的人》与《小癞子》等流浪汉文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 (RalphEllison)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流浪汉文学的经典之作。艾里森通过一个黑人流浪汉在寻找自我的流浪中 ,审视自我 ,探求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来反映美国社会中现代人的自我异化和生存困境 ,以及民族岐视和压迫 ,隐喻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通过《看不见的人》与《小癞子》等经典流浪汉文学的比较 ,可以领略艾里森创作手法、人物塑造及语言选择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当今西方修辞文化有关隐喻的一种最新理论主张,不再把隐喻单纯当作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是把它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通过对“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theory)和“映射理论”(mappingtheory)的透彻理解,使我们明白隐喻是涉及几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喻义联系。由于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s)的相似性致使不同语言的隐喻会呈现出相似性。然而认识范畴并非固定不变,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隐喻效果,可见认知模型最终又受文化模型(culturalmodels)的影响,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产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詈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库中的特殊成分,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而非具体信息的交流。詈语负载着很强的文化色彩,透视着独特的社会心理。詈语研究除了可以发现詈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一种语言的詈语去探索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本文以汉语和美式英语两种语言的詈语为研究对象,从詈语的类型、功能、文化内涵、演变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理据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新词语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词语大量涌现的理据,并具体分析了几种类型的新词语的理据特点,同时阐明了从理据学分析新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 ,从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的相同与相异的文化涵义 ,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来表达 ,以及出现相应的文化内涵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动物词语与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时间词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时间的表达不能象形态发达的语言那样靠形态的变化来完成,这就注定了汉语时间词在时间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时间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颜色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语言都会尽力去表达出颜色的千变万化.在英汉语中颜色词除了能表示颜色的本义之外,还具有许多其它引申的意义,众称"颜"外之意.英汉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差别,但它们均可用颜色来表达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颜色词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