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度公正属于经济转型制度分析的价值理性范畴。在经济转型实践中,政府介入制度安排会影响到制度公正,即制度的实质公正与运行公正。结合制度公正的两个层面,对中国经验的判断是,政府的目标函数与偏好,直接影响制度的实质合理性和公正性程度;同时,政府权力运作规范和约束的有效性,决定着制度的运行公正程度。从政策导向上看,必须从经济增长型政府转变为社会公正(制度公正)型政府,做到以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为内容的制度实质公正以及在宪政秩序内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的制度运行公正。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问题的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价值问题,因此,不能沿用理论哲学的逻辑而应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进行考量。作为一种规范性价值,社会公正既与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也与一定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状态相关联,它既体现为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评价制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公正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高线是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得其所“都比较满意”,底线是彼此“都能接受”。在现代社会,自由和平等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和基本价值,而自由和平等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社会公正就是作为自由与平等的合题,作为调节二者冲突的制度设计原则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林兴发 《理论界》2004,(6):67-68
政府制度选择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制度选择必须遵守社会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人民性原则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恶行的,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的实体化、具体化。制度公正具有“底线”特征,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配的公正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配的公正原则在现实的社会权利关系中,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我国的社会分配不公与转型时期公正制度的缺失有关,初次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权利分配的不公。社会分配公正的核心是制度公正,要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保障社会分配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公正建立的基础是否合理,它的贯彻是否体现道德要求和具有时代精神,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发展层次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从社会公正的深层结构入手,探讨社会公正的社会基础和道德本质,揭示社会公正的表现特征和运行规律;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正的运作和实践进行论证,从理论上寻找社会公正可操作性的科学根据,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建立规范、合理、公正的制度至关重要.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理念依据.依据社会公正理念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符合"共享"的基本价值取向,能被广大民众所广泛认可并自觉遵循,能够增进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有效、公平、可行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论转型期社会公正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昆 《齐鲁学刊》2005,2(5):132-136
一个公正的社会是制度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现实统一。要实现社会公正,既不能否定客观制度,也不能否定主观道德,而是要求客观制度与主观道德间的恰当张力,要求制度公正与个体善、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道路:制度整合与道德整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人民调解一直被视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和中国社会调整的基本标志.古老的调解制度在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制度重构.它既不可能是古老民间调解的简单复兴,也不会是毛泽东时代行政整合手段的再现,它将是一种按照现代法治精神运作的,以解纷维权为功能的,以建设民主、公正、和谐的公民社会为长远使命的新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正既是社会制度的伦理基石,也是政策制度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公共政策能否坚持公正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民的社会平等和公民对政策制度的认同,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公正、合理、有序”的社会虽然有赖于全体公民平等独立的人格和严格守法的自律精神,但是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首先是一个制度“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公正”,更需公共政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制度正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爱军 《齐鲁学刊》2007,3(4):147-149
和谐社会与制度正义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制度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和谐社会必须以制度正义为核心,全面落实公平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权利、结果公平和机会、规则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凸现社会主义制度正义本质,强化法律制度在利益分配机制中的作用,达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周智 《齐鲁学刊》2005,1(6):134-136
社会公正是衡量社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它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从理论的维度看,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具有一致性。从现实的维度看,社会公正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价值要求,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要求。因此,我们应强化社会公正这一理念,并明确地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社会契约论和康德道德哲学的思想传统 ,通过逻辑建构的方法 ,把近代的社会契约论上升到了更抽象的水平。在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体系中 ,人被假定为自由平等的个体 ,人们在原初状态下签订的契约是绝对符合公平原则的 ,他也假设了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是组织良好的社会 ,相形之下 ,现实的社会制度则是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的正义只能体现为程序的正义  相似文献   

14.
公正尤其是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是给人以应得.这一内容的授者主要是社会共同体,受者是社会的个人.应得包括基于基本权利、基于贡献和基于社会调剂的应得三类.将给人以应得作为公正的核心内容,符合我国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需要,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把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为自己正义理论的主题,提出了用于制度的“两个正义原则”,体现了对“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热切关注。同时,罗尔斯还深刻全面地阐述了“形式的正义”、“实质的正义”、“程序的正义”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建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对公平正义的制度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追求和谐社会也就是追求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制度表达.为此,本文论证了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认为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必须不断健全社会公平的保障--利益均衡的制度机制;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完善社会正义的形式--权利保障的制度机制.和谐社会只有在利益均衡、权利保障的制度机制科学配置和有效运作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骊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2):105-107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点是依法治国,即通过制度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律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基本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法律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回顾我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及依法治国理论的由来,重点讨论构筑现代法律体系、促进制度正义、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法制社会,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尔瓦特对现存社会经济制度的批判是具有很大震撼力的。他要求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和真实的自我,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正义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设计的价值基础,即自由、平等和团结。今天,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从霍尔瓦特的平等、正义、民主等经济与社会发展思想中借鉴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正义原则、制度安排和良善公民,构成良序社会三位一体的构建方案。通过对制度抽象性、滞后性和工具性缺陷的深刻揭示,更加凸显出良善公民对于构建良序社会的重大意义。正义感和善观念构成了良善公民的基本美德,而良善公民的美德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