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海明威的名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篇充满深层次象征和隐喻的短篇小说.它通过对自然和死亡独特的描写,表达了净化与救赎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在作品中既表现为自然拯救,又表现为死亡救赎;大自然以其自身的纯洁与恒远、死亡以其特殊的形态和形而上的意义对人的生命和灵魂进行净化和救赎;在自然拯救和死亡救赎的双重作用下,主人公哈里历经了由“肉”到“灵”,由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历程,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使死亡获得形而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大量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从社会语用学中语言与性别的角度对比分析主人公哈利和海伦的语言特点,探讨这些语言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男女主人公性别话语分析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哈利的语言属于一种"强势语言",而海伦的语言属于一种"无势力语言"... 相似文献
3.
俄国形式主义最关心的"陌生化"手法指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超越日常已熟悉的知觉感知而获得对审美客体的全新认识.本文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语言方面的反常规现象. 相似文献
4.
郭成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08-109
海明威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多视角的、象征性的、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塑造了一个垂死的作家——主人公哈里,他虽然惧怕死神的到来,但最终期望把自己的灵魂升到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达到精神超脱,虽死犹生,超越自我的境界。成功地描述了哈里的内心活动,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压抑的灵魂,矛盾的人生——评《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哈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72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矛盾,一个矛盾的解决往往伴随着新矛盾的产生,人类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进着自身的发展。《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精品,主人公哈里的一生都挣扎于各种矛盾之中,其中包括他对待爱情的矛盾哲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待生与死态度的矛盾纠结。在各种矛盾的会通交织下,哈里的灵魂极度压抑,在自然的救赎下矛盾逐渐消解,他也最终完成了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6.
孙章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5)
本文简介了阿瑟·米勒及其作品《推销员之死》 ;分析了美国梦形成的宗教、政治、经济的因素 ,美国梦的悲剧在威利身上的体现及其成因 ;揭示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会导致人的精神荒芜 ,酿成悲剧 ;启迪人们对人生的价值、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予以关注与思索 ,以期使人类走向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管敏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2):68-71
年鉴是从历书发展而来的。《夏小正》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首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月历,按月安排全年的生产、政务、祭祀等活动,具有指导生产、政务、宗教活动的功能,蕴含了原始年鉴的主要特征。这说明在二、三千年前,中国已出现了年鉴的雏形,其之所以没有发展成近代意义上的、成熟的年鉴,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历书是统治者的专利品,没有将它普及到人民大众中去。 相似文献
8.
周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2)
《弗兰肯斯坦》是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对以后的小说和电影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玛丽·雪莱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借鉴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本文旨在从父子关系的角度讨论《亚瑟王传奇》对《弗兰肯斯坦》的影响.亚瑟王虽然是伟大的君主,却因为不能履行父亲的责任而身亡.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却抛弃了自己创造出来的生命并为其所杀.造物主和父亲的角色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对责任和义务的忽视会直接导致灾难. 相似文献
9.
蔡雁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从家训文学这一特定形式,分析了隋代颜之推的文学理论思想,阐述了其文学思想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以经世致用为尚的文学观、人文合一的文学性质论和务实性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何芳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7,36(2):46-51
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的出现,不仅动摇了传统文论中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地位,也暗示着巴尔特向后结构主义方向的转变。巴尔特在对作者身份问题的探讨上,延续了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中反主体性的传统,力图推翻在文学领域中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话语体系。在传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无论是作者还是批评家都曾以解读文学作品内在的蕴含意义作为阅读的最终目标。当巴尔特明确提出将作者从文学作品中剔除时,使得我们对文学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文学本身。文学作品不再是提供某一种单一意义的载体,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再从作者身上寻找参照物,而是享有更为自由的文学空间,开启了新阅读理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宋炬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101-105
通过对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之战》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农民起义首领“劝世者”、封建贵族卡纳布拉沃男爵、欧洲“革命者”加里雷奥·加尔的分析 ,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们分别代表的救世主式的起义、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斗争、不切实际的外来势力的评价 ,并理解作者对拉美悲剧历史特殊原因的艺术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从《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写作技巧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45-48
本文对索尔·贝娄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的写作题材 :日记题材和书信题材 ,进行了比较研究。《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小说 ,有扭转当时创作风气的作用。《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 ,其气势恢弘、挥洒自如的写作风格使贝娄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最终适应了城市荒原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3.
李福祥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本文通过对拜厄特及其处女作《太阳的影子》的简要评述和剖析,发现作者对生活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的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角色的关注,构建了该作品的基本主题;同时,作者以太阳喻指“男人”,以“太阳的影子”喻指“男人对女人的约束力”,也构造了该作品艺术特点中的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姚本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88-91
《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主人公威利悲剧的一生,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梦”的牺牲者。但剧中其他男性的成功则意味着实现“美国梦”的可能性。琳达是该剧女主人公,是一个“天使型”的家庭妇女,她是丈夫的坚定支持者,是家庭的核心支柱,但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美国梦”的直接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黄漫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6)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周卫京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4)
本文立足于赛珍珠创作《东风·西风》的历史现实 ,探析了作者在描述二三十年代中国家庭中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时所显现的价值取向 :吐故纳新 ,中西兼融 ,在舍弃中赢得新生。 相似文献
17.
曾竹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5-98
在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第一部作品《智血》中,“眼睛”这一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奥康纳赋予“眼睛”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求知求真的激情,引导主人公认知自我。它也象征着通向超越世界的心灵之眼,照亮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之路。但并不是所有的“眼睛”都能获得心灵之眼的视觉。要想获得心灵之眼就必须牺牲肉体之“眼”。 相似文献
18.
郭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79-381
运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分析《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面临的生存困境,可以揭示他如何实现选择的自由。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看,威利的自杀是其个人悲剧,但却给现代人以启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现代人面临生存困境,人仍有选择的自由,人依旧可以通过选择赋予生活以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双面蒙萝——论艾丽丝·蒙萝的《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集中体现了艾丽丝·蒙萝对社会、生死、宗教、性爱、女性身份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探讨 ,体现了存在于个体与群体、不同与相同之间的多面谐力 ,被誉为“具有加大拿民族色彩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0.
傅利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 ,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