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小说命名的历史形态有三种典型类型:叙史型、括意型、提示型。叙史型重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的要略概述,括意型重作品思想意义的提炼概括,提示型重作品信息提示与感觉点染。三种类型在标题与文本内容、与读者参与、与阅读经验类型、与语言生成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是进入小说文本的不同姿态,是小说历史形态的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2.
《白话小说语言词典》是一部高质量的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词典,但也存在着一些疏误。本文就其中若干条目释义、立目等问题提出商榷,希望对该词典的修订和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规范操控下的中国近代小说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各项活动,如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译作的推出等均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规范。文章借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考查和探讨中国近代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国近代小说翻译活动的规范情形,对中国近代小说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重新审视这段颇有争议的翻译史。  相似文献   

4.
文学脱胎于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艺术化和再创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的外衣和载体,只有不断创新语言,文学才能恒久弥香。徐訏是个有着多重身份、兼具多重修养的作家。他一生涉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心理学、哲学等多重领域。丰富的诗歌理论修养和诗歌创作实践经验以及哲学、心理学的多重修养为徐訏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提供了可能。徐訏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具体体现在引诗、歌入小说,借鉴诗歌语言的节奏,运用含蓄蕴藉的语言,引哲理入小说等四个方面。徐訏正是用写诗的笔来写小说,以诗人的浪漫、敏感和哲学家的审慎、理智来建构小说语言,使小说语言也像诗歌一样灵动、飘逸,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5.
语言,无疑是《水浒》这部巨著的一个突出成就。语言研究也一直是《水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这一领域成果颇丰,它仍然有待于研究的深入和观念、方法的拓展。因为以往的《水浒》研究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对《水浒》语言作为一种小说语言而具有的审美品质认识不深。小说语言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词汇、句子仅是它的表层结构。它还有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等深层结构,两者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水浒》语言的深层结构中有一个层次至今还无人触  相似文献   

6.
我校古典文学研究所董国炎副教授所著《明代小说思潮》,1992年9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12章,30万字。本书是《明清小说思潮史》的第一部分,主要特点是采用思潮研究方法,给小说史和批评史研究开辟新领域,填补了一个空白。这部思潮史是以小说  相似文献   

7.
小说语言的阐释空间--兼谈我的小说语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说语言研究 ,存在着本自语言学 ,又超出语言学的双重阐释空间。它的阐释起点在语言 ,落点不能仍然在语言。小说语言研究的许多重要命题 ,不是单纯的语言学问题 ,也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 ,而是处在语言学和文学的交叉地带。语言工具论和语言本体论 ,是小说语言研究的两个不同的理论平台 ,得出的也是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李如龙在《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语言学的第一次转型始于19世纪末,从古代小说专注文献语言转向社会口语,开始关注语言规划和语文政策,开创了语法、语音史研究和方言调查。第二次转型从1978年至今,传统小学正经历现代科学化转变;注意语言系统各方面的关联,开创了词源学,历史和比较研究打通了南北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共同语,推动了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当今是现代文学史著“丰收”的季节。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还普遍存在着许多缺陷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文学体式的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和经验规律 ,尚缺乏系统完整的专门性观照。由冯光廉主编 ,刘增人、徐鹏绪副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 10月出版 ,119万字。以下简称《文体史》)无疑在这一研究领域填补了学术空白。《文体史》从文学体式流变这一新的学术视角切入论题 ,解析文学体式的结构类型和语言形态 ,梳理近百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文学批评等五种文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叙事小说中的元语言功能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元语言是把语言本身作为指称和描述对象的语言。Jakobson认为元语言功能是语言的对等解释功能。文章分析了叙事小说中小说人物话语的语码突出、人物言语行为过程描写和隐含作者的语言评判等元语言手段,指出元语言在叙事小说中不仅仅是解释功能,而是叙事话语中的元话语,有着重要的叙事功能,也是叙事小说的一个重要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由蒋承勇等六位高校专家教授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小说发展史》,无论从英国小说史实的丰富性、体例的完整性,还是从论述的系统性、理论思辨的创新性来看,都是一部国内英国小说史研究的优秀之作。首先,《英国小说发展史》撰写理念新颖、思辨性强。作者注重将作品的内涵阐释与艺术审美分析并重,对英国小说发展中的一些学术研究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的语言研究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层面?这一问题如果不搞清楚,那么小说语言研究可能终究只是一本糊涂账,只能靠每个人凭着模糊的感觉去划定一些领域加以讨论。但要一次性划定小说语言研究的畛域却又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小说语言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复杂,要在这篇短文中  相似文献   

13.
金庸小说作为中国武侠文学的重要一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刘卫英、王立教授《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一书从主题学研究方法入手,从16个母题和意象专题研究来阐释金庸小说中的深层意蕴以及某些人类学解读。不同于其他一般性金庸小说研究的论著的是:该书创新性地从部分母题的中外文学主题史来源、以及民国武侠小说代表作的介入等方面阐发,成为该书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4.
"诗化小说"构建了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符号系统,其内在的价值规约在于诗性的人生意义,形态上则表现为歌唱性的语言节奏、意象性的空间想象、超越性的隐喻意义等多元旨向。一定程度上,这形成了小说语言向深层意义运动和达成诗学机制,而探讨、辨识这一问题,对于认清"诗化小说"乃至现代小说语言的维度,深化、丰富现代小说形式研究的人文深广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说学侧重于小说的学术史研究。以文学批评史为背景,以小说史为依托,探寻小说理论批评在小说史的发展中所做的实际工作及其理论贡献。突出我国小说学研究是以小说的外围研究为主体,以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相对文体意义的形式为研究重心的特点,揭示我国小说的实质是中国小说史内部自身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杼这样——哲学和心理学科班出身,同时又擅长爱情题材的作家。得益于他这样的背景,他在《风萧萧》、《鬼恋》和《阿拉伯海女神》等小说中为读者呈现了具有哲思性的语言;而在《盲恋》、《吉b赛的诱惑》、《鸟语》和《痴心井》等小说中的语言则曲折细腻。历来的论者如吴义勤、王璞、耿传明和陈旋波等都是从内容方面来研究徐行的小说,以此作为重要的论点去定位徐讦作品的价值,从来没有人从五四后白话文的发展来看徐讦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把徐盱的语言风格作为他作品价值的一个思考点,而这恰恰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前秦王嘉所撰十卷本志怪小说《拾遗记》,所记内容生动有趣,其语言既袭用古语,也采用了六朝时出现的新词,并赋予新义。文章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辨析与研究,试图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分析其独具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禅宗语录语言风格独特,禅宗语录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禅宗语言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有关禅宗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语法的研究、词汇的研究、修辞的研究。通过对禅宗语录语言研究概况的了解,有助于禅宗语言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和构建。  相似文献   

19.
略论中国法律语言史--兼与刘愫贞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法律语言史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就中国法律语言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符号。当一种文学样式异乎别体,独立于文艺园地,它便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报告文学从散文的附庸,而后蔚为大观,自成一体,这样,它自然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特征。而报告文学从散之中分离而出又可以属于新闻文学。并且,它在形式方面又汲取了小说等艺术门类的滋养。因此,报告文学的语言与散文、新闻、小说等文种的语言就有了内在的关联,它溶和了散文、新闻、小说等文种的语言因素而化合成了自己的语言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