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主体"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责任伦理"既是一种责任形态,又是一种伦理范畴,是通过将外在的法律、制度内化为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是关于行为的决策、执行、后果的全过程伦理。在现代公共行政领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培育行政主体的责任伦理意识迫在眉睫,文章探求了建设行政主体责任伦理的途径,以使行政主体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论舜文化中的行政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舜是传说中上古社会以圣贤著称的行政首领 ,是儒家德治模式中为政以德的道德典范 ,开创了古代社会善治的典型。儒家学者通过托古的手法描述舜及其臣下丰功伟绩 ,勤政爱民、敬德慎罚是舜文化的核心内容 ,它开启了中华民族行政管理伦理文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提出的"仁爱"、"忠恕"等一系列管理主张,表明仁学是一种伦理性文化。仁学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建设的学说,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的管理原则。因此,从现代行政伦理的视角解读孔子仁学中的爱人、礼、忠恕以及安人等思想,不仅可以为研究孔子仁学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为当代行政伦理建设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上首先要求圣王,即唯有圣王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谓善治实际上就是“不忍人之政”;其次它还将善治的具体内容确定为养民与教民,“养民”就是使民足以事父母及畜妻子,养生送死无憾,“教民”就是用圣王学说教育民众,使民衣食住行都合乎礼;再次它还主张治理目的是使民皆“至于至善”和“止于至善”。中国传统行政理论的善治理想在现实中还有强劲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为行政的强烈伦理导向,又表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的积极政府观,还表现为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5.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王朝,在其统治中国北方的时间里,注重行政道德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行政伦理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政伦理文化在形成上既继承契丹及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又吸收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内容上主张威德兼弘,"威"在"德"先;蕃汉并用,打破选拔官吏的民族界限;崇智、尚武、重文、重实用的用人价值观;选任方式的世选制与科举制并存;考课行政官员标准的实用性;忠、慎、勤、清、正的官德修养。在作用上既巩固了辽王朝的统治,也对金元王朝重才取士之风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今天的行政伦理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行政伦理视阈下中国城市交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中国当今交通问题的具体表现,然后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城市交通所引发的伦理困境的原因以及中国城市交通建设的伦理理念,最后提出针对中国城市交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注重城市环境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城市交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善政只解决了根本制度问题,在善政之下还存在善治问题。如何进行善治?在一个良序社会中,善治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上,因而需要对公共政策进行伦理分析,即要回答公共政策的正确与否、公平与否。公共性与偏私性、实然性与应然性、功利性与道义性是对公共政策进行伦理分析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试论转型期的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就是特殊领域的角色伦理,是以行政系统主体或以行政管理者为主体,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在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失范严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行政权力合法性危机。必须确立新时期行政伦理的原则,从加强行政伦理教育、行政伦理立法、强化行政活动监督入手,进一步加强社会转型期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两种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彰显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匡扶公平正义的基本道德、尊重个体发展的主体价值、凸显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伦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两种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就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GDP崇拜其实质就是唯效率崇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道德的困惑和系列社会问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阐明了行政伦理的含义、内容;分析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制度化自律和道德驱动自律的有机结合。制度化自律实现途径为:完善公务员的任免机制;完善法律、行政、政党、舆论和群众监督机制。道德驱动自律的实现途径为: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和行政伦理修养。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及其理论的兴起促进了行政伦理的价值转向,主要体现为由传统的单纯追求行政人员的个体官德向现代行政伦理的两维转向.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价值观是促进行政伦理符合转型社会的客观要求,规范行政管理实践,实现行政管理制度合理性的前提.可以这么说,行政伦理的价值观是行政伦理建设的道德标准,而行政伦理的社会基础则是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社会要求.如何准确把握行政伦理的价值观,如何正确认识行政伦理的社会基础,不仅关系到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更影响到行政秩序的维系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善治是治理的发展,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行政事务的合作治理,其实质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还政于民;它表征着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宽容为本、合而不同、合而共生的互动共进关系。善治在向度认识和路径选择上为行政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力量,行政体制改革则从观念变革、制度创新两个层面对善治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行为;分析了伦理自主性既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需要,也是行政人员人性发展的需要,其来源是行政裁量权为行政人员提供的自主选择的空间;而伦理自主性的充分获得在于主体对行政伦理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伦理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核心目标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都是为了追求社会的公正和秩序。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究行政伦理制度化这一课题,对建立公正、廉洁和高效政府公共行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行政伦理制度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伦理发展趋势与和谐社会对我国行政伦理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和谐社会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进行行政主体伦理建设 ,必须加强伦理践行的外在监督 ;应该肯定伦理权利 ,激发行政主体伦理进步的内在动力 ;应该强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治理 ,促进行政主体伦理素质的形成 ;应该拓展行政主体伦理建设的视野 ,把行政相对人伦理素质的提高和行政主体的伦理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形态和解决方案,然而二者都有无法避免的缺陷。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伦理发生了转向:科学向度上表现为生态学,哲学向度上表现为环境道德哲学,伦理类型上表现为环境美德伦理,社会政治上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社会教育上表现为环境伦理教育。环境伦理的转变突出显示了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充分体现出应用伦理学的"哲学"根源、"伦理"本质、"应用"特性和"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18.
第十八次韩中伦理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于"东洋伦理与思想"、"东洋社会与文化交流"、"道德伦理的实际与应用"、韩国多元文化社会的"道德恐慌"、现代社会与警务伦理、伦理的国际开发协力、"以人为本"的伦理意蕴以及大学统一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展开了多维度、宽视域和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对于伦理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善治视野下服务型政府建构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治作为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和价值评价基准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基于善治视野探索服务型政府建构有助于更为深刻地揭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定位.善治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建构,其基石在于继续坚持法治行政和秩序行政的基本路径,其主体在于人本、公平、回应、参与和效能基本理念下服务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行政伦理责任与行政伦理行为选择困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责任在政府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现代责任政府建立的根本要求.笔者论述了行政伦理责任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行政伦理行为选择的困境即行政伦理责任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此来论述走出行政伦理责任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