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重新配置,弥补德育国家课程体系的不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独有的人文、自然资源,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有利于德育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以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确立德育教师学校主人翁的地位,给予他们课程开发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德育改革也就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应全面推进,综合治理。校本课程既是一门课程,又要求以校为本,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使得我们若将其与德育嫁接。就有利于站在课程的高度对传统德育弊端进行全面审视;有利于教师成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从而使德育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使德育形式更生动活泼,使德育活动能规范有序地开展,真正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学校德育提出严峻挑战。网络环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师生平等交流、有利于增强德育吸引力。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育人功能,抓住机遇,及时向互联网转型,积极开发网络德育新资源,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无声"教育和自觉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探索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要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延伸德育课堂,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德育、修身为本的良好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视野来思考高校德育的改进,应依据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切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发展新理念。祭紧围绕培育德育主体这个目标,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维护学生的德育主体利益,促进和实现德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从隐形的数学教材中精心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一、情感教育。首先,教师在教育中所表现的爱事业、爱学生的执着情感,能直接影响寓德实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师德的核心。”一个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集中表现在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从而,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工作职责,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学生。正是教师这种以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人格的力量,对学生才能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能在亲  相似文献   

7.
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特色是培养“三能”应用型人才。在实践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理想抱负”为主线,牵动德育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能安心、能吃苦”的精神和意志;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紧跟市场需求,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能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任何德育都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有效支撑,文章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广西百色市为例,从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提高生态德育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定位为德育终极目标,按学生的成长需要实施德育内容,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德育首要原则,把尊重学生主体性作为德育实施的有效方法,让高校德育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论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高职学生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提倡的重视情感作用,强调德育的实践性及其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等方式方法,对当前我国高职德育有着重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性。以关怀理论为借鉴,联系高职学生特点,高职院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纳入德育目标,在德育方法上变教育者居高临下进行规劝的被动授知式德育为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及其需要的主动建构式德育;变高度理性化以死记知识为主的灌输式德育为以情动人的熏陶、感化式德育;变抽象说理的说教式德育为重视生活实践的体验式德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具有凸显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需要和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特点,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要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注意内容的多元性、整体性、系统性,使用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的德育方法,并有合理的评价方法。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实施关键是德育教师,实施中要做到整合资源,将德育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资源的稀缺使我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有利于德育的物质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因而探索德育的规范环境的建构路径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新乡市的姜庄街小学在德育的其他环境都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却走出了一条建构规范环境的成功之路,他们不仅注重文化渗透,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在营造闭合的德育生态系统的同时,彰显学生的人性的自然禀赋,而且还很注重德育的量化评比,引导多方参与评价,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学活动中德育三个层面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具有自主性的德育实践、潜移默化式的德育养成、哲理化的德育积淀三个层面。高校教师应培养强烈的德育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及德育敏感性和德育智慧,着力探索教学活动中的德育融入。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低效,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高校德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德育要切实增强德育效果,就必须转变观念,直面社会现实,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贴近学生实际,更新德育内容;以学生为本,转变德育方式;寻求合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创新观念,加强高校德育的理念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提高高校德育成效的首要选择.高校德育应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延应被限定为对学生品德发生影响的一切实践活动,其内涵应被规定为以学生全体参与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德育实践课程对于解决以往教育那种“空洞说教”、“机械训练”和学生缺乏自觉纪律与责任心的知行脱节问题是一个新思路,是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性即需要,德育的人性化即在德育过程中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德育仍然缺失人性化,具体表现在德育价值取向上超越学生需要、在德育内容脱离学生需要、在德育方法上不顾学生需要。分析德育缺失人性化的原因有德育目的上的工具主义、德育内容上的科学主义及德育方法上的权威主义。提出实现德育的人性化要落实到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取向,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错位,德育内容脱离现实,德育评价重知轻德,德育方法过于简单等。对此应构建新的解决思路,在德育目标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德育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德育评价上,要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寻求新的复合式德育评价模式;在德育方式方法及手段上,显隐结合,体现多元,创建贴近现实、具有亲和力的德育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道德的基础,是德育工作的生长点.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生命本质,离开人的生命意义与体验,任何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生活德育是相对于以说教灌输为主,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现代德育而言的.生活德育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内涵,要求德育教师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向生命型转变.生命型德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注重体验与实践,以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与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都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当今,大部分高校每个学校自身的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校园成了不同地域文化共存的社区,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地域文化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应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