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是他在半个多世纪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汇集全党全国人民奋斗形成的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在中国胜利、巩固、发展的理论,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 但是,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探索却背离了他的原来的思想理论基础。致使社会主义方向一度偏离了国情,发生过严重失误。纠正这些失误和发展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历史地落到第二代中国领导人肩上。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大业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根据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败兴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有人却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资本主义的,毛泽东思想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革命的成套理论,没有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套  相似文献   

2.
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道路。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创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相结合,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作过一系列创造性的重要论述,这不仅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民…  相似文献   

3.
迎接新世纪的勇敢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特区的实践吕锐锋,杨建和建立经济特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探索道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为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圳,...  相似文献   

4.
<正>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我们党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作了许多努力,取得过重要成就,但也出现过偏差,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三十年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8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点决定了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前提,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和实施改革开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在80年的理论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同志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又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判断人们言论和行为是非的政治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两条”。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而指出了我党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完整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并已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否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中国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全方面的进步。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发展历程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结果。书中开篇就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长期的探索历程中发现,并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历史经验所形成的。这就表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与启示彭书贵今天的云南边疆,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少数民族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饮水思源,云南的少数民族妇女永远不会忘记,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周连顺 《江汉论坛》2008,3(4):45-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的.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非常重视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毛泽东的实践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全党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探索,他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渊源。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1982年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的理论总结,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学习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论述,谈点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初 ,邓小平在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从那时起到 90年代初 ,邓小平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鲜经验 ,又对怎样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并系统阐述了必须坚持的主要点 ,从而进一步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一、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制定切合中国实际和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办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面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将他毕生的精力和聪明才智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经历了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之后;在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初创时期;特别是经历了“文革”10年动乱痛苦经历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的有志之士极需回答的一个基本命题,也自然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精心思索、竭诚探寻,并勇敢实践的基本主题。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精心设计、精心指导的、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从而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贯穿于《邓小平文选》三卷之中。这正如邓小平反复指出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邓小平同志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 ,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经过艰难探索和浴血奋斗 ,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认真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成功地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继续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 2 1世纪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伟大开端。这次会议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全党全国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进军的号角。二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尽管遇到一些困难,从总体上看,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认识仍是不断进步和不断深化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早探索者,并在理论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出现过失误.他的探索成果为邓小平创立新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失误为邓小平提供了重要借鉴.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既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观点,又纠正毛泽东错误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 ,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经过艰难探索和浴血奋斗 ,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认真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成功地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续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 2 1世纪  相似文献   

19.
郭群英 《理论界》2004,(1):17-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做了大量努力,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却开辟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经过20年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及干部在经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市场经济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高。9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90年代末期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是党心民心所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深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坚韧、达观、谦虚、务实的政治风格,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光辉业绩,使其成为继毛泽东之后党内最富经验和领导才能的领袖。正是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探索中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而使社会主义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