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现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光荣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之一。五四前后,他编写和创作的童话,为我国现代童话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他热心为中国小读者翻译和介绍了大量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为促进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劳动。二、三十年代,茅盾还发表了许多儿童文学文论。这些文论集中体现了茅盾的儿童文学思想,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早年他曾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后来却落到了丧失民族气节的可耻地步。关于周作人一生的文学活动及其思想发展,已有不少论者作过评述。本文拟就大家忽略的一个问题,即周作人早期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工作及其理论主张,加以试评。这对于我们了解周作人的整个文学活动与文学主张,探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规迹,想来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一外国儿童文学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在“五四”以前已相当密切。远在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我国就出版了第一种伊索寓言的中译本《况义》。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新学的传入与“开发民智”的急需,我国文坛译风大开,出现了“翻译多于创作”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前夕,各种译本多达一千余种,包括英、法、俄、德、日、美等许多国家的作品。这里面就有不少著名的外国儿童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无猫国》、《天方夜谭》、《鲁滨逊飘流记》等等。梁启超、林纾、周桂笙、徐念慈、孙毓修、包天笑等是当时外国儿童读物的热心译介者。外国儿童读物的大量引进,不仅丰富了晚清一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而且直接促进了我国近代儿童文学的发  相似文献   

4.
儿童本位论曾给予滥觞期——五四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以重大的影响,这已被学术界所公认。如蒋风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说:“我们只要对初创时期的现代儿童文学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儿童本位论几乎成了当时许多儿童文学文论的立论依据,直接间接地吸收过其中的合理内核。”这个论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但问题在于,当建国前许多人极力张扬儿童本位论和建国后异口同声地批判它的时候,都未对儿童本位论的内涵进行过科学的阐释和界定,致使对它的张扬缺乏分寸,对它的批判也显得无力。因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儿童本位论的基本内涵,及它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中的流变,以初步揭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鲁迅——保卫儿童的战士伟大的鲁迅逝世之后,他的同志们、朋友们在悼念他的时候,曾经举出很多文学家来比拟。有人比作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有人比作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的天才伏尔泰或现代的自由战士罗曼罗兰;也有比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奠基人高尔基。一九四九年十月,法捷耶夫访问我国时,写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字“论鲁迅”。他说:“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运用现代化理论视角,以对儿童文学本性的认识和世界性儿童文学视野来梳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提出了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发生于"现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中存在着两个"现代"等富于创见的学术观点.<进程>不但厘清了中国儿童文学许多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关中国儿童文学的深刻思想,显示了作者深邃的意识、敏锐的眼光和注重事实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儿童文学的来源是儿童文学事业建设之基础。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从一发生起,便开始从学理上积极探索此命题。收集、翻译、创作这三大来源囊括了儿童文学建设可依托的资源。研究者们对每种途径实行的原理、步骤、条件等都有细致的学理分析。归整这部分史料对当下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文学在清末民初和"五四"时期经历了两次美学转型而趋向现代,其美学走向大致表现为审美意向的儿童化、审美理想的和谐化、审美范式的现代化.然而这种"现代"范式并不彻底,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与之相左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标示的“稻草人主义”,显然是借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第一座高峰——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的书名。用“主义”来指称某种特定的文学现象也许并不贴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可以在创作现象面前无所作为。“稻草人主义”作为“五四”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现象与美学追求,一直缺乏认真的研究。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以 1 94 9年为界 ,分属两个时代 6个阶段。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提醒人们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师范大学蒋风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已经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也是世界儿童文学界的一件令人瞩目的新成果。这项成果及时地弥补了这一方面存在着的一个空白。本书以二十七万字的篇幅,在三十二年的历史跨度中,勾勒出从“五四”文学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论述了漫长岁月中的历史变迁、文学思潮对于儿童文学的深刻影响和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自身的  相似文献   

12.
铃木三重吉(1882-1936)的创作活动在日本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占据着突出重要的位置.他和"日本儿童文学之父"小川未明齐名,是日本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也许是出自巧合吧.这两位同龄人的生活道路和创作经历是颇为相似的,都是先以小说家驰名于日本文坛,而后转向儿童文学创作的.从1916年起至1936年死于肺癌为止,铃木三重吉有如披荆斩棘的猛士,以其全部心血和精力,投身于日本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工作.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病塌上,仍以非凡的毅力完成了他的重要遗作——为孩子们精心编写的《作文读本》.他是新日本儿童文学运动(又称艺术教育运动)的发起者,是这个运动的实际上的领袖.如果说当时  相似文献   

13.
从儿童文学译介的角度,以近30年儿童文学的译介成就为重点,描述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尤其是共和国建国以后60年其发展路子由狭窄而宽阔的曲折历程,论证了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自觉接受普世观念,汇入世界儿童文学潮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相似文献   

14.
15.
我不认为儿童文学应依附于教育。但儿童文学与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我想这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发展”(不是齐头并进,而是趋向一致但却总有先后)的关系。我们常常将儿童文学与教育作比较,在谈到教育时,我们又往往囿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概念或印象。其实教育本身也是流动、变化着的。探索现代教育无异于潜入又一个浩瀚的大海,本文只能采用庄子所谓“观水观其澜”的方法,通过对几位最具知名度的西方教育理论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理应成为儿童文学大国的中国 ,儿童文学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特别是对大胆想象的缺失、对科幻作品的缺失、对大家名作的缺失等令人省思。针对现状 ,必须建设创作队伍 ,繁荣创研园地 ,加强理论批评 ,为儿童文学的繁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始终因为总体质量不高、经典作品匮乏,难以博取读者群体的喜爱。在信息社会和消费时代的背景之下,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应在参考国外儿童文学优秀案例的基础上,积极反思当前的创作症候,力图建构既符合现实语境、又能体现游戏精神,同时具有唯美诗性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框架是:思想和艺术相统一;教育和娱乐相统一;文学的一般规律和儿童特点相统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统一。思想内容健康、教育性强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但也表现出了趣味性、娱乐性不足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一 寻找共识 我国的儿童文学究竟发韧于何时?有哪些遗产与传统?由于国内对此缺乏应有的系统研究,使之成了一个素有分歧的问题,要而言之,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外国“移植说”。此说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从外国“移植”的,发端于本世纪初。如钱小伯在1936年写的《中国的儿童文学向哪里走》一文中说:“在我们中国,大家公认为儿童文学这件东西是起源于三十年前对于西洋儿童读物的翻译,如《无猫国》、《大拇指》等等。”持此观点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儿童文学的学术化既是实现“文学现代化”的手段,也是结果。现代儿童观这一思想资源的出场,为建构起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及学术品格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拓展了文学范畴及人学的内涵。基于“儿童的”与“文学的”双重特性,儿童文学内蕴的双栖性制导了并非一致的学术化发展路向,思想上的“为儿童”与艺术上的“去教化”使其深陷“纯化”与“泛化”的逻辑怪圈之中。在向外译介、向内整理的一体化体系中,内外两种思想资源互为他者,并汇聚为推动儿童文学创作的复合性学术资源,驱动了中国儿童文学向“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