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与台湾密切关联,台湾同胞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同胞在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影响.这一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对台独分子散布分裂谬论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2.
3.
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深,在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之下,为谋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迅速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民族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二者往往内在关联、颉颃消长、交织重叠在一起,决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近代的不同精英个体及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意识有着不同汲取,从而对民族意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表达.他们的内在体认和外在表征勾勒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嬗变轨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旨归于孙中山之"三民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新史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史学有显著不同的史学形态。自1902年梁启超先生开创"新史学"来,中国近代史学在"科学化"的风气下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与继承,在包括对历史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态度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催生了我国史学的蜕变,也取得非常瞩目的成绩,对中国当代唯物主义史学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探讨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考察史学科学化,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史学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与外来关键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端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合流,并经历了缓慢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来自国际社会的西方民族主义理念不断涤荡中国的传统观念,随着《万国公法》的引入和《天演论》的翻译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种属观念在中国逐渐淡化和消解,以政治统一为基础的中华民族观念逐渐增强。上述诸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至20世纪2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16世纪起,由于闭关锁国,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在国势上渐渐落后,还不断被西方列强侵略.这个时候,一批有识之士通过翻译外国科学著作,将外国先进的科技介绍到中国,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拯救中国.本文将详细介绍16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科技翻译外国经典科学著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传统中国民族思想的主流是以文化辨民族,并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族主义思想是伴随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其核心理念是国家由民族决定.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殖民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作为对列强殖民入侵下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趋向于通过同化政策进行“国族”建构,但这种国家政治建构的努力难收其效,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民族——国家”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思潮是改变中国历史上各类差异共同体关系的最根本的思想。对于多民族中国来说,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从王朝国家向现代主权国家的政治转型,而且关系到各民族人民对新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国民身份的确立。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主张经过了从汉族国家、同质化国家到多元一体国家的递进性转变,反映了国人在构建民族国家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而受民族主义影响的地方社会在撕裂中实现着重构、整合。近代中国的民族与地方社会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把握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国族构建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我国学术界广泛研究的领域。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有助于帮助指导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族国家建构。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其理论来源、研究缘起、发展阶段和类型等主题,涉及人物研究较多,也有学者关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等问题,还有学者关注台湾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发源于近代,研究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对今天的基础美术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空缺和不足,对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启发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美术教育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藏学研究源远流长。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现代藏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广泛开展了社会调查,并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二是民主改革以后的发展阶段,随着学术资源的公众化、社会调查的不断深入,开展了藏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实际产生了许多重要学术成果;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复兴阶段,人才队伍空前壮大且结构合理,专业研究机构和出版机构相继成立, 学术成果大量涌现。以第一次全国藏学协调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现代藏学又进入了全国统筹协作的新阶段。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拥有丰富藏学资源和人才基础又乐于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中国藏学,一定会迎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越南是一个有 5 4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越南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解决民族问题当成越南革命的战略任务。在越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 ,越南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集中地体现了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总原则 ,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上出现了不少由于民族问题而引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加之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解体及演变 ,因此越南党和政府对民族问题更为重视。 1996年召开的越共八大强调 :民族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工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重要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历史性关联。在我们传统的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阶段性认识框架,一种是基于历史学维度的中西交流史或中外关系史的认知,另一种则是基于国际关系或政治学维度的中苏关系、中国-中亚关系背景下的认知。在前一种认知框架下,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理解和分析主要侧重于对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相关区域的认知;而在后一种认知框架下,对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则基本服从于对苏联的认知以及之后与新独立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新关系。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具体空间上的断裂以及时间线上的空白,这种情况不利于我们形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整体性认知。本文将集中于这一断裂与空白期,对近代中国时期国内知识界对吉尔吉斯斯坦区域认知的流变过程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探究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形成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图景,并揭示内在的流变过程以及在这种认知背后,知识界对中国自身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0年广西区域开放度的度量和横向比较,以及20世纪90年代广西区域开放度的变动趋势纵向分析表明广西对外开放度总体居于全国中等水平,并呈现出波动趋势,广西对外开放的质量亟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广西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5.
田永秀  刘雨丝 《民族学刊》2021,12(11):78-88, 130
边疆研究是考察近代中国由传统天下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重要领域,而近代铁路因其与边疆危机的关系紧密正逐步成为边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19世纪后40年,中国的边疆危机愈演愈烈。清廷按照“由腹达边”的原则修筑了一批国防铁路干线,以期支援边防、拱卫中央,通过军事固边使边疆成为维护内地安全的屏障。进入民国后,随着时局的变化,以及现代边政学的兴起,国人意识到开发治理边疆、促进边疆发展和民族融合是缓解边疆危机、巩固国家统一的长远之计和根本途径,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筑路实践。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近代国人在应对边疆危机时对铁路的认识变化及实践,厘清铁路在近代边疆危机中的功能演进。  相似文献   

16.
艾菊红 《民族学刊》2021,12(10):46-52, 121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认为,基督教在赞米亚地区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与山地族群的先知主义和千禧年宇宙观契合,从而使基督教成为山地族群借用的意识形态与谷地国家对抗,逃避谷地的统治。然而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山地民族皈信基督教的例子则显示,基督教为这些民族带来符合现代社会秩序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促使山地民族进入现代性的社会化道路,这恰恰符合了国民政府对于山地民族长期以来的教化愿望,期望将山地民族真正纳入国家的治理体系之下。因而基督教进入“赞米亚”区域,虽然也有逃避统治与国家相对抗的一面,同样也有与国家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一面,促使山地民族适应国家并进入国家。这可能是斯科特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Ping He 《Social Identities》2013,19(1):127-154
Abstract

China had developed relatively independently and had been almost immune to Western influences until the 19th century. Its basic way of lif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tate organization had continued almost uninterrupted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archaic period. How China has adapted to the modern world since it was forc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modern world and, in the process, how it has changed its perception of self‐identity provide an interesting topic for study.

This paper offer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It first explores the ideas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raditional China, and then examines how these ideas were transform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ng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cent search in China for new ideas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a series of unprecedented events marked by the opening of China, economic reform, and rapid industrialisation.  相似文献   

18.
欧洲宪法性条约中的少数人语言权益保护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欧洲宪法性条约中的少数人语言权益保护情况,并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法规进行了比较,得出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