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衡量我国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是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在于城乡分别拥有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人力资源的不均衡。因此,要以包容性增长为核心理念,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消除农村教师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不断消除农村教师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缺失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一部相对完善的制度不仅包含给予每个主体平等的起跑线,更应该关注由于制度设计、个体差异和占有资源等原因引发的结果不公正,并通过矫正性制度设计,确保结果的相对公正。因此,应通过教育资源的二次公平分配和各项制度的跟进,矫正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从而逐渐增加弱势者向上流动的机会和途径。而教育资源的配置应通过矫正来补偿因为资源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结果不公。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新时期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是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诉求。亦即,它是一项事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程。基于此,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与创新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制定与形成农村教师学习提高保障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把农村教师请进大学校园,让他们感受时代脉搏,学习先进文化,更新教育观念,这是整合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别,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郭琳  车士义 《兰州学刊》2011,(3):107-114
文章把父母的工作状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三种,考察三者及其他家庭变量对子女教育获得(经济支持、家庭辅导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结论认为:一方面虽然不同职业状态的父母其子女的教育获得有很大差异,但和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和非农就业都会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子女获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获得极大地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母亲拥有较高学历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家庭,其子女会受到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家庭辅导。因此在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同时,政府应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鼓励农民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教育与时代发展需要,结果造成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贬损,农村教师劳动低效,大部分学生无法升学,进城务工就业困难,无法升学就业的回乡学生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能彰显的原因在于城乡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对称性,城乡教育的异质性,农村教师教育的理念与农村教师行为方式的背离,农村教师独创品格的缺失。提升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可能出路在于,全社会转变农村教师观念,把对农村教师的投资当作生产力投资;改革农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生活相结合;农村教师理念上要融合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现代化的价值,发挥农村教师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农村教师激励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不见好,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压力大,专业发展受限,导致教师都不愿留在农村,即使留下来的也是消极对待工作,职业倦怠严重。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数量足够、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庞君芳 《学术探索》2015,(1):141-146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加剧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也使事实上存在的阶层差距拉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教育公平理念下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音体美教育的美育功能和德育作用众所周知。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普通百姓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期望,均衡和公平是关键。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已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应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转变农民教育观念等措施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1.
姜山  高怡  周磊 《理论界》2013,(12):172-175
本文研究了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公平的作用关系,在基于资源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教育资源供需平衡、公平共享和竞争性流动三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反之,教育公平又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主体地位和效果,本文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网络时代下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是其基石和重要内容,而制度建设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待遇问题关系农村教师切身利益进而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整体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万众瞩目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始终不尽如人意,在对农村教师待遇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实解读、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对策和建议:明确划分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具体投资责任和行为,加强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办学责任的督导与考核,统一设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补贴,建立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目标的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完善农村教师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内涵和规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公平观 ,教育公平是指配置教育资源时所坚持的一种合理性的原则 ,而教育公平观是指在对配置教育资源合理性原则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各种不同的原则选择。教育公平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平等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我们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应坚持平等性、差异性和补偿性相统一的原则 ,以体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桂丽  陈新 《学术论坛》2007,(10):185-187
教育公平是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首先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民办高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讨论了实现教育公平,国家应对民办高校进行资助;最后,提出实现公平的两种资助方式财政支持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周利兴  周燕 《学术探索》2012,(11):164-166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公平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前,我国在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教育权利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过程的不平等、教育效果的不公平四个方面。新形势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是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时间,从教育的起点上实现教育公平;调整教育资源的布局,增加城镇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效果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1987-201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对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和教育资源四个方面均有涉及,政策注意力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稳中求变,呈低起点、快提升的特点.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的政策转向制度化的解决渠道,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则没有很好地解决.教育公平注意力的转移进一步需要注意力的固定,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是其基石和重要内容,而制度建设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质量,也将关系到农村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由于过高的社会期望、新旧观念的冲突、不尽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原因,多数农村教师在压力过重、生活满意度低下等严峻现实中艰难生存.当务之急,必须改善其生存现状,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是其基石和重要内容,而制度建设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督机制和对农村教育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