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能否尽快搞活大中型企业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入的关键问题。本文仅就大型石油企业实行项目管理,以加强内部经营机制,进行一些探讨。 石油企业改革的制约因素 搞活企业受许多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的约束,其中较主要的是企业的行业性质和技术特征,并因此而有不同的模式。 石油企业是大型企业,属于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年改革,特别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企业僵化的经营机制已有所改善。但是,与改革的初衷却仍相距甚远,突出的表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活力。因此,如何认识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以及如何将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是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9年的历程,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复苏了活力,但仍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还是活力不够。如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这是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围绕转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基本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适时地提出加大改革的份量、加快开放的步伐,无疑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如何深化改革,关键仍然在于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搞活企业的根本措施就在于把企业推向市场,实现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复关”在即,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愈来愈明显。企业进入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是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企业能适应市场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问题是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培植优势、赢得竞争,促进我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全面深化的阶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考察和分析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所需要的实现条件。 企业系统的运行结构和企业经营机制 工业企业作为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一种开放性系统,它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这些基本要素是根据企业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的要求而相互结合起来的,从结构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便从农村转向城市。搞活企业,尤其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今,国有企业已进行20年了。20年来风雨兼程,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国有国营到所有权与绎营权分离,从厂长负责制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既是当前推进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的难点,因为这场改革涉及到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善;又涉及到各项工作的配套进行。思想观念的解放;机构、政策、法律的规定;党、政、工会、军队等部门的配合;习惯势力、利益与权力关系的深刻调整等,可以说政策性很强,难度  相似文献   

9.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企业进入市场,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让资金走向市场.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这就对进一步完善银行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求改革现行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提供,并由银行统一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体  相似文献   

10.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求,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当前改革的关键是根据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实践证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并能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要根据配套、完善、深化、发展的方针,把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逐步走上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1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从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以搞活企业为宗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等一系列手段增强企业活力,对于亏损企业进行包干经营,相当一些企业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是则政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对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对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理顺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化会产生重大影响。宝鸡市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围绕简政放权,进一步搞活企业,对财政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起了积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目标指导下,改革是今后我们的唯一出路,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快企业改革。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但这涉及到各方各面的问题,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难题,应另专题研究。本文仅就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创立企业精神提出一点看法,供有关部门与企业参考。 一 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那么,如何转换石油企业经营机制呢?本文从石油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寻找转换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路线”和“着力点”,以期抓住主要矛盾,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一、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1年国家对石油工业实行的全行业亿吨原油包干,给石油工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石油行业又在油田企业中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对促进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5.
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当前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说明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把企业从政府的保护和“管束”下“解放”出来,把它推向市场,投入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让它在广阔的市场里一展身手,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正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整体进程是好的.但是,一旦接触到实际,便发现在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和问题.从我所接触到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情况看,突出的问题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同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结合得  相似文献   

16.
改革12年来,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家放权让利等改革政策的感召下,内部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多年积累的结构失调、效益低下、体制不顺、市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探讨了商业银行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新型关系的可能性。这四个主要关系 :一是市场经济中商业伙伴关系 ;二是依法形成的信用契约合作关系 ;三是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 ;四是未来的经济增长共创关系。由于金融改革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必然同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之间 ,特别是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矛盾的协调和促进关系。如何解决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既有旧债问题要处理 ,又有经济发展需要形成新的融资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值得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以搞活企业为基础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阶段,如何在深化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完善企业的多种功能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众所周知,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现代意义的企业,从一开始,企业的兴衰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和逐步完成,企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生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即分流安置企业内的下岗人员和解决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特别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这个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和职工队伍能否保持稳定的大问题 ,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了一些摆脱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企业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状态;两权分离的不同程度,就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不同模式。企业经营机制是一个包括动力机制、输出机制、调蓄机制、抗逆机制、自我约束机制、自我优化机制的复杂体系;只有能够全面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设计,才是应当选择的最佳模式。超额利润是搞活企业的有力杠杆,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诱导因素;企业改革方案应予以足够重视。企业群体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新形式,其经济特点在于成员企业之间商品经济关系的弱化性质;企业群体行为优化调节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企业群体所固有的内部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