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是一篇具有多重意蕴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小说:《故乡》中写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否定了旧中国三种病态人生,它还继承了传统还乡母题,开创了新的还乡模式,塑造了全新的还乡者形象。《故乡》以其特有的情感性、象征性、总结性,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探寻鲁迅短篇小说《故乡》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为目的,通过文本分析后认为:第一,在小说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中,实际产生了回忆主体和体验主体两个第一人称,并形成了两个时空的宽阔对话空间。第二,这个对话空间是在“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中展开的,在“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中,鲁迅开掘出对于生命轮回的感受与悲剧性的幻灭感,以及对于希望的思考等等形而上的意味。进而认为,《故乡》艺术价值的顶点是在这种形而上意味中所呈现的“自我辩驳性质”。这正是鲁迅深刻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故乡》,一九二一年一月写成,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于是新文学园地里又开放了一朵色泽鲜艳、芬芳馥郁的奇葩。 最早对此文给以高度评价的是茅盾。他在《故乡》问世的这一年就发表了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热情洋溢地指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故乡》历来被中学及各类学校的《语文》或《文选》教本选入,是人们最为熟悉、最为喜爱的小说名篇之一。自1921年《故乡》发表以来的七十多年里,关于它的分析评论文章已经有过许许多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似文献   

5.
杨二嫂的绰号又叫“豆腐西施”,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次要人物。很多同志都认为她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中的落后形象,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薄庸俗、明抢暗拿等坏习惯是厌恶的,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小说中,杨二嫂显然是作为衬托闰土的形象而出现的。而汤国梁同志却有一种相反的看法,他在《也谈<故乡>的主题思想》一文中分析杨二嫂形象时说:“她对当时社会深为不满,不似闰土那样‘只是摇头’象个木偶,而是尖咀利舌,勇于发泄”。在引用了小说中杨二嫂恭维“我”的几句话之后,汤国梁同志又说:“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我体会,一方面是刻画杨二嫂尖刻泼辣的性格和为多想捞点东西的内含思想,一方面也暗示当时确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升官发财,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杨二嫂有一句很深刻的话,‘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相似文献   

6.
《故乡》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中的篇目,是一篇脍炙人口之作,百读不厌。小说中那“深蓝的天空”和“金黄的圆月”,“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和“皮毛是油一般的滑”的猹,还有那“细脚伶仃的圆规”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鲜明的印象能从小说中凸现出来,正是因为《故乡》在艺术手法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对比的运用。 对比在文中好似一面镜子,照出故乡的面目,照出故乡人的形象。《故乡》全文突出一个“变”,故乡在变,故乡的人也在变。这“变”使故乡的过去与现在、人物的过去与…  相似文献   

7.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8.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是一个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思想基础是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现实基础是当时严酷的社会现状。该体系发端于日本留学期间,到《呐喊》、《彷徨》时代基本形成——《呐喊》、《彷徨》就是这个思想的艺术结晶,并且随着鲁迅世界观的不断发展深化而日趋成熟、丰满。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时鲁迅与他们一起经常讨论的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茅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创作,分别收入《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故事新编》收集的八篇小说,都是历史题材,而且都是第三人称手法,短篇中没有涉及到“我”这个人物,兹不议。《呐喊》里有小说十四篇,《彷徨》里有短篇小说十一篇。在这总共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在作品里有“我”这个人物。这十一篇小说是:《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故乡》中提到过“猹”,初中课本作如下注释:鲁迅在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信中说:“猹字是我根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来,也许是獾罢。”据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章贵同志回忆,獾是一种四足动物,善于掘土,常在地下打洞住,解放前,曹娥江边的沙地成了穷人的坟场,那里阴森凄凉,人迹罕至,正好方便獾在其间潜伏出没。獾喜瓜果,常常是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的第一人称抒情性小说(《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中,《伤逝》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也在于它是一个最容易引起歧解甚至对立性解读的文本。这与读者对它的表述方式——“第一人称独白”,对小说之“抒情性”的不同理解相关。文章从“独白”与“叙述”、“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以及抒情内在的悖论等问题入手,试图呈现《伤逝》抒情的复杂面向和抒情主体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2.
每读《故乡》,总令人想起鲁迅的《自题小象》: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七绝简直就象是《故乡》的“写作提纲”:萍飘莲转的游子“梦魂常向故乡驰”,他的心是无法逃脱眷恋故乡的“神矢”的;但一旦回到久别的乡土,却又只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不禁深有“风雨如磐”的悲凉;“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再也不能理解“我”的心情,他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但是“我”不惜献出他自己的生命去探索解救祖国的道路。这首七绝简直就象揭示了《故乡》的主题。鲁迅的《故乡》就是立足于“风雨如磐闇故园”的认识基点上,站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思想高度,以1919年返回故乡迁家北上为“触机”,动员了与这一题材有关的全部生活素材,加工锤炼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千古不朽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多年来研究分析者颇多。但是,由于作品含蕴丰富深刻,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主题的认识迄今还很不一致。 部编中学语文课本注释说:“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一九八○年,陈根生同志在《辽宁师院学报》二期发表《〈故乡〉主题商  相似文献   

14.
鲁迅有一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文中,穿着脏兮兮长袍的孔乙己那迂腐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是怎样想起了用“孔乙己”这三个字的呢?或者说“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鲁迅全集》中《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注解中和小说中的几句文字,都作了说明:是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这几个字中而来。这批字很多,往下还有“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诸字。鲁迅在断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用“三字经”式方法三字一句。这样,“孔乙己”三个字便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了。鲁迅虽然自己这样断读…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写了两堵“高墙”:一堵是用青砖筑成的有形的高墙,另一堵是用“古训”——统治者的教义——筑成的无形高墙.前者犹如铁栏,后者如同枷锁,禁锢着人的身体和精神,使之艰于呼吸视听.懂此,对我们进一步学习《故乡》,或许会有些帮助罢!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故乡》不仅是现代文学史的上乘之作,而且也是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巾不可多得的精品。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学工作者对它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发现,时至今日,人们对小说结尾那关于“希望”的抒情独自,依然存在着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一、鲁迅小说中“我”的写法 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两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用第一人称写的就有十二篇:《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由此可见,鲁迅是很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作家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结构小说,展示情节,突显主题,这是由他的创作观和艺术个性决定的。鲁迅写小说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写于一九二一年一月,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第十个年头,再过半年,中国共产党便宣告诞生。此刻正是在中国黑沉沉的大地上将要透出曙光的时刻,是中国的大批先进人物经过漫长时间的探索,开始看清了中国发展方向的时刻,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苦难空前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变关头,对已经成为历史的辛亥革命如何评价,对现实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认识,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农村现实如  相似文献   

19.
杨二嫂作为鲁迅小说《故乡》里的一个配角人物,作者虽然对其只用了很少的笔墨,但却造就了小说艺术中一个极其经典的配角形象,很值得以后的小说家学习。  相似文献   

20.
北大教授严家炎曾说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 ,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①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高峰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收了鲁迅 1 91 8— 1 92 2年所写的 1 4篇小说 (出版时收入 1 5篇 ,1 930年 1月第一次印刷时抽出了《不周山》一篇 )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呐喊》的问世绝非偶然 ,而是他的思想里程发展的结晶。要想真正理解“鲁迅的呐喊” ,就必须从鲁迅的“美好思想———理想破灭后的寂寞———受新文化鼓舞而呐喊”这三个方面入手。一、鲁迅的美好思想的变迁(一 )第一个理想 :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