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泛收集和充分利用民间历史文献,是新史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由之路。进一步深入开展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其突破方向有三一是从文化传承的理论高度,将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与解读纳入同一学术视野,为推进中国本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二是对民间历史文献组织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对推动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作出新的尝试;三是组织全国性的民间历史文献调查和征集,建成数据化的综合资料库和文献检索系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清乾隆年间(1736—1765)第一次刊布了十七世纪中叶成书的蒙文历史文献巨著《蒙古源流》以来已过二百余年.在此期间,由于热心研究蒙古历史文献的东西方诸学者的不断努力,在搜集、刊布蒙文历史文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科学成果.尤其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蒙文历史文献的刊布可以说走上了一个科学化的新阶段.自德国学者W·海西希第一次运用照相影印技术刊布蒙文史料以来,伯希和、海涅什、田清波等学者在蒙文史料学领域内所做的贡  相似文献   

3.
藏学文献是记录西藏及藏族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藏学历史文献作为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历史与藏学文献产生的历史是相一致的。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等手段,记录和描绘藏族社会发展过程的一切载体均属藏学历史文献,藏学历史文献以藏文历史文献为主体,也包括以汉文和其他文字形成的藏学历史文献。本文以藏学历史文献发展为脉络,对贯穿各个时期藏学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作一简述,以求教于专家、学者。1一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标志着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我校历史系讲师王炜民今年八月应邀参加了在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有来自法国、香港地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一百五十余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著名学者匡亚明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收到的一百多篇论文,多视角、多侧面地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了阐述,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5.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呼和浩特市蒙古历史语文研究会联合发起的蒙古历史文献学术信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三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呼和浩特地区蒙古历史文献研究学专家、学者和出版、新闻界人士百余人.正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学术活动的日本学者若松宽、森川哲雄、杉山正明、北村高也参加了这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相似文献   

6.
异体字产生的历史悠久,产生的方式多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如果在当前翻印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单纯地以现行规范汉字改换异体字,难免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文化理解的困难与偏差,不利于历史文献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倘若现行的文字系统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无疑对文化的理解、阐释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文化部批准,由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南充市《三国志》研究会、四川师范学院筹备纪念陈寿诞辰1760周年的三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十四届年会,于1993年10月26日至30日,在陈寿的故乡四川省南充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以及美、日、加、英和港台地区的国内外学者10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与会者就《三国志》和三国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澄清了一些模糊观念,在有关三国文化和三国史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看法,将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现将讨论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简略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历史文献为目的、于去年四月在桂林成立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五月八日至十七日在武昌举行了第一次年会。到会各地会员代表和特邀代表共七十余人,提交论文三十多篇。会上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学术讨论,并着重研究了今后的科研计划。强调集中力量专注于中国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不要轻易改变研究方向。根据自愿结合原则,与会代表分成了古籍校释整理、方志整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编篡三个组,并分别制定了工作和科研计划。大家探讨了合作搞科研的经验,认为合作的条件应是自愿结合、水平接近。勉强结合不利于科研的开展。会上还讨论了加强集体领导和发扬会内民主的问题。研究会已有五十五个会员单位、一百四十多名  相似文献   

9.
以传世典籍、官方档案为基本文献依据的传统史学撰述,并未将民间社会历史文献放置应有的位置上。民间文献正式进入学术视域,是现代新史学产生以后的事。民间社会历史文献的使用与社会史研究的兴盛,不仅改写了现当代史学的历史,也为史学学科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带来了生机,为学术史续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民间社会历史文献与现当代史学撰述之间关联进行回顾与反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就潜心于中国风俗文化的研究,曾于1985年组织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博士生和中青年学者编撰了三十余册《中国风俗丛书》,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而这三十余册风俗研究著作,大多是具体介绍叙述某种风俗现象,虽条分缕析,脉络清晰,便于人们了解某一风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但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史”的成分很大,“论”的成分欠缺。韩养民先生有鉴于此,集数年之功,推出了理论性较强,从深层结构中研讨中国风俗文化的《中国风俗文化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这部专著由九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欧洲研究中国学会主席、英国剑桥大学中文讲师迈克尔·阿瑟·内森·洛伊先生于1986年3月18日—24日来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作为接待单位,先后组织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兰大历史系、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有关学者专家,与洛伊先生进行了两次座谈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洛伊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研究,著有《汉代行政管理纪实》《汉朝的危机与斗争》和《汉代中国人的生死观、信念、神话和理智》等书,曾于一九七四年率英国汉学家代表团来华访问。此次来兰,主要目的是了解汉简研究情况和考察甘肃省内的汉代遗址。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洛伊先生着重介绍了欧洲对中国的研究情况:英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在某些大学教授中文,并相继建立了一些专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文献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也是国外学者研究、译述的热点。本文对西部文献“西域传”《大唐西域记》《元朝秘史》“唐蕃会盟碑”的译述情况作了概括介绍 ,简要分析了其译述特点 ,有助于我们对西部文献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蒙古学学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蒙古历史文献学。它是一门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注解和考证等的学科。在我国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专门机构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外,内蒙古大学也有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对蒙古历史文献的搜集,是建国后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开端。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搜集蒙古历史文献,使分散在广大农村、牧区,尤其是寺庙中的…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淄博市社联、齐鲁石化公司、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淄区政府联合发起召开的“《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4日至18日在齐国故都——临淄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管子》的断代成书、管仲与《管子》书的关系、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管子》和齐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齐地的物质文化、齐国历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讨论。讨论中,学者们在对齐文化进行系统考察的同时,还往往以其与鲁文化作比较,许多学者提供了这方面的专题论文,还有不少学者是在小组讨论或大会发言中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下面专就会议上学者们对齐、鲁文化及其比较所作的讨论和在讨论中所取得的许多可喜的成果,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被历史学家们称为蒙文三大历史文献。 《蒙古秘史》原书名《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汉文简称《秘史》。《蒙古秘史》的汉文原本称《元朝秘史》,今据蒙文原名,仍称《蒙古秘史》为好,这既与原文一致,也符合史实。 《蒙古秘史》成书于窝阔台汗十二年,公元一二四○年。无著者姓名。这是一部古代蒙古编年史,共分十二卷(另有十五卷本,但内容相同)。一至十卷,叙述成吉思汗先世,以及他卽合罕位以后征伐全国的事蹟。续集一、  相似文献   

16.
《史记·论六家要指》的文本解读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论六家之要指》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两部历史文献对于划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之大系,对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理论总结,对于奠定中国思想文化之主体多元格局,对于考察中国文化史、哲学史、学术思想史都具有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历代学者对《汉书·艺文志》多从文献目录学角度进行研究,清代学者王鸣盛摘引金榜的话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石也。"①近现代学者梁启超、胡适、侯外庐等已经注意到《论六家之要指》与《汉书·艺文志…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宗桂(1952~)教授,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文化哲学研究领域内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当代中国文化三个研究方向为阵地,着力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问题,努力摸索当代中国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和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如果说《中国文化概论》是在文化“热”中的“冷”思考,《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是在文化“冷”中的“热”展望,那么,以上两部个人专著典型地凸现…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外语学院加拿大研究所等单位发起,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于1987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太原、西安、桂林、武汉、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市的29个单位共51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30余篇。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梁启超诞辰130周年,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今晚报》社、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市梁启超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3日、15日在天津隆重举行。150余位海内外学者赴会,提交论文110多篇。学者们在会上研讨了梁启超的政治观、宗教观、社会性别观、科学观,梁启超的史学思想、文学思想、新闻舆论思想及办报活动、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想,梁启超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及其变革、梁启超与某些历史人物的关系等问题,其中有很多论文涉及梁启超研究中的传统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六) 恒河之流 《恒河之流》,原名《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史略恒河之流》(,/M,,/9 tl√娜√√、卟扣√3√bp 献),在学术文献上此书以《恒河之流》之名闻之于世。 [成书年代]清雍正三年即1725年。 [作者]漠南蒙古乌珠穆沁部人衮布扎布公。生卒年不详。他是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曾担任过清代北京唐古忒学校总管。主要著作有:《恒河之流》,《汉区佛教源流》(藏文),《海比忠乃辞典》(蒙藏对照)等。主要译著有:《造像量度经》(藏译汉),《金刚寿命陀罗尼经》,《金纲寿命陀罗尼修行法》,《秘密舍利陀罗尼经》,《时轮金刚顶胜经》,《道算前九能作经》等。此外还编写了几部医学名词术语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