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子商务协会在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对遂昌模式的案例分析,结合相关行业协会理论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总结梳理电子商务协会在争取、培育和壮大钻石模型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其行为逻辑与机理。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协会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源于发挥市场补充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发挥市场支持作用,弥补政府失灵的行为逻辑;电子商务协会通过高效的内部治理获取会员内部资源,通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汲取外部资源,并依靠其自身能力的提高整合相关资源,最终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改革命题,是弥补市场失灵、拉动内需、促进统一市场形成、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由于政府治理理念的偏差,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未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承担其责任,转变自身职能,规范府际关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灵活应用政府工具,建立问责制,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  相似文献   

3.
论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的有效治理是为了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或避免政府失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着重建设其治理模式,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治理模式,改变传统的行政职能部门化的组织结构,在保证开发银行不背离其经营宗旨和原则的条件下,通过一套创新的、完善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开发银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经营效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的一般分析入手,结合德国与日本开发性金融机构治理实践,提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治理模式应是公司治理、金融治理和公共治理三者的有机协调和统一的观点,并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成功实践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行政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自身也会产生失灵。但是,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行政低效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制度不够完善,如组织的约束机制和组织监控机制的不完善等。主要表现为政府决策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无法评价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何者的作用更大等。因此,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成本-受益分析和加强监督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推进公平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 ,政府推进公平是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公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之一。政府干预市场是为了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与协调。为防止两极分化 ,我国政府须在推进起点公平、结果公平、环境公平上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发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其演进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一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社会基本法律制度框架,为产权保护、市场秩序和经济运行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本保证;二是在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政府旨在维持一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扩大公共福利发展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市场失灵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缺陷 ;只有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才能改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制转型期政府微观经济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市场失灵有关的政府经济职能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本文从考察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及公共(政府)失灵入手,力图准确理解政府微观经济职能,并为其在体制转型期的定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是使企业机能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它是在管理职能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行方式。从企业社会职能的角度看,这种运行方式要保证企业具有互相制约的动力机制、发展机制、调控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各种内部机制的作用途径和力度是不同的。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市场而生产,市场供求关系反过来又调节生产。这种市场与企业互相制约的体制,要求企业的内部机制适应市场需要,企业的价值、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完全由市场的取舍而定。动力机制的实施是由外部市场的压力和内部分配管理两大要素组合而…  相似文献   

10.
农民教育的推进过程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命题中互相补充、互相博弈的动态过程,必须保证政府在目前推进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要准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权利边界和职能定位,引导农民教育事业的市场化经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发挥;在综合配套改革中发展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职能,培育多元教育主体,全面推进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立足民间行业协会生长的背景,通过对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的个案研究,发现政府职能转换、市场规范化、企业发展、社会治理都需要民间行业协会,而官办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又对民间行业协会的生成造成了压力,"夹缝"的生态环境客观上为民间行业协会"内生"创造了条件。同时,民间行业协会也只有有效整合政府、企业资源,实现自我"增能"才能成长。"内生—增能"的模式,揭示了本土民间社会组织生态环境的"张力",对于国内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业协会应该是一个代表行业内所有会员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但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协会,他们实际上代表的是政府和各大国有企业(施工企业、勘察设计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利益,无法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行业自律、协调、服务职能.伴随着政府职能和管理手段的转变,行业协会势必要担负起行业管理的重任.但目前,同需求相比,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的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协调机制下的协调失灵问题,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基于非营利组织明确产权分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整合不同协调机制的特殊管制机制以消除或减弱协调失灵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具体运作。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特殊的管制机制进行了内部动态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特殊管制机制减轻协调失灵的能力和效率是以组织的民主机能为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碎片化是导致扩展公民有序参与难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使公民参与组织化。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的组织基础,而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功能也符合党和政府的基本政策目标。因此,要通过激活群团组织的利益表达与聚合功能、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市场治理和释放NGO的社会治理活力来实现公民组织化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企业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社会企业的兴起是一种全球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企业兴起的理论解释包括政府和市场失灵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制度理论、社会起源理论。社会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有着不同的主导因素,包括公民社会、商业创新、社会问题、政府推动和治理失败。我国社会企业的兴起受到非营利组织资金压力、政府政策扶持、商业精英进入社会创业领域、外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交易与国有企业的契约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导致了其使用的交易性,因而企业不能消除人力资本交易。企业不能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存在着人力资本交易费用。企业和市场的均衡主要是企业里人力资本交易费用和市场上物质资本交易费用的均衡。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是一种交易性的契约关系,市场规制可能使其更有效率。国有企业当前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人力资本契约关系的非市场化,这一问题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数据产权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其基本要旨是统筹推进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协同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协调和处理与数据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生产关系。数据流通与交易制度应体现高效与合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应体现效率与公平,数据要素治理制度要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共生组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共生组织是介于市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的准市场组织,是由组织的效率内生性决定的。较之纯粹的市场交易,农业共生组织由于共生体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计划以及长期关系的多样性契约安排,使其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较之企业制度,参与准市场组织的各经济主体仍保留着全部的剩余索取权,因而内部组织成本较低。因此,农业产业共生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应成为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培育农业共生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发了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测量量表,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行业协会功能三维度模型,为我国企业和政府更加重视协会发展,发挥协会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业一会”制度与行业协会最优规模的联合约束限制了行业协会数量以及协会内可以容纳的会员数,从而影响集体物品的供给与消费。但是,取消“一业一会”制度可能引发行业协会运行逻辑的转变,进而导致行业协会最优规模缩小以及选择性供给行业性集体物品,从而加剧行业利益代表的碎片化,弱化行业自律,影响行业协会追求行业整体利益的能力。因此,在取消“一业一会”制度时,应基于行业协会运行逻辑的转变,建构行业协会体系与内部均衡机制,防范行业协会集体物品供给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