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英语请求策略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请求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请求策略及请求句式上存在一定问题,如:请求策略不符合英语习惯;具体请求句式受汉语习惯影响;请求能力受英语语言水平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序列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序列具备请求言语行为的普遍性结构特征;(2)说话人与受话人的社会地位、行为的难易程度明显影响请求言语行为序列;(3)母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导致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中出现一些语用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子邮件实施人际或机构间请求目前已非常普遍,但请求是威胁面子行为,实施请求对语言适宜性和礼貌策略的要求更高。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对关国教授的真实电子邮件为语料,从语篇层面探究跨文化实施请求的礼貌策略和语篇特色,并通过回顾性访谈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多数请求使用了前提条件询问等规约性间接策略;广泛使用前置的支持性话步;多数请求呈现了典型的归纳语篇组织模式。而情境、媒介、东西文化价值观、第一和第二语言语用知识和能力因素则影响了请求的话语风格和礼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国外大量的及国内为数不多的对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中受到启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L2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言语行为的模式,为促进学生中介语语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启示。根据话语填充测试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大学本科生的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横向研究,发现两组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实施和习得请求这一言语行为时,表现出与ESL学习者相似的特征和习得顺序。  相似文献   

5.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际语用学是一门涵盖二语习得理论和和跨文化语用学发展的交叉学科,探讨在特定语境中人们实施目的语的言语行为及其机制。语际语言话语、语际言语行为等语用范畴都体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性,文化差异是跨文化语用的干扰源,是产生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语用策略的文化差异性,提出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对加强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日常交际应用中,请求言语行为使用频率很高,形式结构也复杂多变。本文分析了英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特征,运用Thomas语用失误理论深入探讨了大学生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及其原因,并提出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请求语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但是由于文化及语言本身的原因,英语及汉语的礼貌请求语存在许多差异.本文用文体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请求语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在句法层次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并阐明影响它们的文化及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9.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母语文化意识能影响语际语的产生这一假设 ,以问卷调查形式 ,分别调查了在蓉学汉语的美国学生和我校大学生英语拒绝语语用策略。结果表明 :(1)大学生和本族语人普遍采用规约拒绝策略。 (2 )直接拒绝言语在本族语和语际语中出现频率悬殊较大。 (3)本族语和语际语都有使用间接拒绝策略的倾向 ,但语际语更间接。由于拒绝语际语与本族语的差别主要反映在直接拒绝和规约拒绝两大策略类型上 ,本文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其结果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在用目的语交际 ,但他们还是不自觉地按母语的文化意识来操纵目的语。最后 ,文章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旨在通过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相似文献   

11.
因果连接词在英语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书面语因果连接词的使用存在口语化倾向,存在过度使用和回避现象;学习者中介语语用逐渐向目的语发展,但存在语用石化现象,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横向研究,以平均年龄分别为14岁、17岁和20岁的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语料为用语篇完成测试(DCT)收集到受试对称赞语的应答1707条(其中汉语应答710条,中介语应答997条)。通过频率分析和卡方分析,发现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用中介语应答称赞语时其语用能力随中介语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母语到中介语的语用迁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我效能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和个别访谈对湖南省五所高校26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和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不同英语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水平总体上存在差异:高分组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中间组及低分组,中间组与低分组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分组在达成目标的信心、完成具体任务的信心和应对困难的信心三个维度上均显著地高于低分组;自我效能与英语水平关系紧密,呈显著正相关。(2)在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方面,高分组、中间组和低分组在设定学习目标,使用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进行监控与评估三个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动机方面的差异无统计意义。(3)英语自我效能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英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问卷、语料收集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习得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英语口语习得者的语用意识不强;语用能力不能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因此,建议在口语习得过程中,对习得者进行语用意识的培养,加强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创设语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利用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连续跟踪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两年来英语作文衔接手段的习得模式。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在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总体情况如何?(2)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衔接手段的使用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变化的模式是什么?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使用了各类衔接手段,但各类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并不相同,指代、连接和词汇衔接使用频率较高,替代与省略使用较少;本研究还发现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呈现不同的习得模式。指代的使用频率呈递减,词汇衔接呈递增,而连接、替代与省略没有形成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拒绝请求言语策略选择为例,通过语篇补全测试考查了两组不同语言水平受试的语用能力发展情况,并与一组外籍教师的作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未随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两组受试在拒绝策略使用基本相同且作答时会受到自身相对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与外籍教师组的作答均有一定差距。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课程设置会对其语用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搭配问题是外语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言语输出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因为母语和目标语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语搭配规范。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介语动名搭配模式和Collins COBUILD语料库中检索的相应动名搭配模式,发现汉英中介语动名搭配大多不符合目标语的搭配规范。造成动名搭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将汉语的搭配知识和已经掌握的英语搭配知识迁移到中介语中。  相似文献   

18.
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产生的语用失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因文化差异产生的 ,另一类则是由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 (或者说其现有“中介语”)水平的局限造成的。这些失误很多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将会成为英语在中国广泛推广后的变体 (中国英语 )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