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结合上海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依据人口演变的特有规律性,对上海人口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阐述了“九五”期间上海人口在期望寿命,增长方式,入托入国及入学人数,劳动力供给,人口老化,人口素质,人口的就业、分布、流动和迁移等10个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的社会经济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文 《浙江学刊》2002,(6):137-144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们对人口与经济资源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尚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今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面临的困难更为艰巨,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本文从中国控制人口增长实行适度人口规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选择现有益于人类健康又不影响资源永续利用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就业结构的转换,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化路子等方面,就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与东北间的人口流动由来已久,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高潮。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流动的数量多、规模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第二,人口流动是双向的;第三,人口流动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第四,华北人口多流向东北的北部,即所谓的北满地区;第五,流入东北的华北人口中,山东人占绝对优势;第六,华北人口流入东北,具有明显的逃亡色彩。同时,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年龄、性别、职业以及阶级构成等几方面的分析,指出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4.
以京津冀城市群人口的空间分布优化为研究目标,计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并与实际人口规模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首位城市北京市的最优人口低于实际人口规模,但属于轻微集聚过度,可疏解的人口有限;第二核心城市的天津市最优人口高于实际人口规模,但属于轻度集聚不足,可进一步吸引人口;石家庄、唐山、保定与秦皇岛市的人口属于重度集聚不足,需加强人口的空间集聚;其余城市邯郸、张家口、邢台、沧州、廊坊、衡水和承德市的人口为极度集聚不足,需大力吸引人口。总体看来,京津冀城市群目前人口规模分布整体处于集聚不足状态,今后应以加强各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为政策主要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谈到上海的环境污染间题,一些人张口闭嘴一句口头禅──“市民素质差”。可是据上海新闻报社与上海神州调查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上海环境质量与市民环境意识调查”却以充分的事实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本次调查采用系统随机抽样、访员入户面访方式进行,300个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下:性别:男人53.9%,女性占46.1%;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4%,初中32.2%,高中39.7%,大专及以上22.7%;年龄:30岁以下31.6%,周岁至50岁26.4%,51乡及以上42%。上述样本特征与上海人口特征基本相符。调查又是采用严格随机方法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的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王必达田淑萍可持续发展作为确保当今与后世所有人公平享受福祉的手段,要求充分认识到和妥善处理人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它们协调一致求得互助平衡。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正是人口、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因此,研究和制...  相似文献   

7.
王嗣均 《浙江学刊》2000,(1):142-145
本文着重探讨了与现行迁移管理制度改革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工业化、城市化时代是人口大迁移的时代,要用时代精神去创造入口迁移的政策环境;城市化过程是按城镇规模结构规律吸纳人口的过程,要用科学精神去对待顺应这一规律的迁移流向,用革新精神去建立迁移和流动的激励机制。而在今天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期,要用法制精神去反思户口政策,创造平等的迁移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是指某一地区土地资源的食物生产量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本项研究运用AEZ方法,研究了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潜力,并计算了全国及各地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结果是:中国在低投入水平下,土地可承载110~11.9亿人;在中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3.9~14.8亿人;在高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4.9~18.9亿人。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的关键是:保护耕地,提高投入和控制人口。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初探郭毳人口问题,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不论是一国范围内还是世界范围内的人口问题,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人口问题,就其实质来讲,都是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生产包括两种,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为马克思所提出的“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心理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阐述这一方式有别于科学掌握世界方式的独特特点时, 对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中艺术实践主体的心理过程及其特征作了精辟而深邃的分析:一是确认艺术与感性心理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人的审美感知的具体性、直观性;二是高度评价幻想、想象作为人所特有的感性思维形式在对现实的艺术掌握中所发挥的巨大的能动作用;三是充分肯定了情感对艺术创造实践的动力功能及其心理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构建现代文艺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尹文耀 《浙江学刊》2000,(5):149-155
本文从多种角度分析了21世纪浙江省的人口战略目标,提出了应实行“一箭多雕”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分析了分婚配模式的“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婚配模式与妇女文化程度“双结合”的一代独生子女政策;普遍强化优生与分婚配模式、分受教育程度“三结合”的生育政策;有选择的大进大出的人口迁移政策与普遍强化优生、分婚配模式、分受教育程度“四结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体系。最后,作者认为,小口径的一代独生子女政策,是实施其他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是实现浙江多种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应作为浙江的首选政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的新人口问题及其解决顾耀德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状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全面发展。近来年,随着浙江省生育水平的急剧下降,人口与社会经济开始协调发展,但是在人口自身发展方面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为此,有必要对生育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宏观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地反映了近年来上海的人口转变进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向。作者从上海劳动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妇女就业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人口年龄结构对上海劳动市场的发展、社会变革和提高生产率的正负效应,经济的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以及为保障未来发展而建立网络化政策等角度出发,就上海人口发展对劳动与经济的影响和作用问题作了多层次的剖析,并提出了上海人口划时代转变的两个前提:勾画具有承受能力的社会蓝图和制定积极进取的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的发展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制造业溢出效应导致人口迅速增长,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引起了气候变化;第二,制造业的发展、消费市场的培育,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发达国家对这些影响负有主要责任,应在碳减排方面应承担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5.
赵雪玲 《探求》2001,(Z1):86-87
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正处于急剧的嬗变中,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层出不穷,而且足以构成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所形成的一整套价值规范的挑战乃至“革命”:如现代化形式上的合理性与实质上的某些不合理性;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高科技所带来的人的虚拟生存、虚拟现实对人的本真生存的危害;人自身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龃龆和对立;人信仰迷茫和感受生活意义能力的衰退;人类活动的主体性和反主体性效应的竞长争高;而处……  相似文献   

16.
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网络建设活动,是通过发挥计划生育中观的作用,全面强化乡村的基础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约束和微观的生育措施落实融为一体,实现人口控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诸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一、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成效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有机结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发展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探索有中国特色计划生育道路的又一成功的尝试。它的积极作用与效益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论赵永华,彭本奇,姜延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和根本目的。因此,江主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强调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建构环境关心的测量模型:基于200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天  洪大用 《社会》2011,31(1):35-52
环境关心的维度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环境关心的理论定义出发,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环境关心的测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阶模型相比,包括了四个潜在变量(因子)的一阶测量模型更能拟合所收集的数据和环境关心的定义。同时,本文还考察了社会、人口、经济变量对模型中各个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强度和方向揭示了环境关心并不是具有一个内在一致性的态度体系,从侧面说明了环境关心构成的复杂性,且这种复杂性也体现在其社会、人口、经济变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的考察徐安琪家庭结构即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成员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转型,使家庭的功能或多或少地出现变化,家庭的规模及其成员的人口、类型和代际...  相似文献   

20.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国情、新特征和新挑战: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人口态势对城镇化影响加深;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产生重要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加速转向。上述转变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模式、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义与多重目标,重点剖析了当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在体制机制建设、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态、城市治理水平与发展韧性、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