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伊斯兰教在新疆哈萨克族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本土化”的历史.经过兴建清真寺、开展经文教育、设立宗教管理组织、确立宗教教规等历史过程,阐释伊斯兰文化的共性与哈萨克族文化个性之间张力的消解,形成了带有草原游牧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社区一个特定的社会化"存在",以"尔麦里"仪式为特殊的"文化文本"流传于世,给解读与理解回族社会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尔麦里"仪式是回族社区一种伊斯兰宗教行为文化符号,也是回族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实践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对回族社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宗教,但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化、民族化的宗教。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就是一个已经地区化、民族化了的伊斯兰教.它表现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在信仰的侧重点、程度、表现形态、功能作用和建筑艺术上的差异性。这提示我们,宗教工作要讲策略,只有根据民族特点做宗教工作才会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在越南的历史和现状与大陆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占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古代伊斯兰教在占婆王国的传播促使婆尼教出现,近现代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传播和影响使当地的占族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概述了当代越南占族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越南伊斯兰教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东方许多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伊斯兰教。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都规定了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必须局限在伊斯兰教法典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伊斯兰教无疑会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却总是力求使艺术为宗教服务,以宗教作为艺术的内容。这种倾向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创教之初,而今,也依然如故。伊斯兰教的思想家深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入华之初,回族先民为了使自己所信奉的宗教能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所认同而不致湮灭,便主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华化"。笔者依据历史文献,对唐、宋、元时期回族先民"华化"的方式、内容、代表人物及客观原因进行了概述和阐释,旨在说明回族先民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他们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上立足扎根、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圣训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及圣门弟子阐释《古兰经》和实践伊斯兰教的言行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功能。通过这一功能的发挥,庞大复杂又极具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法终成为了一个高度紧密、有机联系、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7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和专门的教职人员,同时相应地形成了清真寺寺院经济。在伊斯兰教日益传播、扩大的过程中,这种寺院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可以说,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因此,了解清真寺寺院经济活动的轨迹,对从整体上研究我国伊斯兰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伊斯兰教与发生在中东的大量自杀式袭击有直接关联。事实是,任何宗教本质上是追求和平的,且明确反对自杀、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无端攻击和杀戮,具有真、善、美的价值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但作为诸多宗教极端主义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仅已经背离了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固有的这些属性,还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所实施的自杀式袭击提供教法上的"合法性"。可见,伊斯兰极端主义才是自杀式袭击产生的思想资源,应该把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界限划清。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人类学是宗教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有较多洞见和建树,并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志。系统地译介伊斯兰人类学,对我国伊斯兰教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岱舆是用中文阐释伊斯兰教教义的第一个伊斯兰教学者。本文从三个方面(两世观念,理气、性命、善恶,伦常)论述了王岱舆的宗教伦理观,认为他的宗教伦理观带着中国的特色,是在伊斯兰教固有观念的基础上吸收儒家思想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是它由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新传播地域的社会状况,作出不同程度的调节和调适.驱动伊斯兰教向超民族宗教转化的源泉与活力来自于其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兼容并蓄的因子.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哈萨克族化"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之间的文化整合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具体表现,而伊斯兰教"草原化"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受传统影响,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对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信仰状况关注较少,文章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归因、宗教评价和宗教知识角度详细分析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认知情况。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在个体特征、家庭事件、人生礼仪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宗教归因倾向;她们肯定伊斯兰教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对伊斯兰教具有积极的态度;她们也存在对伊斯兰教未来发展方向意见不一致和缺乏宗教知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而不是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广东的;广东的伊斯兰教与当时当地政府和谐相处,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和冲突;广东的伊斯兰教与其他四大宗教也是和谐相处,没有发生过宗教矛盾和纠纷,伊斯兰教内部也没有教派纠纷,更没有教派对立;广东的伊斯兰教在经学思想建设上有自己的特色;广东的伊斯兰教在解经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有自己的特色;广东的清真美食也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承认宗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的作用问题。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揭示其社会历史作用,是当前宗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历来学者只述其是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对阿拉伯社会起了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但对穆罕默德如何创立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这一历史现象同阿拉伯社会的内在联系,则涉猎较少,且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是伊斯兰教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中国伊斯兰教不仅有其特殊的宗教教义思想,而且还有其特殊的经济基础——独特的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济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活动都离不开清真寺经济的支持,它的发展与繁荣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话是宗教界、学术界开展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以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言,宗教对话可分为教内对话、教际对话、圣(宗教)俗(社会)对话乃至宗教交往几个层面。本文所论耶伊对话,在强调宗教教义对话层面或宗教组织之间沟通活动的同时,亦特别关注以宗教信徒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交往关系,注重宗教之间交往互动的社会形式,注重考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往的可能性和社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交往的社会及公共性特征,建构一种与宗教对话并行不悖的"宗教交往论"。最重要的是在民族与宗教信仰方式之间建构和重构国家认同、公民认同、民族与宗教认同,将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同时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固有特征,成就一种"公民——民族——宗教"之间的"叠合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伊斯兰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伊斯兰教的认同程度降低,仪式遵从度降低,对清真寺功能的认知较为一致;在校学生的宗教生活改变较大,突出表现在宗教行为方面;性别、原居住地、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度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其迅速传播一直是伊斯兰教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社会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认为伊斯兰教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传播,最根本的因素有三个:1)阿拉伯半岛浓烈的宗教氛围;2)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3)国家政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卡力岗"回族的族群认同,是在伊斯兰教深刻影响下的带有浓厚伊斯兰文化色彩的认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不打上了伊斯兰教的印记,伊斯兰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族群认同标志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心中."卡力岗"回族群众在大型宗教聚礼以及宗教节日中的一些具体礼仪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