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很长阶段里,学习者会受到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依赖母语来获取二语词义,并将母语语言的搭配方式和学习策略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断积累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母语和目的语思维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母语负迁移是二语习得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如何克服和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是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语料库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运用Brown和BNC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和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和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提前假设和验证汉语负迁移现象,减少学习者负迁移错误的产生,有效促进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随着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学习之前建立的母语隐喻系统,将影响到他们的二语习得.本研究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理论及迁移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认为母语隐喻迁移是造成二语写作不地道现象的首要原因,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符合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提高二语写作水平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其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文章从汉英中介语语言意识差异入手,引用大量语言材料,探讨了由于汉英语言意识本身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地道的汉英中介语现象,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停顿现象经常出现在二语学习者的口语输出中,停顿的频率越高,时长越长,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则越低,交流也会受到阻碍。本文从心理语言学中双语词汇通达的角度讨论了二语输出中的停顿现象,分析发现停顿源于在概念表征层面对母语和二语词汇层的同时激活,母语词汇层参与了目标词的选择竞争。为了减少母语在口语输出中的干扰,二语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一些学习技巧以增强二语的激活,同时加强对母语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习者个体而言,外语比母语和第二语言难学,而难学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与外语的关系不及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那样密切.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程度往往决定了学习者对该语言的依赖程度、学习需求和语言使用或练习频率.这正是外语、二语、母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对于学习者来说,当外语学习像母语习得一样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反复练习的活动时,外语学习才会有效果.  相似文献   

7.
词汇作为构建语言的基础,词汇习得在语言能力培养过程总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词汇的深度和广度习得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同等重要.研究词汇学的规律以及二语习得者学习特点,对提高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词汇学习的双重属性,并从避免石化现象、了解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三个层面探析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非词语化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thing是常用的非词语化词之一。基于一个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一个本族语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了中国学习者使用thing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该词,而且存在许多语义模糊、冗余、替代和搭配不当的用法;但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该词的使用频率显著下降,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该词的使用符合中介语的发展规律。结合研究结果尝试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发现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学习策略、语言负迁移和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学习者过度及不当使用thing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诸多方面阐明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现象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以使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过度使用表示提高程度的强化语,倾向于用单一强化语替代其他同类强化语;最高程度语和减弱语的使用频率较低,对一些高频减弱语的理解有偏差,错误较多;对于强化语语义韵的把握与本族语者有一定差别;不能根据所要表达的语义特点选择恰当的强化语,用词单一、不够准确,受母语迁移影响较大,并呈现中介语学习过程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理论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根据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新模式。在论证熟练程度对双语心理词典表征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双语心理词典的表征模式不能从双语者的二语整体水平出发来分类,而应以双语者对一个二语单词的熟练程度来确定。据此,提出了英汉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结构的新观点:双语心理词典是由一个个熟练程度不一的单词组成的,低熟练度单词的表征方式为一语词项连接模型,中熟练度单词的为一语语义中介模型,高熟练度单词的为二语语义直达模型。任何一个英汉双语者的心理词典都同时具有上述三种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组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特殊疑问句习得的测试,以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为理论依据,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可及性以及在特殊疑问句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受到母语知识及第二语言输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词汇、语法和跨化交际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母语干扰确实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英语表达中所犯错误的根源,并且能运用对比分析来分析和解决由于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消灭这种错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处理L1在SLA中的作用,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要。L1在SLA中的负迁移作用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界被广泛地接受,汉语通常被认为是掌握外语的绊脚石。但是,由此产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很理想地提高学习者的L2水平。通过对L1在SLA中负迁移观点的反思,发现应该更多地去注意学习者脑海中语际语的本质,进一步更科学地了解L1在SLA中的作用,以便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对症下药,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发声思维、回顾性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记录了16名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并对该过程中的母语使用量及其与思维活动、二语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母语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语写作过程,且平均的母语使用量占整个思维总量的39.60%;2)母语使用量随着二语水平的不继提高而减少;3)语言使用中的母语使用量与总体评分呈负相关.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改建了二语写作模型,为二语写作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语学习者在存储二语单词时是否存在着词性效应呢?我们利用词汇命名实验研究了这一问题,包括三个小问题。(1)受试对英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受试对英语单词素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受试对英语多词素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受试对不同词性英语单词的反应时,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英汉心理词典中不存在英语单词词形存储的词性效应。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研究表明就英语单词素词来说不存在词性效应,但是,就多词素词来说则存在着词性效应。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心理词典中的词性效应受词素数量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语义存储等比较复杂的表征中,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中国日语学习者在与日语母语者的跨文化交流中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会话分析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会话中对于“话题管理”的不同特征,研究发现(1)话题导入:日语母语者会根据对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反应方式来选择,如果有超出日语学习者理解范围的趋势,日语母语者往往选择回避而选择新的话题.(2)话题展开:日语母语者更注重“相互参与的协调”,与此对应的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则表现出“个人意见的表达”的倾向.(3)话题选择:明显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的使用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不仅丰富语言表达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创新思维、有助于语言习得。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二语学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及隐喻能力的培养应该也有必要作为二语学习的目标。隐喻能力是人们创造力迸发的诱导因素,关注学习者隐喻的使用就是在关注他的创造潜力。在二语教学中,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含有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以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9.
二语写作认知心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二语写作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大多涉及跨语言性普遍策略,而缺少对外语写作者特别是中国学生的研究。考察不同二语水平的三组学生使用写作策略的情况发现,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构成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主要活动;英语水平越高,高频率使用的写作策略的数量就越少;在多数写作策略的使用上,组与组之间存在或递增、或递减、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的趋势。上述现象与研究性质、编码系统、母语思维、二语水平和写作教学现状等因素有关,这说明二语写作是个极其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意味着写作过程的流畅与否,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写作者是否已经跨过二语水平的门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