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乱世先秦催生了中国古代璀璨的思想和文化,受各自的政治立场的影响,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观。在他们眼中,语言代码不仅仅表示单纯的符号意义,而是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为此,孔子、墨子、尹文子和荀子等通过探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揭示语言的社会性。其实质是在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之下,借助语言对社会关系进行重建或重构,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2.
语言“塔布”是任何一个文化社团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被看作是约束和调控人类行为的“神圈” ,其价值非同凡响。离开了它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的文化、精神、教养与优雅便会荡然无存 ,人类社会的人文制度和伦理规范就会遭受涂炭而最终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建设精神家园的无形的制衡之器。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潜在的心理导引功能和行为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控制规范的两种基本分类入手,考察了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的关系,指出:硬控制必须与软控制协调使用;外在控制必须以内在控制为基础;全部社会控制规范必然建立在相对一致的价值观之上,即对社会控制规范的内部结构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社会控制规范变迁的四种重要形态:抗拒与变迁;滞后与失范;调整与接纳;分化和整合。文章认为社会控制规范不仅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而且整个社会秩序正是以社会控制规范体系的完善来确立的。因此,研究社会控制规范的结构与变迁,对于考察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晋南地区四社五村在严重缺水的特殊生态环境中,千百年来延续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值得挖掘与发扬的水利民俗符号。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不辍得益于地方民众对这些民俗符号所展现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文化魅力以及美学价值的理解、虔敬与传承。将它们与其社会背景联系起来,阐释这些种类繁多的民俗符号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效应及象征意义,有助于寻找它们所引发的意义和文化创造者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儒学思想文化是在始终保持自身独立性,不断吸收各种社会思潮与文化,包括佛道思想,西域、中亚以及西欧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思想文化虽产生并发展于封建社会,但不等于封建思想文化。它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其合理成分,对维系社会秩序,和协人际关系,有一定作用。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各种社会以及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人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同时也在学习文化、获得文化.语言又是一种行为,在各个不同的社会,乃至一个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语言个性.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常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及生活等特点.语言与文化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文章试对中英语言文化的部分差异做浅显的比照.揭示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赋予词汇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略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风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风俗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利于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能启迪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语言文化的演变,词语变异与规范要求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人们要用规范的语言(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交流、创作;另一方面,又不囿于规范的约束,常常会打破语言规范而产生语言运用的变异。这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身份等息息相关。因此,在英语词语语义运用中,必须注意选词造句的准确性、规范性、时尚性以及语言社会的自然属性。只有把语义运用文化与交际对象、目的、内容、语境(人文关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英语词语语义运用的和谐、美感、人性化以及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清楚地彰显了改良社会秩序的实践意向。面对19世纪中后期法国和欧洲社会的严重危机,迪尔凯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剖了现代工业社会常态运行的机理和条件,发现社会危机的症结是整合社会秩序的法制和道德纽带出现了断裂。以此为基础,迪尔凯姆提出了改良社会秩序的原则性方案:国家监督下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大一统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老子的大一统思想,指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指导,从“自然”之“道”(天道)推及人和社会之“道”(人道)的认识体系。“道”是核心,一切皆统一于“道”,并在“道”的规范下演变发展。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主张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在社会政治思想上,着眼于中国自然主义的政治和伦理,探求解决社会矛盾和对立的根本原则,希望通过返朴归真的规劝和改良使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天下”复归到“道治”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以老子"复根"、"玄鉴"的思想方法,解读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及其嬗变的思想根源。老庄以至真、至纯的初民社会为镜鉴,批判和反思现实社会的战乱、压迫和文化异化、文化工具化倾向,其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继承了老庄的社会理想,反对政治和文化专制,"越名教而任自然",由救世转向救心,由救人转向自救,由彼岸转向现实此岸,追求逍遥自在的人生,放情于山水之间,开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仕隐道路,对中国古代隐者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以老庄至纯、至朴、至真的理想社会为镜鉴,反思社会文化,促成了魏晋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名实论、尚贤论、去私论三个方面分析《尸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从治学方法、思维方式、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尸子》一书的学派属性,可知《尸子》应属于战国时期楚国黄老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4.
战国晚期诸子关注政治权力的运用,从理论上探讨国家统治的模式。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命题,认为社会秩序独立于自然秩序,但又离不开自然秩序。在这个基础上,荀子的"礼义"秩序确立了君主支配社会的地位,并把这种君主权力道德化。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的人们用一种新的符号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用新的行为方式来创造虚拟世界和美的情感 ,新的社会话语产生。要做好网络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网络时代话语和网络时代政治思想的特点 ,并通过建立网络时代的政治思想传播话语 ,来达到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传播绩效  相似文献   

16.
《冠子》是战国末期道家人物冠子及其学派的文章汇编。它的内容虽然复杂 ,广泛地吸取了仁义礼法等思想 ,但道家的无为自治和道治倾向是主要的 ,其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主要是自然主义的。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 ,《冠子》表现出了两难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先民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创造了一种“爱人”、“爱民”、“重民”、“民为贵”的高尚“仁爱”精神和普遍性价值的道德关怀。这种道德关怀,先被周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吸收并系统化利用,从此世代相传,熔铸成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高尚政治美德和优秀政治传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诸于《管子》、《论语》、《孟子》、《荀子》等古代典籍中。如今,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生活中,都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民”、“民本”等基因。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的语言艺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趋为党中央和全社会所重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能否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对巩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子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小国寒民观备受非议。但是,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它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老予通过它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样的社会是简单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自由的社会、公平的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型,小国寡民的社会为我们今天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寻找平衡,这是清醒的现代人的天职。  相似文献   

20.
现今中国社会,人们惯用“哥们”、“兄弟”等“家庭语言”,这是社会关系“家族化”现象。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社会关系“家族化”与现代化发展背道而驰,阻碍着公民社会的产生。其文化根源在于传统的家族观念。传统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并延伸到政治领域,形成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关系网,反过来又加深了家族观念的深远影响。寻求社会关系“家族化”的破解途径,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培育公民意识、遏制政治腐败和完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