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自从戴震提出儒家学说会导致"以理杀人"之后,一些文化激进人士对儒学给予人发展的积极影响产生了怀疑,有的人认为它是束缚个人发展的绳索,是阻碍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而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则坚称儒学是关于生命的学问,是指导人健康成长、自我修养的"大本"、"大道"。早在上个世纪之初,严复、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就针对儒家纲常名教导致人畸形发展而提出了"新民说",胡适、陈独秀、鲁迅等激进派人士也对以孔儒之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造成的国民劣根性(如奴隶性)、"礼教杀人"等进行了批判,而以梁漱溟、辜鸿铭等人为代表的文化保守派人士对儒家文化作了认同和辩护,林语堂等人以客观公允态度对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哲学主题——评《世界与人》王金凤要使哲学真正具有时代的生命力,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工作者必须能够站在时代科学的高度上,对世界与人做出合理的哲学诠释,这也是我国哲学走向繁荣、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张士耿同志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山东省...  相似文献   

3.
万明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92-192,F003
新中国建立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台湾的统一问题始终牵动着中国大陆的神经。台湾长期不统不独的局面以及岛内甚嚣尘上的“台独”浪潮都与美国的对华政策密切相关。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问题,而且更是中、美、台三方三角关系的体现。台湾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美国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苏格教授用了十余载的时间完成了《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这一著作,从研究美国对华政策入手,向读者展现了台湾问题的历史全貌,并希望以此为台湾回归、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一书由六个部分组成,从内容上又…  相似文献   

4.
许多读者以为美国代表性的文化只有好莱坞电影,甚至以为那里是文学的沙漠,即使是一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对美国文学的了解也仅限于海明威等寥寥数人。实际上,美国文学史上群星闪烁、熠熠生辉。造成人们不了解美国诗歌的原因,其一是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繁荣掩盖了它文学上的成就:其二是欧洲是西方文学的发祥地,其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其三是要深入了解美国文学还需要一些“窗口”。而李正栓、陈岩教授所著《美国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正是这样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许多读者以为美国代表性的文化只有好莱坞电影,甚至以为那里是文学的沙漠,即使是一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对美国文学的了解也仅限于海明威等寥寥数人.实际上,美国文学史上群星闪烁、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一 和威廉·福克纳所创造的那套“约克纳帕塌法世系”中的其他小说一样,《喧哗与骚动》也是讲述发生在这个虚构的县上的故事,一个使福克纳深为感动、“总是撇不开、忘不了”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一个种植园主旧世家衰败没落的悲剧性命运,生动地展示了蓄奴制旧南方土崩瓦解的悲剧性结局。 小说的主人公康普生家,是居住在约克纳帕塌法县首府杰弗生镇上的一户名门望族。他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康德曾说,整个人类尽在他的人格里面。国内学者高清海教授强调,人格问题属于“做人之道”。面对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人的问题,人格研究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人余潇枫著的《哲学人格》一书,用精炼的文笔追溯了以往的各种人格流派与理论,指出了人格问...  相似文献   

8.
郭恋东 《云梦学刊》2009,30(5):108-111
久蛰复出的作家张贤亮在长篇小说《壹亿陆》讲述了一个“人种危机”的故事。其中三个主要人物作为进城农民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原型色彩。如花斑鹟一样使用生存繁衍策略的王草根、像猴子一样走“高级妓女”路线的陆姐以及面目模糊的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一亿陆”,三个主人公的描写让人怀疑作家的创作动机。在这个充满了道德沦丧与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作家、知识分子对现实困境的有力批判之声,而不是仅仅沉浸在语言快感中的闹剧,更不是一种借靠生物学的戏谑之说。  相似文献   

9.
随着冷战的结束,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中国与世界最强国美国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探讨中美关系史的著作及文章不断涌现。1998年2月由李庆余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1个美国人与现代中国》为中美关系史的研究注入新...  相似文献   

10.
史料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料的搜集、校勘、考订和编纂,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夏史研究工作的深入,研究者花了很大的心血进行西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韩荫晟同志的《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就是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西夏史料主要包括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个部分。据《宋史·夏国传》载,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负责修实录。西夏法律书《天盛年新改定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有史院一名。这些可以说明,西夏曾设有纂修实录、国史的机构。可惜这些实录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在生产与交换领域中的全球化,首先是资本运作的全球化。西方国家一家大集团的总裁说:“我们因此而享受完全的自由,想在哪建厂就在哪建厂,愿意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愿意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愿意购进就买、愿意出售就卖,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少地承担劳动法和社会规章方面的制约。”1990美国《商务周报》开始使用资本“无国籍”(Stateless)的概念,认为对于资本来说国界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其实,跨国公司是以一定的国家为依靠的集团,它们仍然需要利用国内技术体系的种种潜力,仍然把利润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2.
<正> 英国现代伟大戏剧家萧伯纳(1856-1950)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上半期,1950年11月2日逝世,享年九十四岁。1980年是他逝世三十周年。萧伯纳在六十多年的著作生涯中,除了写出五部长篇小说和关于音乐、戏剧、政治、经济的大量评论文章、小册子和书信之外,一共创作了五十三个剧本。这些戏剧虽然题材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表现了他的两种主要思想:一种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进行揭露和批判,宣传他所主张的费边主义的点滴改良的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另一种思想是关心人类的前途,认为必须以渐进的演变来纠正人类喜欢使用暴力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西方的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正处在一个根本性的深刻转变的过程中。这一转变是从 60、7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由美国的汉学家(包括美籍华裔学者)来推动的。其最重要的结果是动摇了韦伯的中国文化观在西方的统治地位。 在80年代国内文化大讨论中,我们就企盼着有一部跟踪这一转变的介绍性的著作出现,可是那时韦伯的一些主要著述才刚刚被译介过来,编写评述韦伯文化观的对立面的文字,势必要俟以时日。现在,一部有相当份量的《现代新儒学在美国》(施忠连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之一)就摆在我的面前,翻阅一过,喜出望外,深信此书之面世,会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4.
继《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等“草原小说”之后,在中篇小说《北方的河》(裁么十月》1984年第一期)里,张承志又以他特有的粗放、纯朴和深沉的抒情风格,以他对大自然的真挚热爱和对人间未来的美好信念,气势恢宏而笔触细微地再现了祖国北方的六条大河——黄河、无定河、湟水、额尔齐斯河、永定河、黑龙江和一个向着这些河流追寻历史渊源、迈开人生步履的“河的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坛,托马斯·沃尔夫(ThomaSWolfe,1900-1938)与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以及辛克莱·刘易斯等小说大师并驾齐驱、鼎足而立,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他不仅以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批来自美国南方的热血青年在美国现代社会的所见所闻,更以细腻多情、极富诗韵的语言展现了这些“追梦者”所经历的纷乱复杂的情感波澜。  相似文献   

16.
范英同志主编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由红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部巨著竟有134万字之多,作为学术著作是国内罕见。更为重要和有价值的是这部巨著,为我国人文科学的研究和市场经济构建、发展拓展了思路,注入新的动力。概括来说,该著作主要价值在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小鲍庄》,《透明的红萝卜》与《爸爸爸》至少可以列入当代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批中篇小说。奇诡的意象,怪异的表现方式,捉摸不定的内在意蕴,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转折——这一切无不惹起批评界的莫大兴趣。作为迟到的评论,我企图考察这些小说所共有的、批评界似未予以重视的一个有趣现象。我察觉到,《小鲍庄》、《透明的红萝卜》与《爸爸爸》都以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作小说的主人公——捞渣、黑孩与丙崽。当然,《爸爸爸》也许要复杂些。丑陋的丙崽很难在年龄  相似文献   

18.
焦勇勤 《东岳论丛》2003,24(1):143-144
近 2 0年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大量有关审美心理研究的论著 ,但对于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 ,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却显得少之又少 ,由梁一儒先生及其博士生户晓辉、宫承波所著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是“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终结成果。本书紧紧抓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向内从理论层面审视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向外则联系到中国文化史的各种现象 ,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不囿于审美心理研究中单向思维的定式 ,以审美文化作为审美心理的表象甚至支柱 ,将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9.
陈柏峰 《学术界》2006,(4):291-295
阎云翔少年时“闯关东”,流浪到黑龙江省下岬村,被该村收留,务农7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1986年赴美学习人类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9—2004年,阎八次回访下岬村,对该村进行了持续15年的田野调查,《私人生活的变革》是其研究成果之一,本书获美国2005年度列文森奖。阎以自己在下岬村7年农民的亲身体验和持续15年的田野调查经验,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进入其中私人生活的情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的爱情、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形象画面。他对半个世纪以来农民的感情体验,有一种同情式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其学术分析。现代性与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儒学在美国》,这一名称或许很费解.古老的儒学,怎么会在商业习气极重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得到它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然而现代新儒学在美国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需要人们去考察、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