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说:“小学生今天写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因此,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情”(观念情感)、“识”(认识水平)、“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换言之,在学生的作文中能反映出他们的成长足迹。当然这里的“成长”包括身心的成长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这些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给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想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作文是学生的自我表述的形式之一,是白内而外的输出。很多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积累少。作文时经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以至于作文内容空洞。题材狭窄,语言枯燥,形式呆板。据不完全调查,有40%的学生对待作文的心境是消极的,视写作为苦差事,他们怕作文、厌作文。因而不想作文。然而。利用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厌作”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写作时是无话找话,完成任务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其实,只要教师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融人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生动活泼、自然有趣、情韵十足的。学生学识、生活积累、思想情感贫乏造成不会写作,认为写作是苦差事。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这样,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命题——写作——上交——批阅——发还的作文教学程序,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为作文而作文”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因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成为搞好作文教学的必备前提,设计好的作文题目能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火种”,赞赏肯定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而要维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积极予以学生多向度的引导,如诵读美文,积累材料;鼓励模仿;关注生活,展开联想。唯此,才能深入挖掘学生作文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8.
一篇作文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现在许多中学生所写的作文则往往做不到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思维想象的空间狭窄。我以为教学过程永远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实践是写作的根基,实践是想象的舞台。我们只有正确引导学生投身于普通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的实践,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会运用语言,拓展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小学作文难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无话可说.没有事写,于是有的学生就胡编一气,就是“造文”,有的东拼西凑,就是“凑文”,如此的作文,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童年的生活本来就充满着七色阳光,儿时天真烂漫的情趣。是丰富多彩的童真、童趣,理应就是写作的源泉,作为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正面引导,使之尽快步人写作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网络化也开始尝试。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它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个巨大的素材库。《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表达。”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就是为学生创造新学习的机会,作文教学网络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看到更为,“阔真实的写作对象。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优化作文的课堂教学,弥补我们以往作文教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学生,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2.
传统作文教学方式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在规定的时间里(通常是每周两节作文课)写规定的内容。这种做法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因为“先命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听到初中生这样嘀咕:“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怎能写…优美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妙笔生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否则学生的写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4.
初学写作,容易一筹莫展,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累。勤学多练,尤其在写作时,注意使用各个环节的写作技巧,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靓”起来。“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借鉴一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下列的“四宜”。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的圈子。尽管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拼凑成一篇,也是枯燥无味,有的甚至步入了抄袭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作文的低谷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作文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平淡中看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让学生获得跃跃欲试的最佳写作心态,从而爱写,想写,也能写。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采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传统方法,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仍不能提高多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就是作文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就其中的“修改作文”和“互相评改作文”作了简要的分析。每次作文活动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探索的作文课改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着“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的现象。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写作很容易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界,使作文成了学生的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够善于引导学生从积累写作材料入手,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就是强调积累是作文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课堂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生活积累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网络作文”以其“自由、灵活、方便、快捷、连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中学生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