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作为一种哲学本体意义上的规定性,它不等同于历史学(历史编纂学)中的“历史”。一般而论,历史学研究,是对象性地认识过去曾经存在的对象的历史领域;而历史性方法则大多是指观察的历时性视角(或过程性人而哲学本体视域中的历史(性),是与辩证法具体的生成性规定一致的。从思想史上看,“历史”作为一个本体性的概念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的。在他那里,世界的本体是一个永恒的生成过程,赫拉克利特形象地称它为永远燃烧着的“活火”。在这里,生成性一开始就是与辩证法相关联的。可是这种本体意义上的生成性起初并没有被指认为历史…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哲学不应当是绝缘的,而且它们本来就不是绝缘的。历史学的希腊语含义是“真理的探索者”;我国古代历史学的伟大奠基者司马迁,把“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当作历史学的终极目的。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历史与哲学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的发展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他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性上抽象出历史的规律性来。由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的体系上面的,象一切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一样,它无法揭示出历史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哲学是一种凭借概念而展开的推理过程,在它的叙述过程中,实例和说明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的任务是重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它的叙述中占有本质重要的地位。由于哲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差异,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相互攻讦,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过于重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忽视理性,历史学家认为哲学家把自己的发明和先天的虚构放在了历史当中。虽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相互攻讦,但是他们都不否认哲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二者融合的观点(以克罗齐为代表)。文章最后分析了建构历史哲学的可能性以及它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剧变,文化新陈代谢。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其中也包括对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学习与传播。西来的历史哲学理论与方法论,造成了中国近代史学的两大巨变:一是分析的、思辨的历史学开始兴起,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从而造成了近代以来中西历史哲学的沟通与回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变革、文化新陈代谢,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其中包括对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学习与传播。西来的历史哲学理论和方法论,造成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两大巨变:一是由思辩的、分析的历史学取代中同旧史——述事的封建史学;二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取代中国近代的“新史学”——移植的和不  相似文献   

6.
张立文 《船山学刊》2002,(3):5-9,26
合和历史哲学是人的智慧创造,无人的智慧创造,就无人类历史,亦无和合历史哲学。和合生存历史世界(情的历史世界)说到底是人的生存历史世界,有人的生存,才有生存历史世界的生态、形态和情态历史学。因此,和合历史哲学应定位在和合生存世界。然而,人的生存是有意义的生存,人的智能创造,是为了生存意义,他所创造的历史世界亦是有意义的历史世界,于是便进入和合意义历史世界(势的历史世界)来考察。一、权势对历史的玩弄和合意义历史世界(势的历史世界)是指特定历史世界内特定历史人物所制造的特定历史事件或行为活动所具有的意…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对真理的占有。哲学真理是关于“绝对”的相对真理。哲学真理应在与科学真理和艺术真理的比较中定位,应在哲学追求真理的历史中做辩证、全面地理解,应循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去追求  相似文献   

8.
孟海泉 《学术探索》2007,20(6):20-24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主要探讨所谓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重点涵盖四组基本问题,即历史学中的"史实"真理性问题、解释问题、预言问题和客观性问题,质言之,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文将这四组问题与科学哲学中的同类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了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中共同的基础性问题。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历史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就是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真理与价值及其关系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理与价值及其关系问题是哲学视域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它几乎支配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整个流变过程和理论定向。本文力求从历史与逻辑的交叉视境中,对这一课题作出新的解释,以期对此有所献益。 一、历史的理解:人学价值论与科学真理论 1.1.历史地看,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只是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时期才变得明朗和尖锐起来。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大师休谟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真理与价值的不可通约性问题,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休谟法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人类认识追求的目标。但什么是真理,不仅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人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就是在当今我国的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内部,对真理的界说也并非完全一致。本文不打算考察历史上众多学派对真理的不同界说,只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谈淡我对真理界说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是对为人显现的世界或人所意向性构造的世界最高真理的寻求.真理尤其是客观真理的信念是全部哲学根源性的动力,放逐了真理,也就消解了哲学.哲学真理是人类自己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是人类自己营造的自由和解放的理想.至少自启蒙运动以来,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表达人类自己理想的超验本体还归于人本身,上帝人本化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主要课题,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思辨的形式中基本完成了这一课题.但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教养及生存状态,显然无法容纳作为人类理想的大写的人的高尚和完美.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的现代哲学传统进行了激烈的颠覆性的批判。在解构主义思潮下,体现西方现代性的一些核心价值,如科学、理性、进步等丧失了其合法性和神圣性。这种从哲学到社会层面的转向,对西方的现代历史哲学和历史编纂学都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体现历史学研究现代主义特色的一些核心价值,如进步史观,宏大叙事,以及对历史客观真实性的追求等等,都已经不再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意义。但与此同时,这种挑战所突出的以人为中心的立场,又为历史学的人文重构提供了历史契机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林超 《理论界》2013,(9):49-53
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是对过去经验的重演,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通过对证据的批判研究和历史情境的把握,历史学家可以在自己心中重演古人的思想。他既反对有着自然科学化倾向的实证史学,也批评"剪刀加浆糊"式的历史编撰学。他强调了历史思维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历史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独特研究方法,并指出历史真理的标准乃是历史观念本身。  相似文献   

14.
《新疆社科论坛》2009,(5):F0003-F0003
孟楠,男,汉族,1962年11月3日出生于新疆奎屯,籍贯河南省永城市。历史学博士,历史学专门史(新疆史)、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新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元史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5.
吴汉全 《江海学刊》2004,(2):145-152
对历史学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是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重要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李大钊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等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诠释 ,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体系做了基础性的工作。通过研究李大钊对有关历史学概念的诠释 ,能够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的史学理论体系 ,提供认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郭世佑历史学之所以被人类推上科学的殿堂,是因为史学工作者以追寻历史的真实(或曰历史实际)为职志,离开了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学便毫无存在价值可言。历史学同时又被许多中外学人纳人艺术的范畴,则是基于史家或史学工作者要接近与反映历史的...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观点看真理的本质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观点看真理的本质规定王书道真理究竟是什么,人们怎样把握真理,这是任何真理理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古典哲学的认识论(包括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理念论两种形式)肯定真理的存在,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关系来理解真理问题,这便产生了旧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两种历史文本的界限与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戈 《东岳论丛》2004,25(3):43-53
第三种历史的哲学和第二种历史的哲学不是同一种哲学。第三种历史有它自己的哲学。第三种历史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尽可能地超越史学而回归历史 ,与此相反 ,第二种历史则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地独立于历史并超越历史。历史学的发展也许更多的需要一种内在的史学哲学 ,而不是那种外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9.
翦伯赞先生指出,先秦儒家“一般地说,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追求他们自己所信奉的真理。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家说则不然,他们把儒家哲学当作政治的敲门砖”。(《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历史学》1979年第1期)随着对古代中国儒士群体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孔孟原始儒学的理想主义和以道自任精神,但对董仲舒儒学则仍然基于  相似文献   

20.
真理不是独立于认识者之外的,它的存在是与人们的认识相联系的,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类型(详见拙作《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一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真理观》,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等都必须与科学认识的目的与性质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近年来,我国少数学者紧步西方哲学否定认识论的后尘,提出了所谓的“主观真理”之说,这是违背事实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科学认识的目的与性质的阐述,为真理的客观性辩护。一、科学认识的目的科学认识与科学活动究竟是为了什么?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科学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