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目前所存碑记,清代云冈石窟寺的重修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寺僧活动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顺治至雍正朝以官方重修为主;乾隆至嘉庆朝,寺僧积极拓展募化范围;道光朝之后,寺僧的募化和民间捐修并行。寺僧的募化对象上至和硕亲王,下及普通百姓。募化范围由晋北向外部扩展。寺僧的募化活动和大同地方的整体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代普鲁士官员的选拔和培训制度产生于18世纪,发展于19世纪。从最早的见习生制度到层层考试制度的引入和完善,这套制度顺应着历史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由考试来选拔官员,体现了普鲁士国家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考试内容是依据国家政策的需要来调整的,最初是财政学,后来是法律学,反映了普鲁士近代法治国家的发展和政府行政手段的变化。官员的选拔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流通渠道,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也促成了官僚独立地位的增强。但另一方面,该制度中的某些保守因素,比如社会、政治和经济标准等,在选拔官员时也继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3.
拓跋鲜卑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宫廷营建活动,平城从荒凉的塞外小镇逐渐发展成为北魏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这个时期,佛教获得了快速发展。太武"灭佛法,害诸沙门"之后,文成复法,佛教纳入国家管理轨道,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蓬勃发展的北魏佛经,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一是朝廷扶持或者贵族供施;二是译者众多,涉经范围宽广;三是译家传承授徒,形成了义学派别。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历史发展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增加的政治丑闻和公共官员的腐败 ,西方一些学者在探讨用法律手段来抑制腐败、惩处腐败官员的同时 ,也积极在提高公共官员内在的道德素质方面来寻找一个有效反腐倡廉的突破口。因此 ,行政伦理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纵观西方国家行政伦理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成熟发展三个阶段。而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西方学者对西方伦理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 ,每一阶段西方伦理的内容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学生要重修的课没开怎么办?重修课和学生上课时间冲突怎么办?重修课虽开了、但学生拖延不选怎么办?这些问题高校教务部门无法回避;但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引导、监控机制,重修报名工作的针对性较差。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学生毕业,后患无穷。亟需一种让学生一旦不及格就能方便报名,对重修报名进程能直观、明了地监控的机制。通过选课流程再造与选课系统功能的整合,我校已能较方便地实现学生重修课程整理、重修报名、冲突免听、未开课程申请、申请信息采集与集中处理、特殊情况处置和相关手续办理,同时通过规范的流程控制、严密的系统限制。严格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官员的谥号是对官员死后盖棺定论性的评价,达到一定级别或个别业绩突出的官员才有资格获得。为了对官员"别尊卑"和"劝善惩恶",宋朝对官员的给谥资格和给谥程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宋朝党争激烈,不同派系轮番执政,官员的谥号也随之出现了追、改、夺的情况。南宋初年为鼓励文武官员抗金,一度放宽了对官员赐谥的资格要求,对在北宋末、南宋初抗金斗争中忠贞不屈的官员,则突破谥法限制给予了追谥或特赐谥号。但由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社会传统,加上议谥、定谥过程中的人情因素,特别是专制权力的滥用,宋朝谥法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少,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美谥泛滥,甚至善恶颠倒,这在宋高宗对汪伯彦和李纲赐谥方面的厚此薄彼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而使得宋朝谥法劝善惩恶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孙中山大同理想的直接奋斗目标是用“民权”代替“君权’,用“共和”代替“专制”,这种思想是孔子的“天下为公”思想的充分发展。文章认为孙中山大同理想的基本点是“三民主义”。孙中山曾提出他的大同理想通向“共产主义”,但孙中山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故他的大同理想与科学共产主义有别。文章认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立足点还是民族主义,尽管他也是讲世界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西方政治学界用来定义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概念。民族国家范式引发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如世界安全问题,帝国主义问题,民族排外问题等等。与西方学者试图解构民族国家范式的努力相比较,大同理念实现了对民族国家范式的超越。康有为的大同理念指出了世界走向大同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步骤,梁启超指出应建设世界主义的国家。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大同理念。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描写的关于大同世界的图景展现了人类的终极目标,中国近一百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潮亦可从其中找到自身的影子。但康有为思想中有现实主张与理想寄托两个层面。康有为认为,现代中国建构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同只能作为一个乌托邦理想为人所向往。对于中国来说,在现代民族国家成功建构之前,任何大同的主张都不可行之于世,否则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康有为之后,熊十力是第一个以公羊三世学说论证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家。与康有为不同,对熊十力来说,大同理想即是现实的运动。民族国家自立与世界大同至少是同一场运动的不同阶段,甚或,二者就是同一个运动。比较熊十力与康有为有关大同思想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追求大同理想与保有自身文明之间存在的张力颇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宋代,由于入仕门径的扩大,官僚机构的重叠等原因,官员数大大增加,成为国家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虽然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获得极大地发展,但是另外一面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而且宋代一直没有解决三冗问题。因此有关官员人数的研究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述了清季著名外交家、维新官员张荫桓于戊戌政变后被捕下狱,因英日等国公使营救,得以免死流放新疆。英人莫理循等密谋途中将其劫持保护,但为张拒绝。张途经保定与旧属吴永相见,将一批书札相赠,成为后人研究近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庚子义和团运动期间,徐桐等顽固派蓄意构陷,慈禧重修戊戌旧怨,追恨将张杀于戍所。次年开复原官。  相似文献   

12.
幕友虽非官员,却参与地方官员的机要;虽无法定的权力,但与权力相依傍。正是幕主与幕友的私属性、幕友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官员聘用幕友的广泛性,清政府采取诸多办法,对幕友及其行为进行规范,以达到“得幕宾之益,而不受其累”的目标。但结果并非完全如此,在晚清,国家对幕友则有失控的趋向。文章描述了国家与幕友关系的变动,概括了国家对幕友控制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国家对幕友失控的原因,并从这个角度探讨晚清地方官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清顺治五年(1648年),大同发生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反清斗争,史称"戊子之变"。顺治六年(1648年),大同城破,多尔衮下令屠城。但清代编纂的《云中郡志》、《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竟然对这场屠杀讳莫如深。但是从清初文人的作品及清初史料中仍能看出端倪。"戊子之变"对大同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代致仕官员的俸禄待遇基本以半俸制为主,但也存在半俸制与全俸制并存的现象.致仕官员需持券历经诸州粮料院批勘后到州县仓领取俸禄,其俸禄以实物为主,现钱的比例较小.致仕俸禄作为致仕官员养老费用的稳定来源,对其晚年生活有着基本保障,使其能够安心从事文化创作,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但中下级官员的致仕俸禄与高级官员相差悬殊,生活往往无法自给.同时,实物折现,州县仓的储备不足,借减俸禄诸问题也对致仕官员,主要是中下级致仕官员的养老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6.
完善重修学习的对策,需要加强学风建设,端正学习态度,学校要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重要性,指导老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国家的未来,所以要从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入手,制定严格的重修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成绩评定的客观实在性)。随着学分制的贯彻,高校学生重修的教学管理将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造就了大同地区特殊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同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佛教中心,至今仍保存了众多的佛教文化遗迹。佛教在大同的兴衰发展,深深地影响了这一方的历史与文明,也为本地区的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从千年前就已然存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其中所包含的理念可以鲜明地看到中国梦的存在。仁爱、大同、小康都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但也深刻地诠释了现今社会的中国梦。同时,儒家文化虽然不能完全适宜当今社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我们个人以及社会、国家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所应作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般公认,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学说确立于《礼记·礼运》,但它并非战国前后儒者的凭空杜撰,而是直接源于孔子,是对孔子大同思想的系统化,《礼运》关于大同、小康、一统三论,均与孔子思想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孔子大同思想的出发点是理想主义,其理论基础是宗法主义、仁道主人、平均主义、至善主义和中和主义,其主要学说由大同社会、小康国家、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四大部分构成。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人类文化思想史上乌托邦学说的最早形态,它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属阶级的限制,其大同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南京医科大学近三年的重修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跟班与自学重修和辅导式重修几种重修模式的报名人数、学生参考率、成绩分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重修工作:实施学分制收费,使每位学生公平享有重修学习的机会;提供更多学习平台,使跟班重修和自学重修的学生享有重新学习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营造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