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上海高校为例,聚焦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这一主题,采取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家长视角了解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实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持肯定态度,有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意愿,能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愿意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期待获取心理育人指导,50岁以下家长及女生家长认为这项工作更有必要,但是多数家长对主动与校方联系有所顾虑。因此,建议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将家长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转为实际行动,引导家长在参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中树立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的意识,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以满足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专注乡村儿童发展工作,多年来持续在全国乡村地区助力乡村素质教育事业发展,推动农村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状况得到改善。2022年,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作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青少年与学校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家校社共育试点协作机构,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进行试点,在县域层面联动打造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介绍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论框架及具体内容。随后,以丹麦的整校参与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UP项目为例,从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教师技能发展、父母参与以及学校日常举措四方面介绍其内容。最后,提出三个方面的教育启示:注重与学科结合,提高项目融合性;构建持续支持,确保项目可持续性;纳入多参与主体,增强项目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时代新人的培养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看待,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协同育人机制中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为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乔伊斯·L·爱普斯坦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倡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建立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型伙伴关系,并建立了实践框架,开发了合作项目,取得了实效.该理论对我国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危机日益成为影响青少年群体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减少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产生,需要家庭和学校协同预防。家校要提升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意识,共创有利于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良好环境,协同完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预防系统和运行机制,共建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背景下,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模式转向已成为必然。增强育人的协同性,立足地域文化,发挥校地文化融合的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统筹推进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动配合,形成高校与社会、地域协同的文化育人机制,是文化协同育人的基本前提;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和优势,塑造校园文化精品,是文化协同育人的根本;挖掘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优势,最大化放大育人功能,形成鲜明育人特色,是文化协同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郗厚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39-145
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彻底地把握其性质表征、理论内涵等前提性问题,还要在实践操作层面寻求其优质、长效的合作模式。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来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性质指向上是一种超越工具理性的实践理性的合作,不从属个人主义的理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理论意涵上是立足“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致力于打造一种日常德育生活形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实施路径上要通过抓住共同目标领航、科学方法支撑和典型模式借鉴等关键点位,以确保、彰显和展示协同育人的持久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我们只有从学理阐释和关键点位上把握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理论彻底性,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建构起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廖琴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35(3):120-124
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只有学校、家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有:合作内容狭窄、合作水平偏低、缺乏本土化的合作方式、对弱势群体的研究不足。为此,必须唤起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家长的合作能力,加强各部门监督指导,促使家校合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路径研究——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手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学校社会工作在“助人”的理念上更加凸现学生工作的人本精神,而预防性、发展性、补救性的服务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形成机制及其优化路径——基于学校社会工作理论的独特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6)
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多元化、开放化趋势明显,呈现出多维特点.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大学生性观念形成的主要影响机制,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未承担起各自的角色,未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与教育职责.学校社会工作视阁下大学生性观念形成机制的优化路径包括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学校社区工作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4-104
方舒在《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社会工作是我国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推手。社会工作强烈的行动取向决定了其必然涉及社会管理,并能够发挥重要的现实功能。它对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存在的问题坚持积极有为的实践态度,从社会服务、活动倡导、资源协调和政策倡导四个层面开展具体工作,产生有益于个人、群体和社会的效果,这些效果均能够从各自角度对社会管理产生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芳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79-82
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是培养新时代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机制。通过考察辽宁省五所高校日语专业第二课堂的运行现状,客观分析现行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优化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的可行路径,旨在提升高校日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推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魏爱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3-128
在目前中国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状况下,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借助心理咨询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发展自身的专业,同时应该发挥社区工作在整合地区资源、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上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处来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社会工作者要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形成建设性的合作伙伴,以共同促进高校的学生服务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家校合作已成为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路径,但对高等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其中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6 155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增加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能显著降低学生对消极情绪的感知;具有高等教育经历的家长在与子女的沟通时能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子女的消极情绪。基于此,建议高校联合学生家庭资源,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体系;帮助学生理顺个体成长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与家长之间的疏离或过度依赖等问题;开设面向家长群体的参与能力培训,加强高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帮助家长更有效地参与到子女的成长之中。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服务是在缺乏第三方——专业的学校社工介入服务背景之下的权宜产物。基于皖北农村M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探究这种留守儿童“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模式在相关制度建设、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而对"-5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是:由农村学校及其教师为在校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是利弊兼有,且弊大于利的,由此呼吁未来农村学校能实现“一校一社工”,由驻校社工承担起在校留守儿童服务任务,这既有利于对农村学校及其教师进行减负,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作为有效衔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途径,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有力举措。新工科时代背景下,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入手,通过研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从中职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符合新工科建设逻辑,也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协同育人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晓蕾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17-120
家庭与学校作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将二者的合力发挥、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成为高校工作者所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家校合作目前在中国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面对来自制度上、家校双方等的许多问题,高校需要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家校合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20.
以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色育人实践为例,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框架、实施路径、实践效果和经验启示。基于“三全育人”的内涵,着力建构育人理念创新协同体系、育人过程要素协同互动体系、育人场域要素协同融合体系和育人主体协同合作体系,并结合十余年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效果,验证“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作用与价值、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