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同“耍孩儿”产生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说明“耍孩儿”的生态系统,通过对“耍孩儿”的语言系统、文化系统的描述,展现大同“耍孩儿”体现的地方文化,通过地方文化进课堂的方式,发挥对“耍孩儿”传承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冈文化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3.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甘肃省积极建设活力丝路、创新丝路,推动甘肃特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在文化“走出去”视域下,甘肃特色文化对外传播是提高国家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甘肃省地方发展、助力甘肃特色文化传承传播和交流发展的需要。甘肃特色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多样性和共生性的特征。文章以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为分析工具,提出甘肃特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须结合时代发展,构建包括多元协同合作的传播主体;创新文化成果、打造文化精品;丰富传播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开展智慧文化传播;找准关键传播对象、辐射传播效应;不仅“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向世界展示陇原大地的多彩文化,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甘肃智慧。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飞速发展,丰富文化传播途径,以追星为中心表征的“饭圈”文化悄然在网络互联时代崛起,并以三级文本的形式繁衍生产,辅以符号生产力和声明生产力划定圈层。规范式传播、仪式化传播形成加深粉丝群体的情感认同,形成“饭圈”文化社群运作的核心。选取“饭圈”文化的生产及传播视角进行研究发现,“饭圈”文化在丰富大众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面临流量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狂欢下的群体性孤独,情感给养下的数字劳工化,乌托邦式的信息茧房等困境。为此,聚焦“饭圈”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究“饭圈”文化的良性发展策略,通过主流文化、制度监管、平台偶像和粉丝的主体作用,促进“饭圈”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延长“饭圈”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青岛地方小剧种“柳腔”为例,从文化认同角度关注地方小剧种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认同与地方小剧种活态传承的重要关系,并提出以尊重地方文化属性为前提,打造戏剧精品力作,彰显自身特色,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使地方小剧种充满新的活力,大力开展地方小剧种的跨界传播,为地方小剧种开辟出一条新的传播道路,为地方小剧种的活态传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的“地方性”不仅指知识产生、形成以及辩护的“地方性”,还应包括科学知识在跨文化传播中所渗透的诸如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地方性”。李之藻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所持的文化立场以及其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科学素养都影响到其对《浑盖通宪图说》与《同文算指》的选构与编译。因此,科学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知识在“地方性”因素参与下的再建构过程。这一再建构过程说明“中心—边缘”式科学传播模式是有失偏颇的,同时还反映出儒家文化在学习与接受异质文化中呈现出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7.
地方濒危戏剧属于弱势文化,在国内发展中受到主流剧种的挤压,生存条件不容乐观。弱势文化可以通过国际传播扩大影响,再由外而内逆序发展赶超强势文化。翻译可以成为弱势文化复兴的重要渠道。地方戏剧可以通过国际传播重新获得国内受众的关注和振兴发展的动力。由于面临“作者已死”“读者已死”的尴尬局面,地方濒危戏剧的对外传播需要多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翻译传播活动的参与主体作出的种种努力都可以通过翻译动机来分析和评价。文章以淮河流域濒危戏剧——推剧为例,通过分析翻译动机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的种种表现,旨在探讨地方濒危戏剧在国际翻译传播中的可行策略和方案,以期能够有效提高传播效率,提升传播效果,推动地方濒危剧种的复兴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在中国近代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开始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相结合 ,形成了各种新的理想社会的模式。李大钊从共产主义理想与儒家理想社会观的内在联系出发 ,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 ,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大联合和互助的角度来阐述“大同”,赋予大同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构想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统一的理想社会 ,进而实现了近代大同理想社会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并且对实现“大同景运”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明纪律的廉政决心等廉洁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宝库。因此,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从“出发点”“落脚点”“支撑点”三个方面入手,深挖廉洁资源,夯实清正廉洁思想基础;丰富载体形式,提升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拓展传播渠道,增强廉洁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1.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与地方文化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对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全球传播时代的传媒消费主义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当今世界的新闻、文化传播仍呈现出民族国家的主体间性,但人类毕竟已迈进信息传播全球化新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以“内窥”的方式看待民族国家的新闻文化传播,而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之,认识到地方事件具有“全球性后果”,并进而追寻全球化传播的规律与规则。为此,我们特邀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笔谈,期望这组笔谈所展现的对于全球化传播的多层面、前沿性的思考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也是地方文化的重镇,在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传承、文明辐射中有着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发挥地方院校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中的功能优势,必须深化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认知,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强文化传承的智力支持,助力文化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和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地方高等教育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以及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载体 ,地方高校在“文化强市”中的支撑作用。指出 ,“文化强市”不仅是经济形象 ,更是文化形象 ,文化的繁荣更能促进经济的繁荣 ,而地方高等教育及其载体的地方高校则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是实现“文化强市”战略的主力军 ,它通过文化培育、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提升地方品位 ,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地方综合竞争能力。总之 ,它对“文化强市”的支撑作用是任何领域都不可替代的 ,它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移动影像剧场的短视频,在今天已然成为了最重要媒介之一,方兴未艾又充满活力的短视频市场,能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极大的助动力。但是,红色文化运用短视频进行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空间存在诸多驳杂且虚假的内容、红色文化难以在娱乐生态圈层中“破圈”、地方红色文化内涵的“消解化”等使得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的效能度降低。唯有寻求定调媒介凸显红色文化本质内涵、借助情感化的创作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破圈”、寻求“在地性”的叙述内容借此凸显地方感、立足短视频平台的审美特性分众化创作,才能创作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的短视频、才能增强受众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转文化传播”是“跨文化传播”在新全球化语境下的升级。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洋网红不仅将国外的讯息带给中国受众,而且对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加工再生产,客观上践行了“跨文化传播”和“转文化传播”两种范式。本文从“洋网红”现象出发,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和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以B站UP主“我是郭杰瑞”为例,从传播的广度、深度、参与度、情感评价四个维度比较“转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能引起广泛的受众参与,在传播认同度、传播广度、传播参与度上优于“转文化传播”,但在诉诸情绪方面不如“转文化传播”更能引发受众深层的情感共鸣。本研究为“转文化传播”这一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若干具有重要性和典型性的国际社交媒体中采集、过滤、选取具有高传播热度的帖子进行内容挖掘和定量分析,考察国际社交媒体热点传播内容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呈现特征和差异。中国文化的国际社交媒体传播在文化形象构成、文化内容视野、国际文化关系等方面具有“传统化形象”“日常化元素”“交互性语境”等丰富的呈现特质,不同的社交媒体热点内容也有其不同的侧重。我国需从日常挖掘、地方塑造、立体建构等多层面,加强和改进新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