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仲舒是秦以后"为群儒首"的第一位大儒,他继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开创了秦以后"独尊儒术"和汉唐经学的新格局,而且对宋代的"新儒学"即道学或理学也有重要影响.董仲舒在中国儒学与文化史上占有堪与孔子和朱熹比肩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八个方面对此予以论证,并且指出,崇尚道德与和谐、仁者爱人、以民为本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林中坚 《学术研究》2004,(5):110-112
董仲舒吸收融合了新道家、新法家等诸子的礼治思想 ,以孔、孟的儒学为核心 ,形成了以仁德为本 ,以礼治为主 ,兼容阴阳五行学说 ,倡导“三纲五常” ,礼主法辅的礼治思想。主要包括仁德论、教化论、“天人感应”论和“三纲五常”论四部分。  相似文献   

3.
论董仲舒的灾异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涛 《中州学刊》2005,1(6):150-152
灾异说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是劝谏君主改过向善,维护专制统治.灾异说在貌似荒诞的外衣下,包裹着积极而强烈的社会批判功能,是专制制度下儒生参政、议政的重要思想武器.因其与圣化君主的"君权神授"孪生连体,从而在西汉后期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5.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音乐的本源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董仲舒创造性地把先秦儒家的观点融入自己的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中,从而建立了一种适应中国古代大一统专制政治的音乐理论。探寻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理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以及音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宝贵的经验。董仲舒作为汉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人才方面,其学习思想博大精深,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邱琳 《船山学刊》2009,(4):71-74
董仲舒的人性论,借用“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以阴阳释性情,确立了性情的本体地位;以善恶论人性。阐明了人性与善恶的辩证关系;以“中民之性”为立论基础,论证了王道教化的必要与可能。量仲舒使儒家的教化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儒学发展史和整个封建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江洪 《船山学刊》2008,(2):151-153
董仲舒面对汉武帝时期新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着手从思想领域廓清认识,他从哲学的高度出发。以“中和”、“合”作为其哲学范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概念,创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思想的封建伦理。并提出了缓和当时社会矛盾的经济措施。推动了西汉中期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建立在对“天”与“人”关系的认识基础上,并以维护君权为最终目的,被赋予了维护国家统一、政治统一,以及维护皇权等方面的含义。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需要,有助于统一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的"天"与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建东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88-191,152
董仲舒是一位对汉代社会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也是中国古代具有人格影响的政治人物和学者.他的"人"与"民",及其"顺命"的统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内容.认识董仲舒的统治思想,对认识中国传统政治观点意义非常.  相似文献   

11.
钟肇鹏 《河北学刊》2001,21(5):44-45
本文主要辨析:(1)董仲舒不是胡毋生的弟子;(2)赢公不是胡毋生弟子而是董仲舒弟子,并订正《后汉书·儒林传》之误:(3)史书上说董仲舒著书称胡毋生的道德高尚,从《董子》佚文中找出证明。  相似文献   

12.
钱学三境界     
博采精鉴、深思妙悟、融贯打通是钱学独有的三境界。如果说博采精鉴体现了钱学视界大、眼力高的特色,那么深思妙悟则体现了钱学敏于思、妙于悟的特色。前者由中西合璧式的浩博之学而臻于老吏断狱、拔俗不群的鉴别力,后者由旁鹜八极的连类之思而臻于透彻玲珑的悟性。在此基础上钱钟书更辟出融贯打能之极境,将不同文体、不同学科乃至古今中西贯而通之,将心理情理事理物理乃至宇宙至理笼而统之,从而为20世纪中国学术划上完善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蔡子谔 《河北学刊》2001,21(5):46-50
董仲舒以"天命"论、"阴阳五行"说为其哲学认识论的,以"服制象天"、"象天之德"为其方法论的,以"爵弥盛者文弥缛"为其服制文饰法则等的服饰美学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不可移易的"礼乐文化"的规定内涵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
忠恕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之一,核心含义为"尽己而推己",其关键是一"推"字。《大学》中"忠恕"思想的表现形态有宏观和微观两种。从宏观上看,《大学》中的"忠恕"思想表现为"修齐治平"这样一个"内圣外王"之道;从微观来看,"忠恕"思想则表现为"絜矩之道"。两种形态均体现了儒家"忠恕"思想尽己而推的推衍实质。  相似文献   

15.
汉代儒学宗师董仲舒,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和保持汉家天下长治久安为政治理想,苦苦寻觅君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和治国方略,力图找到“致治”和“长治”之途,提出了以“大一统”为前提条件,“以德治天下”为主要体现,以“礼制”为根本保证等内容构成的和谐思想,以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领域消除不和谐的风险源,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忠"字出现较晚,但是其道德内涵却很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忠"与"中"古字相通,表示公中、公正、大公无私;二是"忠"为"尽己"、"尽心";三是"忠"为"诚"、"信"、"敬"等。"忠"在传统伦理思想中,无论与何种德目联系,它都是成立的。"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令德"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时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他认为农业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有特殊的重要性,提出了系列振兴中国农业的方案。首先,他反对土地改革来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其次,主张发展高价农产以进口粮食,以营利的经济农业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种粮农业。第三,山坡地应退耕还林还草以防止水土流失。第四,节制生育。他的思想既具有思想史研究价值,也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考补     
董仲舒的生年应是在公元前 198年左右 ,其亲见四世 ,是见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四世 ,他虽然生于汉高祖时代 ,因为年小 ,不能算又见一世 ;古代讲七十悬车致仕 ,不是准确的整七十岁 ,而是从七十到七十九岁都包括在内。董仲舒三年不窥的菜园应该在首都长安。董仲舒对策之年还是定于元光元年比较合理 ,其他说法不能解决的矛盾更多。董仲舒的墓在何处 ,还需要继续研究 ,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