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庄晓平  郝文君 《学术研究》2012,(12):27-31,159
自主原则之所以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四大原则之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为了保护和促进患者或受试者的最佳利益。而密尔的伦理思想成为了该观点的辩护理由。密尔认为个人是自己最佳利益的最高主权者。这种强调效果的观点,丰富着生命伦理学中自主理论的理解,符合了人类医疗实践中的经验。但正如任何理论落实到现实都可能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难一样,密尔的伦理思想因太过于强调后果以及难以解决功利与正义之间的道德冲突,而导致了以此为基础的生命伦理学的自主原则在实践中面临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2.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历史进路与理论困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功利主义是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其特征是追求"最大幸福".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面临何谓"幸福"以及如何测量"幸福"等理论困难,现代新功利主义放弃快乐、幸福等功利价值观念,代之以福利主义的功利价值观念.但是新功利主义依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如,如何将功利原则贯彻实施,如何论证"最大化"原则的正义性,如何实现功利价值即在人们之间实施正义分配等等.功利主义的困难其实也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从"是"推出"应该"的问题,这首先要求对何谓价值作出实质性回答.  相似文献   

3.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现代反省钟明华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功利主义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与当时英国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同时它的产生确实在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自由辩护,并...  相似文献   

4.
黎宇清 《阴山学刊》2021,(1):101-105
面对启蒙和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思想困局,约翰·密尔将问题之肯綮锁定在自由与民主的话语竞争上,并着力应对由人民主权理念之多数原则造成的对个人自由的威胁。为此,密尔以经验论、科学主义和进步主义为基础,通过功利原则论证了对个性自由和少数人权利加以保护的必要性,并将粗糙含混的自由理念阐发为明确规则化的自由原则,用以规范个人行为同...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以功利原则为道德的基本原则,遭到了忽视人的分离性的指责。如果基于批评者的逻辑,密尔的功利主义在逻辑上可能容纳人的分离性;而密尔通过把不伤害他人划定为是完全强制性的义务;把积极援助他人划定为不完全强制的义务;把自愿的自我牺牲划定为人类最高的美德等三方面对道德责任领域进行限定,避免了功利最大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责任,使得其理论平等地关照了每个人的利益、幸福与基础权利,从而使得密尔的功利主义在理论上得以容纳人的分离性。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因以功利最大化为道德评判的标准,被指责可能会为了追求功利的最大化而导致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密尔通过把人类关键性利益设定为个人的基础权利、把功利原则设定为价值论原则两种方法,使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个人权利,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该如何设定权利的说明,也为我们分析特定情形中的权利的权限范围提供了基础。但是,密尔的方法仍然面临着"幸福"概念无法达成共识所导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邵风 《天府新论》2021,(1):72-82
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功利主义通常被认为在正义这一领域内遭遇了困境。随着关于约翰·密尔修正解释的兴起,密尔的正义理论被认为可以走出这一困境。在密尔那里,功利原理并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原理,而是作为整体生活技艺的第一原理。与生活技艺相对应,密尔提出了生活技艺得以实现之基础的性格学。性格学主要关心如何培育人的自主性,自主性成为密尔规定功利这一概念的核心要义。同时,密尔将权利视为正义区别于其他道德技艺的关键要素。权利被密尔重新定义为对人而言最为重要的功利,而自主性就是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功利。结合密尔对功利原理和正义的讨论,自主性成了搭建功利与权利之间的概念桥梁,一种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8.
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丽 《兰州学刊》2008,(3):158-160
文章概述了古典功利主义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比较,主要从密尔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修正,即快乐主义向幸福主义的转换、功利原则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道德制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简述了密尔在自由和正义两方面对于边沁功利主义的补充,试图通过整个分析比较的方法,更深入了解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有限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后期的重要思想与研究纲领,它强调概念的运用是从一个特殊样例到另一个特殊样例的归纳过程,社会因素介入其中.社会学有限论的思想来源于密尔与维特根斯坦的相关理论,爱丁堡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尔等人从社会学角度创造性地解读并发展了密尔的归纳思想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语言游戏与规则遵从理论,以此为社会学有限论提供哲学辩护.  相似文献   

10.
任丑 《理论与现代化》2007,3(4):100-105
中国传统功利思想历来是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如果以西方经典功利主义为参照,我们就会看到,中国传统功利思想追求“我们”的而非“我”的功利,它是自然的而非自由的功利思想,是“同”的而非“和”的功利思想。在功利主义已成为一种强大思潮的今天,我们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自我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大胆吸取西方功利主义的合理要素,彻底改造传统功利思想,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否定因素的新功利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理性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而密尔是近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两人都对幸福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亚里士多德与密尔的幸福观存在异同,这反映了西方在幸福问题上的一致性立场以及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主题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密尔的正义观与自由观,阐明了其功利主义理论中权利,特别是道德权利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重新阐释,说明其道德理论本身是容纳和保护权利的。密尔既是一位功利论者,又是一位权利论者。  相似文献   

13.
方政 《学术界》2012,(7):107-114,288
比彻姆和丘卓斯的四原则说与恩格尔哈特的允许原则说是当今生命伦理学界有关原则主义争论的重要关注点。他们有关生命伦理学原则说的争论集中体现在:程序性原则还是实质性原则、原则普世性的看法、行善原则的地位、原则能否辩护公共政策道德权威等方面。全面梳理和评析比彻姆和丘卓斯与恩格尔哈特的原则说及其争论,对于思考价值多元化中的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和建构当代生命生命伦理学原则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伦理学基本理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伦理学的道德理论视角主要有:功利论(目的论)、义务论(道义论)和德性论(美德论).功利论注重行为善恶的后果,义务论着眼于行为善恶的动机,而德性论注重道德行为主体本身的品德.对于网络伦理学而言,虽然功利论与义务论都是道德问题论证的有效方法,但是它们都存在瑕疵或矛盾.网络伦理学的构建应该选择德性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朱海林 《兰州学刊》2006,(9):20-21,141
自爱是德性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利己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人性论基础。人性自爱与人性利己的差异,预制了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思想的迥异。可以说,德性伦理学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在道德的目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差异甚至对立,都是基于对人性问题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快乐主义到幸福主义--J.S.密尔对边沁功用主义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S .密尔是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对边沁理论的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功用主义理论从初创时期走向鼎盛时期。以幸福理论来修正边沁的快乐主义学说 ,应当说是密尔对功用主义伦理学说最著名的修正。密尔所受的希腊古典人文精神 (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的熏陶使他不可能完全接受边沁纯粹的快乐主义 ,并使他最终在思想上产生两个重要转折 :其一 ,不再将快乐当作生活的目标 ,而把快乐以外的目的作为生活的目标 ,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快乐主义的悖论及其局限性 ;其二 ,把个人的内心修养当作人类幸福的首要条件之一 ,不再把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西方规范伦理学的三大理论,即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不但互相排斥,而且各有无法自愈的弊病。究其病因,在于三者都是片面的规范伦理学,都藐视既有道德,所主张的道德原则也都不是既能容纳品质规范,也能容纳行为规范的一级道德原则。据此诊断,对三者的疗救方案就是将它们都作为完备性规范伦理学的部分性理论,进行位置和功用的重置。其中,德性论负责研究德性,其德性原则应为"要有德性"。道义论和功利论则是德行论中用于特殊行为选择的方法性理论,前者为是否可以在某些时刻违反道德规范的问题提供指导原则,后者为如何应对道德困境提供指导原则。经此重置,三种规范理论不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且它们原有的弊病亦随之消失。可是,如果世上并没有既能蕴含品质规范也能蕴含行为规范的道德原则,那所谓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就不会存在,对三种规范理论的病因分析和疗救方案也就失去依据。事实是,已有的"人本伦理学"就是一种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它提出的人本道德原则就是这样的道德原则,因为其关于做人和做事的根本要求,就既蕴含品质规范,也蕴含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它还能同时满足一级道德原则所必备的其他条件,并且其中一条关于至善的规定,也是唯一和至善所应有的四个特征相吻合的至善。所以,人本伦理学及其道德原则是唯一正确的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和一级道德原则。既然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及其一级道德原则确实存在,而且是正确的,那前述关于西方三种规范理论的诊疗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建立个人走向社会之桥,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派的伦理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努力,但他们仍是从个人出发,其理论基础仍然是个人利益,其基本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由个人的最大功利即幸福扩展演化而来的。实质上,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正是功利主义的一个内在矛盾,密尔以所谓的“社会感情”为纽带企图把这两者统一起来,解…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古希腊传统思想中中庸主义的影响,以及其自身作为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具有着明显的取向中庸的特点.这种中庸主义原则不仅体现在其哲学、伦理学思想中,而且在其以哲学、伦理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政治思想中也深深地体现着中道为上的特点,中庸原则贯穿于他的个人幸福、政体原则,理想政体及政治变迁等一系列政治思想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西方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学运动。许多西方哲学家对以功利和义务为核心的规范伦理学进行了反思,力图在挖掘西方传统德性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现代西方德性伦理学。本文将从西方经典德性伦理思想传统、当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的复兴、对德性伦理学的批评及其回应、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探讨现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