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更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大学生诚信问题频频爆出,骗取助学金、考试作弊、无法偿还网络贷款等事件的发生,都反映了当下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存在缺失之处.因此,为有效提高高校的道德素质教育,通过法律规制的手段助力高校大学生诚信体系建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环境是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给高校德育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能否成才事关祖国的发展和未来.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障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有关部门曾对12.6万名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许多大学生因心理上的不适应而被迫退学,大学生高校出走、自杀等事件在一些高校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甚至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中,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科学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继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挖掘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艺术教育在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将促进学科之间的审美融合,推动艺术与思想的碰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5.
刘彤 《天府新论》2004,(Z1):225-227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于促进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环境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系列课程之一,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它承担着在高校大学生中普及法律文化,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法律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充分利用这门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但在高校法律基础教学实际中,一直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基础课的性质,提正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导读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当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导读工作的多元化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水平、知识水平和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高校构建中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高校的基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有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学生群体.大学生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全面促进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文章分析了高校在大学生感恩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感恩教育形式教条化,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考核体系形式化,大学生知行难合一;感恩教育成果表面化,行为指导实效不理想等.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一是教育要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二要是要在情感层面上充分发挥教师、管理人员的感染作用;三是在实践层面上要从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家庭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信教行为隐蔽性高、信仰界限模糊等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高校采取切实措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精神需求,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当代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不良因素,从社会、学校、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校思政实践理论,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指出这一模式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主体性价值回归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变迁的直接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现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构建顺应时代要求和适应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3.
面临着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民主与法制社会,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思想和行为已和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而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它应该而且必须是对大学生加强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以适应高校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认识非正式组织功能是有效管理非正式组织的基础.提出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的四个研究假设,通过对四省21所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调查和个案访谈,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实证大学生非正组织的功能,得出相关结论,认为要采取针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相应管理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生态危机全面反思提出的新型战略思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基本规律、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法制和生态道德六个方面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发挥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培养具有生态思维模式和生态行为方式的理性生态人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就业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力水平低,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弱、求职能力弱、学习和适应能力弱.这反映出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高校应开展以提高就业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可采用以下几项策略:帮助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萍 《云梦学刊》2008,29(5):113-1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当前高校的新环境让辅导员队伍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建设一支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可分为高校教育培训、政府政策扶持、社会资本支持三大模块.由于创业在我国兴起较晚,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三大模块尚不完善.从社会排斥的理论视角分析,这是由于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关系中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存在社会排斥造成的.政府、高校和社会需要构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拓宽大学生参与创业优惠政策制定的渠道,扩大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来矫正和化解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存在的社会排斥,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一个以高校教育培训为基础、政府政策扶持为关键、社会资金支持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创造型人才的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作用和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矛盾而非总量过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随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发突出,而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高校扩招的结果是大学生的供给总量迅速增加,从而激化了在扩招前就业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但是,若将大学生就业难直接归因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认为大学生的数量已出现供给过剩,那么这种逻辑推断则未免过于简单和表面化.因而,全面解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须从深层次人手,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