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其中“莫”字,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所著《唐宋词选注》理解为否定副词,因而阐释说:“可是当醒来以后,一切都显得那样惨淡,甚至使他对凭阑远望也感到犹豫,为的是怕引起痛苦的回忆。”其它不少选本对此字则未加诠释,大概也认为“莫”表否定无疑了。依此解释,则词的下阕完全成了李煜主观感情和思想活动的单纯抒发,而这与上阕寓抒  相似文献   

2.
写作古体诗词难以回避的一关是入声字。入声字之难用,难在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已不再使用。好在我们山西这块土地是个“入声字岛”,除运城地区外,其余地区讲话都还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发音。比如“一、七、八、十”这些数字,若以普通话读都是平声,“一、七、八”是阴平,“十”是阳平;但如果用太原或长治的土话读,就都是入声发音。入声字在古体诗词中属于仄声,那么在具体运用时,就不能再作平声字去用了。比如毛泽东的词句,“一枕黄粱再现”,就是把“一”作为仄声来用;李煜的名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也同样是仄声。如果按今天的普通…  相似文献   

3.
诗词四首     
辉县百泉①(调寄《浪淘沙》)血染苏门山②,珍珠百泉。亭台楼榭缀其间。却道是妩媚无限,几缕寒烟。叹时光不还,未敢贪欢。数根霜丝悬鬓前。莫道世上都灿烂,枕戈待旦。(1985年11月21日)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尤其是在南唐亡国、他沦为阶下囚之后的作品,取得了更加巨大的艺术成就,“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后世的词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学术界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李煜入宋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呢?对此人们却有不同的回答.早在百余年前,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将李煜词与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相比;“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乏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到了近代九·一八事变,李煜入宋后的作品还激励了一大批热血青年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连当时正在研究二晏(晏殊、晏几道)词的高兰也放下二晏,专攻起李煜词来.在《李后主评传》中他这样写道:“意欲借李煜的亡国之痛以激励国人愤起抗日”.  相似文献   

5.
“见”字用在动词之前,除作助动词表示被动外,还可作指代性副词,指代第一人称。这个观点自吕叔湘先生提出以来,已为语法学界所公认①。“见”字一般指代第一人称。吕先生说:“指代性用法盛见以后,则率施于R(R代受事者)为第一身之句。施于第三身者,如: 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魏志·武帝纪注》王华贼亡之馀,赏擢之次,先帝常见访逮,庶有一分可取。《宋书·谢晦传》  相似文献   

6.
南朝梁萧统《文选》,至唐为显学,先有李善注本六十卷,后有五臣注本,仍为三十卷。今行两本合刻之六臣注本及由六臣注本析出之李善注本,均六十卷。至于五臣注本,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及,清徐乾学《传是楼宋元本书目》录“五臣注文选三十卷”。钱曾《读书敏求记》亦记,并见《虞山钱遵王藏书目汇编》。晚近日本岛田翰《古文旧书考》云,敏求记载宋刻三十卷本,今不知存佚。四库称未见。钱侗辑释《崇文总目》,据天一阁抄本录。胡克家撰《文选考异》,近人高步瀛著《文选李注义疏》,均未见是书。沪、京、浙大图书馆善本目亦未见注录。今见台北1981年据“中图”藏影印五臣注本,各卷前题“文选卷第某”,目录前题“重校新雕文选”。书前有开元六年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与今见六臣注本前附同),并两木记,其一谓:“凡物久则弊,弊则新。文选之行尚矣,转相摹刻,不知几家,字经三写,误谬滋矣,所谓久则弊也。琪谨将监本与古本参校试正,的无舛错,其亦弊则新与。收书君子,请将见行版本比对,便可概见。绍兴辛巳,龟山江琪咨闻”。另一记谓“建阳崇化书坊陈八郎宅善本”。辛巳,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  相似文献   

7.
梦幻五千年,展翼飞天。嫦娥奔月舞翩跹,玉宇琼楼(注)何处是,神话人间。赤县谱新篇,亿万腾欢。神舟霄际凯歌还,利伟九天敢揽月,时代英男。注:苏轼“我欲乘云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祝航天英雄凯旋(调寄浪淘沙)@胡晓琴  相似文献   

8.
李煜是南唐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词人。由于他身经亡国之痛,身分和环境起了急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前期的词多为描写宫廷享乐的艳情之作,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可谓代表作。后期的词几乎全是写囚居中“日夕以泪洗面”的深悲巨痛,如《虞美人》(春光秋月何时了)、  相似文献   

9.
<正> 近读两本英译汉的对照物,发现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下片“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中的“莫”字都被译成了否定词.下面是这两句的两种英译本:Alone,I wouldn’t rest,on a railing,my hand,To scan what was once my limitless land.(《词百首英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赠孙绮新及第》七言绝句首句:“长乐遥听上苑钟。”清人冯浩笺注曰:“《元和郡县志》:长乐坡在万年县东北一十五里。《长安志》:长乐驿在长乐坡下。”(《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下册,第712页)以“长乐”为长乐坡、长乐驿,恐非是。 按《史记·淮阴侯列传》:“吕后使武士缚信(注:韩信),斩之长乐钟室。”张守节《史记正义》注曰:“长乐宫悬钟之室。”《三辅黄图》亦载汉都长安有长乐宫,本秦代之兴乐宫。汉高祖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遂徙居长安。并言钟室在长乐宫中(见《增订汉魏丛书》本《三辅黄图》卷六《杂载》)。 “长乐钟”一典,颇为后世文学家所习用。如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厌长乐之疏钟。”唐·  相似文献   

11.
1955、1956年间,关于李煜词的讨论中,不少文章认为李煜是“荒淫皇帝”、“荒淫帝王”、“荒淫君主”等等(见《李煜词讨论集》)。 所谓“荒淫皇帝”云云,必须由君主的荒淫生活作根据,而这种生活又必须有确切记载。然而,遍检如陆游《南唐书》、马令《南唐书》、欧阳修《五代史记》、无名氏《五  相似文献   

12.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介之使”,课本上注解为“一个使臣。介、个。”(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33页注)有些选入这篇文章的名家注本也多从此说。如王伯祥《史记选》中就说::“遣一介之使,派一个使臣,介通个,单独之义。”(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史记选》273页注58)尽管如此,笔者不敢与同,现谨陈拙见如下与持“介”通“个”说的同志商椎。  相似文献   

13.
以梦境为题材的词作,是李煜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李煜描写梦境的词作中,或是极力铺写男女情爱与浮华奢靡的生活,或是表达被软禁后对故国的怀念,还有一些是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在这些词作中所展现的梦境,有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现实生活具有相关性,而有的则与现实生活构成尖锐的矛盾,这是因为李煜现实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这类词作的著名代表作《浪淘沙令》中,有人认为“独自莫凭栏”应当是“独自暮凭栏”,但仔细分析后笔者认为,还是“独自莫凭栏”更加符合李煜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史家胡三省逝世六百八十周年.他曾竭毕生精力为我国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作了详尽的注释,为后人阅读这部史学名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祖国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通鉴注》与《通鉴》一样,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因此,对于这样一位为祖国文化发展作过贡献的历史学家,是值得我们纪念的.然而对于《通鉴注》,如同胡三省一样,长期湮没无闻,甚而产生误解,认为《通鉴注》仅仅是“音注”,最多也不过“长于地理考证”而已.其实不然,诚如当代著名史家陈垣先生在《通鉴胡注表微·小引》中所说:“世以是为音训之学,不之注意.故吉浙东学术者,多举深宁、东发,而不及身之.自考据学兴,身之始以擅长地理称于世.然身之岂独长于地理已哉,其爱国之忧见于《鉴注》者不一而足.”“生平抱负,  相似文献   

16.
汉人一致称道 :孔子《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这是考证孔子《春秋》的重要证据之一。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是指孔子《春秋》之中有“弑君”之事三十六起 ,“亡国”之事五十二起。牛鸿恩《“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考实》(载《聊城大学学报》2 0 0 3年第 5、6期 )一文 ,根据他自己给出的主观“界定” ,否定这一史实 ,并称笔者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牛先生不仅对笔者的研究成果表示不屑 ,而且从根本上否定孔子作《春秋》的历史功绩 ,实在“背于情理”。  相似文献   

17.
《离骚》首句屈原自述家世曰:“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其中“苗裔”一词,《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解作“子孙”,众多的选本,也直注为“子孙”。看来,是受了《左传》注和朱熹注的影响。《左传》注“玄孙之后称苗裔。”又朱熹注:“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衣者,衣裾之末,衣之馀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并见《辞海》)我以为以上两说似牵强。试作新解。一般注本已将屈原家世追到这一步:“高阳,古帝颛顼(zhuan xu)的称号。……楚之始祖熊绎是颛顼之后,事周成王,封于楚。传国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及李煜时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对于李煜的这一杰出贡献,除个别人外,绝大多数学者都予以肯定,但没有人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所谓“伶工词”,就是作者依一定乐律填词,然后交给伶人去演唱,内容多以男女相思、纵情淫乐为主,风格柔媚、缠绵悱恻。象这样供统治者享乐的词是根本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的,如果有真情流露,反倒有碍于佐欢。“伶工词”尽管把词“雅化”了一些,但却背叛了民间词的抒情传统。而“士大夫词”则是  相似文献   

19.
杜注质疑     
杜诗《法镜寺》云:“婵娟碧藓净,萧摵寒籜聚。” “碧藓”亦作“碧鲜”。仇兆鰲《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以下简称仇注,杨注)均断作“碧藓”。按“碧藓”当作“碧鲜”。“碧鲜”为竹名,见《文选.·吴都赋》“玉润碧鲜。”五代扈蒙作《碧鲜赋》,亦可证。注者或以“婵娟” “碧鲜”皆为竹名,非是。“婵娟“应为美貌,系形容词,乃形容“碧鲜”之美。《文选》成公子安《啸赋》云:“荫修竹之婵娟。”即以“婵娟”为美貌,为形容“修竹”之美,可证。苏仲翔《李杜诗选》注(以下简称苏注)“婵娟”为“此指竹。”井云:“孟郊有三婵娟诗,曰竹婵娟、月婵娟、  相似文献   

20.
《非儒下》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俞樾云当作“教行于下必利上”,是。)。按:虚,读为“倨”,声近义通。《荀子·大略》“仁非其里而虚之”,虚之,即居之。《广雅·释诂二》:“墟,凥(居)也。”《荀子·哀公》:“亡国之虚”,杨倞注:“虚,读为墟。”可证居、虚二字通。本篇“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又云“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居,并读为“倨”,居之通倨,亦犹虚之通墟,则知虚可通“倨”。又,危,读为“佹”或“恑”,诡异之意。《左传·僖公二八年》“且明德也”,杜注:“以起大义危疑之理。”陆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