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西方哲学的视野主体上还是“地球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上还是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为主。但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提供给人类一种伟大的智慧: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就不能以人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类之外;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就不能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与人的关系之外;要解决地球的问题,就必须突破“地球中心论”,必须置身地球之外。换言之,不突破“地球中心论”,不突破“人类中心论”,恐怕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解决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恐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中的“世界主义”视野,是打破各种“中心论”的一把利剑;它使中国哲学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痛苦中心论”、“生命中心论”,更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2.
凯末尔与国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义是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未尔的六项原则之一。土耳其是在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原则的指导下,第一个推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是除了前苏联之外第一个采用中央指令性计划概念,并像前苏联那样将发展重心放在工业化上的国家,因此,分析与总结本世纪30一40年代土耳其实施凯末尔国家主义的经验教训,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试用对凯未尔国家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土耳其在经济实践中实施国家主义的利弊得失加以历史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义教育是近代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渊源于清末民初,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国家主义派是这种思想流派的代表。《国家主义的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学》体现了其基本观点。对这种教育思潮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应从政治、哲学、教育等不同层面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当代中国法治的蓬勃发展,我们看到立法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必要回过头来审视这段法律、立法与法治的历史。该文以"国家—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法律观—国家主义立法观"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通过对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等概念的剖析,揭示了国家主义立法观的内涵、特征、理论和实践表现,并在结合哈耶克自由主义立法观的基础上,开示国家主义立法观与哈耶克"内外规则"学说之间存在的契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苏联法律体系和法学理论的模式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构成性影响。在全球化的视野中,中国法学界关注的兴奋点转向了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和理论的传输和引进,而对苏联法律理论的基本态度是简单的拒斥。国家主义是苏联法学的本体,是全部法律制度的基点,应当通过批判性的分析和反思,重新展现出其理论意义、价值和盲点。  相似文献   

7.
马修·阿诺德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世界主义的观念。与英国国内其他批评家相比,他的文学批评远远超出了本国文学批评的范畴;他对欧洲诸国的教育考察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加强了在教育上内外比较的意识;在他追求的完美的文化观念中,兼容并蓄使它历经时间流逝而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国际学术界,“世界主义”再度浮出历史的地表,成了又一个热门话题:它频繁地出现在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著述中,同时也不断地被专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当作一种分析文化现象或文学作品的理论视角.世界主义的出现和重新建构为全球化的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使之与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世界主义倾向相关联.尽管世界主义是当前国际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前沿理论话题,但是它在中国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初中国就出现过谈论并主张世界主义的倾向,但由于当时中国的贫困和落后,主张世界主义只能是一味向西方靠拢.而当今中国成了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再度讨论和建构新的世界主义可以使我们尽快地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同时也可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对世界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国家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义是促进中华民族自觉的理论之一。它在理论上树立一个价值本位———“国家”,再把国家的含义放大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的结合物,把结构复杂的中华民族塞入其“国家”的框架内,以此塑造nation式的中华民族。国家主义派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理论本身存在重大缺欠,又在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
重思家庭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需要科学的家庭观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构造。新中国宪法史中的家庭观延续和发展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对于家庭与国家关系的文化反思与选择,将家庭改造纳入到以个体自由保障和国家能力整合为核心的现代国家建设议程中,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家庭观念形态,分别是作为革命对象的家庭、象征个体自由的家庭、再政治化的家庭、个体与国家价值适度平衡的家庭。因家庭未在宪法价值体系中获得主体性地位,使得家庭观念受宪法整体价值诉求的影响,呈现为一种在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间徘徊的特征,并在部分历史时刻走向了极端,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走出历史困境,需重建具备主体性的家庭观和制度表达,通过宪法及其相关制度平衡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宪法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修·阿诺德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世界主义的观念.与英国国内其他批评家相比,他的文学批评远远超出了本国文学批评的范畴;他对欧洲诸国的教育考察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加强了在教育上内外比较的意识;在他追求的完美的文化观念中,兼容并蓄使它历经时间流逝而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2.
受一战影响,源于西方的世界主义在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五四前后渐成一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知识群,作为活跃于彼时中国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三大政治力量,都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世界主义思想倾向。于政治观上言之,他们世界主义虽各有所张,然亦显见其相类之处,或谓为原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意识在中国具体情势下之调整,其世界主义背后的深沉国家关怀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主义理念哲学上对我们提出重大挑战,这包括挑战我们对我们本体意识、权利意识、同一性与差异性意识、伦理归属意识、政治归属意识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年来美国教育中的多元主义,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的世界主义,即一种能够在全球与本土视域及价值观之间调和的世界主义。①鲁宾斯指出,"世界主义"这个词的局限性同时也是其优点,其重要性不在于其理论的全面拓展而在于其本土的应用。从这观念出发,作者主要对西方世界主义观念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前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1920~1930年代,中国积极参加世界教育联合会举办的世界教育会议,充分利用这一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由于受以余家菊为代表的国家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在以世界主义为主宰的世界教育会议上,中国教育界人士在参加会议中的行为不免打上国家主义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1923年底陈启天揭櫫"新国家主义"的要旨在于建构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围绕这一主旨,陈启天一直倾力于建构国家主义理论与从事国家主义运动,成为中国青年党的要角。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陈启天对日主张作战;对内要求停止党争、取消"党治"以共赴国难;主张"抗日不忘铲共",批判国民性以指导"国民救亡运动"。其抗日救国主张是延续和发展"新国家主义"的逻辑结果,不免意识形态之囿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现实背景的联合国集体安全设计及其实践与世界主义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理念上的联结关系.联合国集体安全与世界主义之间在深层次上共享着普遍主义的价值基础.在超国界责任的角度上,二者皆具有跨国价值观取向,对个体安全的关注体现了联合国集体安全对世界主义世界公民理念的某种认可.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同时也是对世界主义超国家体系治理理念的制度性回应和浅层次尝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思想传统,世界主义的世界国家想象具有悠久的思想源流,世界主义的多种思想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种形式的世界国家想象;为数不少的思想者对这些想象进行过分析和论述,在世界国家的基础状况、产生条件、发生机制和演进阶段等议题上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但是,世界主义的世界国家想象的机理与内涵未得到充分的论证,在可行性和愿望两个层面都不能得到颇具说服力的辩护.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是经济学走过的一个不平凡的百年。沿着形式化、精确化的道路,主流经济学在兴盛之后陷入了危机和困境;而关注现实、尊重实践则为非主流派注入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世纪末,经济学走上了变革的历程,跳出传统思维的王国,跨越学科的围栏,是重建经济学的内在要求;寻找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健康之路,需要中国经济学人在分析中做出慎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权为国际伦理确立价值基准。人权价值和人权理念使国际伦理的规范性角色得到日益强化的认可,使个体成为国际伦理的道德主体并获得独立的国际人格,国际伦理因人权伦理的普遍性而被赋予正当性内涵。作为人权价值及其普遍性体现之一的人权国际化,面临不干预原则与人权原则之间的张力、国际伦理认知差异导致的人权伦理冲突以及道德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之间的非对称性等伦理挑战。对于上述问题,世界主义人权伦理不认同对国际社会的“黑格尔伦理”认知,强调其“康德伦理”判断,论证作为无差别的存在者的个体不应该面对差别化的道德地位和人权境遇,诉求每位个体拥有复合式的公民身份和完整的人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