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补救初级规则,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引入作为次级规则的承认规则和裁判规则。两大规则的核心基础均为官员,尤其是法官接受的"内在观点",这决定了两大规则间必然存在密切联系。在法律空缺与不确定条件下,承认规则对裁判规则的内在鉴别,裁判规则对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规制。  相似文献   

2.
强调体育公平有对体育特殊性的关注,对法律公平的需求以及与法律公平共同实现的追求;指出对国际体育自治规则的调整适用应当以法律化为方向,在实体规则调适上着力于规则统一化治理,裁判权力的规范及限制,参赛资格纠纷解决和违规处罚标准细化及增设处罚原则4个方面;在程序规则调适上重在减少处罚权力冲突,确立争端解决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兼顾个案公平,以实现体育公平与法律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民事裁判文书是法官释法的主要载体,通过调研审判实践中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法官释法的方法与规则,提出实现法官创造性释法与人民法院审判公正有机平衡需遵守的九个规则,构想了民事裁判文书制作改革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4.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司法证据制度的核心原则,要求在对证据资格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相关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和意见证据规则,在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证据补强规则。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原因包括口供本位主义、案卷证据中心主义的盛行以及庭审质证的缺失等。从证据裁判的角度出发,刑事错案的防范应当由口供本位走向物证本位,完善直接言词原则,提高必要证人出庭率,同时还要确立被告人质证权,完善质证规则,证明标准下的疑罪从无应坚持"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要求司法裁判公正、准确。司法鉴定在诉讼中的作用是通过专家的专门知识帮助裁判者正确认识案件事实和证据,实现公正裁判。"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目标和司法鉴定职业的功能要求司法鉴定职业应具备中立性、公共性和帮助性。为实现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制度、加强行业内部审查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专家的职业认同感、健全司法鉴定职业的职业道德规则等措施构建司法鉴定职业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6.
民间规则作为司法裁判的渊源——一个司法中心的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立法中心传统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法官的裁判渊源局限于国家法。而在司法实践中民间规则作为裁判渊源,已被广泛运用。因此,要承认民间规则的法源地位,研究立场必须从立法中心向司法中心转换,必须从法官裁判的可接受性理解民间规则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7.
论证是裁判说理的基础.裁判说理表征的是一种个别化的思考方式,与论题学的方法属性相一致.论题学作为法律论证的进路之一,其法律论证方法聚焦于三重维度:问题思维、论证型式以及论辩规则.论题学的问题思维,指引法官以开放的心态在争点周遭发现裁判的论据或依据;论题学的论证型式,定位和建构理性组织说理质料的形式化结构;论题学的论辩规则,以规范说理前提的相关性、论证说理的充分性和裁判结论的可接受性,合理规制裁判说理的内容.通过用论题学方法对指导案例99号一审判决书的实证分析,佐证了论题学方法为裁判说理的可行性.然而,论题学方法不是"万能之钥",需要与其它法律方法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8.
德沃金以疑难案件为切入点,提出了司法裁判的"唯一正确答案"命题,晚近又修正为"最佳答案"命题,强调司法裁判以保证个人权利为宗旨;对于疑难案件,没有可以依据的明确规则进行审理,则寻求原则作为准则,对现有法律进行建设性解释,而不能运用政策进行审判;原则是确定的,具有道德价值属性,因而法律问题具有"唯一正确答案",退一步讲,通过合理的整体性、建设性解释,将表面上看似实体问题的法律问题转换为程序问题、方法问题,总会找到疑难案件的"最佳答案"。许霆提起申诉要求旧案重审,这其实再次体现了疑难案件裁判的法治困境,而"建设性解释"往往是在现实规范与国民期待之间寻找博弈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为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诉讼结果,往往采取非正当的手段,阻碍对方当事人正常举证活动的进行.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为法官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适用举证妨碍规则提供了依据,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对举证妨碍的规定不明确,致使法官适用举证妨碍规则裁判案件时难以操作.应当明确审判实践中法官适用举证妨碍规则裁判案件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破除观念认识上和具体操作上的误区,以确保法官正确适用举证妨碍规则,实现案件公平、公正的裁判.  相似文献   

10.
合宪性解释规则包括单纯解释规则、冲突规则和保全规则。单纯解释规则与冲突规则在司法裁判中混淆适用的问题需要阐明“宪法何时出场”,而两者的界定也明确了合宪性解释作为独立解释方法的基本立场。合宪性解释保全规则与合宪性审查具有异质性,违宪疑虑作为宪法事实的客观存在导致了保全规则出现在司法裁判中的必然性。合宪性解释在不同涉宪情形下适用路径不同,其能够为推动宪法实施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建构提供具体司法路径,与具体审查的程序衔接则赖于最高人民法院宪法解释请求权的启动。  相似文献   

11.
论司法批复的解释论证功能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请示与批复程序、由两级法院共同裁判疑难案件是我国司法体制上的一大特色.在裁判论证的分工上,司法批复主要发挥明确法律疑义与创设裁判规则的功能;在裁判论证的方法上,司法批复的主文内容直接给出解释/证立的具体方案,并以审判委员会的集体权威担保决定内容的证明效力.司法批复有助于确保规范适用的内在统一性和政治正确性,但是对自身解释的可能限度与论证理由的具体展开缺少方法论上的自省和发展.完善现行司法批复制度可以从强化批复的说理内容入手,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在公布批复的同时随卷附上请示案件的判决主文.  相似文献   

12.
围绕大学生违纪处分适度性判断,从法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多维视角进行了考察和界定,提出了适度性的判断原则,为处分适度性的对策研究和处分权的适度行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神·人·法:纠纷解决模式从权威到规则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纠纷解决自古就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一项深刻主题.综观人类历史,纠纷解决大抵经历了一个从权威到规则的过程.神明裁判是几乎所有初民社会都曾广泛使用的纠纷解决手段,这也成为最早的纠纷解决的权威审判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神明的权威逐渐隐去,而代之以氏族首领这一新的权威,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进而成为最早的法官.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因其被普遍承认而固定下来,成为规则,规则也逐渐限制了权威的自由评断,成为纠纷解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神判在中外诉讼制度史占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演变过程诠释着中外传统的诉讼程序和规则的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它极为规范的程序性活动蕴藏着仪式性、权威性和指引性等价值,在深层次上影响各国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很少有人像30年前那样通过改变规则来为自己争取利益,人们不是怀着侥幸心理削尖脑袋挤进先富起来的人里,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财富与富人一起押上道德审判台。  相似文献   

16.
行政调查作为行政法律行为,在"规则-自由裁量"的现实下极易出现的问题是:规则终止之处,行政调查的自由裁量权即不被羁束,暴政发轫,私人权利得不到庇护.由此,要想系统考察行政调查就必须以参与实体基准与程序性基准为基础,兼顾其他基准,并阐述其公开原则.唯此,才能使申请人在行政调查案件之后的诉讼过程中结合行政调查内在基准,较为容易地作出进攻或防御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梅山地区匠工传统技法即"匠工五法"是梅山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它操作方便,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对我国当代女性农民的法制与道德教育可资借鉴.通过借鉴,可以使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的主观色彩客观化、评判标准由隐形化到显形化、评判力度由柔性化到刚性化.  相似文献   

18.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 ,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如何正确运用新会计制度中的各项职业判断规则 ,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根据自己的业务学习经验 ,对于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做了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刑法因果关系应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两个层次。事实因果关系是对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联系的归因性确认,法律因果关系是就行为人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归责性判断。事实因果关系是法律因果关系的基础,归因性确认是归责性判断的前提。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是从事实因果关系逐渐向法律因果关系过渡、在归因性确认的基础上逐渐增强归责性判断的过程。法院对因果关系的归责性判断应综合考虑多种价值元素,包括刑事政策、刑法精神、刑罚根据、行为的危害性及其规范违反程度、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力和一般的公众观念等。  相似文献   

20.
论可预见性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预见性规则是世界各国限制违约损害赔偿的重要的标准之一,意义重大。可预见规则的理论基础、构成要求、判断标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预见规则的例外应由法律明确规定,并明确其预见主体、判断标准、适用范围、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求更好地在实践中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