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29年12月11日,震撼南疆的百色起义取得了胜利,在百色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恩隆(田东)成立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为了巩固革命成果和适应形势的发展,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七军政治委员邓斌(邓小平)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等同志,于1930年7月间在恩隆县平马镇西街(现在的田东汽车站一带)创办了“右江党政干部训练班”,为右江各县培训干部。这个训练班的学员来自东兰、果德(平果)、镇结(天等)、恩隆、奉议(田阳)等县共五十多人。为这个训练班讲课的有邓小平、雷经天等党政领导同志。那时,邓小平同志约二十六岁,穿着十分朴素,常穿半新旧的白色汗衫和半新旧的灰色裤,光着头,赤着脚,平易近人。他讲课精神充沛,态度和蔼,声音清晰、宏亮、有力。  相似文献   

2.
1926年,中共党组织在右江地区建立。她不但是广西较早的党组织之一,而且也是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中最早的党组织之一。右江地区是个穷乡僻壤,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党组织居然能在这里牢固扎根,建立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直至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党的建设经验是很值得研究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右江地区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是与武装斗争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右江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期间;第二阶段,百色起义前的准备期间;第三阶段,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高潮期间。  相似文献   

3.
故地寻访     
《重庆社会科学》2011,(4):16-23
故地寻访/百色起义纪念馆探秘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临时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是在南昌  相似文献   

4.
《重庆社会科学》2011,(4):16-16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临时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这段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不久便到广西考察 ,表现了他对广西各族人民的极大关怀。 1 990年 1 1月 2 1日 ,江泽民总书记深入到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陇黎屯视察。这是右江河谷上一个普通的壮族山村。百色 ,右江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老区百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右江两岸的红土地曾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 ,并在这里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组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革命胜利几十年了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里仍然是最贫困的地方 ,怎不让江总书…  相似文献   

6.
去年 6月 10日至 12日 ,中共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在百色市召开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的格局和规律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广西区人大、广西区政协、广西社科联和百色市委、市政府的学者型领导以及来自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区党校、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右江民族师专、梧州师专、南宁师专、钦州党校、广西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新闻出版机构的教授、专家 ,共计 6 0多人。会议气氛热烈 ,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 ,提出了许多学术上的真知灼见和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1929年7月,邓小平同志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广西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卓有成效地主持了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成功地领导了百色、龙州起义,从而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透过这一系列光辉的业绩,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时代的邓小平那独具特色的工作风格: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爆发时间之早,规模之大,都超过了广西的其他地区。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的。这次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广西右江地区的豪绅。地主阶级反动政权,锻炼了人民群众,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建立和发  相似文献   

9.
由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策划和领导,1929年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简称右江苏区)。百色起义后,右江苏区党(统称右江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有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和中共右江特别委员会。在红七军前委和右江特委的领导下,苏区共辖14个县,其中有10个县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年四至五月,以张云逸同志为军长、邓小平同志为政治委员的红七军,为了发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决定向桂黔边开展游击战争。在张云逸同志指挥下,军部与第一、二纵队约三千人,由广西河池出发,经怀远(现属三江自治县),在思恩(现属环江县)与敌激战后,分两路进入贵州,在贵州南部边境活动。红七军这次转战桂黔边,虽只一月时间,活动范围仅在荔波、榕江,从江等县,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人民,特别是在苗、布依、水、侗和瑶族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贵州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桂系军阀的进攻和盘阳会议早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初,党中央根据广西党组织的建议,决定在左右江地区组织起义。十二月十一日,正是广州起义两周年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立、建设主要的卓越的领导者;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邓小平光辉革命历程的起点;邓小平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斗争既为广西和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又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随后又于1930年2月1日领导了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八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本文就百色、龙州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问题作些研究。面临的课题百色、龙州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处于特定关头的时刻举行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排除艰险、不屈不挠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到1929年底以前,党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发动  相似文献   

13.
壮族花图腾考丘振声以花为图腾,是较晚出现的。但它的内涵变化大,涵盖面广,在近代壮人中,她完全变成了主宰人间生育的女神。关于她的起源神话,各地壮人说法不尽相同。在广西红水河流域、龙江流域、右江流域部分地区,以及云南文山地区流行的神话说:“花”,是一位女...  相似文献   

14.
韦拔群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广西右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参加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是红七军的领导人之一。他把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同志生前曾多次赞誉过韦拔群同志。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一八九三年春,韦拔群同志诞生在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里。韦拔群同志诞生的年代,是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海洋气候与大陆气候的交接地带,气候温湿,万物生长,尤其是万山峻岭的岩厦与洞穴之中很适合古人类生活与居住.百色是广西史前文化的发源地,打制砾石石器.从百色传到柳州、桂林、广州、珠江三角洲.远古的人类从珠江三角洲南渡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甑皮岩的砾石石器的打制法应源于百色盆地,其砾石石器及屈肢蹲葬形式影响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的史前文化及近代的土著民族当中.  相似文献   

16.
唐咸明 《学术论坛》2022,(2):117-132
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甘蔗生产和制糖业比较发达,黄糖、白糖上市量大。在以广东等外省糖商为运营主体的推动下,形成了郁江流域蔗糖运销四级网络:郁江和左右江两岸产糖区乡村圩市为蔗糖运销一级集散地,龙州、驮卢、百色、田州、那坡、蒲庙为二级集散地,南宁、贵县、北海为三级集散地,梧州为四级集散总中心。郁江流域的蔗糖以运销桂粤港沪市场为主,滇黔湘市场为辅,蔗糖运销市场范围广,增进了国内外商贸往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郁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庆社会科学》2011,(4):21-22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百色领导和发动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因如此,百色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热点,其主要围绕百色起义经过、成功原因、历史作用及其当代价值、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与龙州起义、重要人物与百色起义等问题而展开。在此,梳理关于百色起义的研究文献,摘编权威期刊、图书关于百色起义的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宋代以降,围绕钦廉地区的归属问题,历代政府根据当时的情况不同而有所调整。宋朝成立了独立的高层政区——广南西路,其背景是交趾的独立,钦廉地区作为广南西路边防的前沿而受到重视。元朝把钦廉地区归为海北海南道,但在行省一级上,与广西其他地区一起,统归于湖广行省管理。明朝基本继承了元末的行政建制,但把钦廉地区划归为广东行省,此项省一级行政区的调整,后历经清朝和民国,几无变化。而促成这样调整的,恰是明初与安南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宗藩关系,"防边"思维压倒了"边防"思维,由此历明、清、民国并未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进入了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时期。1965年,经中央协调,把钦廉地区由广东划归广西。以1000年、650年、50年这三个视角考察钦廉地区的归属问题及治理效能,有助于理解在"行政区划标签"下的国家决策,对如何实现西南边疆稳定,如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当代广西地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左右江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等领导创建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各族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和重视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现属的20个县全部均属自治区扶贫县,其中有13个县(市)列为国务院划定的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今年,尚有200多万人未脱贫。其主要的经济特征是:1、生态环境恶劣,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效率极低。左右江地区多是大石山区,耕地少。其山地占87.87%,平、台地仅占10.49%,…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元明时期,两王朝便采取“以蛮制蛮”的政策,在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也称土官制度),依照区划,其设土府州县和土巡检司等行政单位.延至清代,清王朝亦而因之。清末,广西全省计有土州25个,土县4个.土巡检司10个.这些土属州县,主要分布于左右江沿岸地区。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