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陷入困境的原因一是由于缺乏整体利益驱动力及风险压力而造成市场性亏损 ;二是由于寻租活动导致其经济效益和资产原值的非市场性流失。因此 ,必须通过塑造其整体利益驱动力和风险压力减少市场性亏损 ,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减少其经济效益和资产原值的非市场性流失  相似文献   

2.
法律的目的在于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下具有竞争性的广大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制,出现了淡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倾向,因而如何衡平国企社会责任与其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可回避的焦点话题。国有企业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国企改制应以社会整体主义观念来反思和解读存在的问题,坚持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衡平基础之上的社会本位理念,排出国企民营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国企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进程,实现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的衡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党的执政地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执政党与国家、执政党与法律、执政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上.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理顺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解决好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权机构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是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四川省委宣传部、省体改委、省企业家俱乐部和《改革时报》社联合召开了“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研讨会,主要讨论了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关系问题。 一、关于国企关系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与会者一致认为,把国企关系(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关系——下同)摆在改革的中心地位,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我国前10年改革把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及其责权利、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理顺国企关系的基本思路,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应该坚持下去。否则,无论是体制模式转换,还是治理整顿的目标和和任务都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振兴国有企业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廉洁优秀的经营群体。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保证其在经营过程中廉洁优秀。解决这一问题,如同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反腐败问题作的精辟概括:“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本文谨就“监督是关键”谈些浅见。 (一)要采取上级职能部门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既不同于私营企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一是我国国企的职工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一含义出发,国企职工有义务关心和保扩国家的利益,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二是企业职工利益与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相连,职工有关心企业的内在驱动力。三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了对国有企业情有独钟的情感。可以说,国有企业的职工具有关心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也具有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权利,这些就构成我国国企建立职工民主监督机制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是对立的双方当事人,他们之间存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并且这种诉讼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一般而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其内容的特殊性和客体的特殊性。其中,内容的特殊性又大体表现为对等关系、分离关系、对应关系、互动关系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7.
刘颖 《理论界》2010,(8):37-39
现代公民意识是在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契约观念以及政治上的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力。因此,当前在我国确立和塑造公民意识尤显重要。本文从阐述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关系着笔,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实践中公民意识缺位的现状及成因,重点论述了塑造公民意识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重庆社科文汇》2001,(11):46-46
谭军良认为,国企经营者的服务,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或劳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商品。作为普通商品,其价格即经营者报酬的确定遵循价值规律的一般规定;作为特殊商品,其价格的确定则受其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特殊规律。从特殊性因素看,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民之意涵及其关系结构关涉到三个层面,即产权、协调机制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者的关系结构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演进:1978年代,以农村为中心的国退民进;从1990年代开始,改革的中心位移至城市,国民关系结构是选择性行政集权与经济性放权并进的格局;2001年代以后,国家能力快速增强,国富民穷格局初现.国与民的互动是国家自我利益取向与社会整体利益取向不断调和的过程,能动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私有化、去集权化以及双轨制是其中的基本作用要素,它们既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表现的强大驱动力,也是目前经济国家化的重要导因.  相似文献   

10.
大型国企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具有特殊性,存在原始委托人虚置、行政性委托、多重委托等委托问题。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方向应是除了两个极少数大型国企——极少数处于公共性领域的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和极少数必须关闭破产的企业外,都应当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疏解大型国企国有产权的委托问题,可通过引进非国有投资者,确立控股股东制衡的混合股权结构的产权多元化目标,特别是转变观念,消除国企产权多元化必然导致私有化等认识误区,消除国资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与监管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冲突,真正落实新36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非国(公)有经济参与大型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和规范国有产权流动的市场化平台,督促国有产权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流转,消除大型国企的不良资产和冗员以及三产和辅业剥离等历史负担,加快推进大型国企的产权多元化改革等措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4,(6):205-211
经济法作为适应法律的社会化诉求而诞生的新型法律部门,市民社会是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根基,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基本立场和归宿。中国经济法的社会观应该立足中国,借鉴并整合现代和当代市民社会的特点。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为社会整体利益,这一命题是在社会本位观的基础之上,通过正常的逻辑推演得出的结论,是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超越与反思,也是经济法得以存在与发展的要件之一。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联动过程中,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单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确认和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也成为法律制度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法天然地担负着全面确认和实现社会本位的法律功能和作用,实质正义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社会整体利益的存在理由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国企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所有者缺位,不如说是国有产权残缺,也就是国有财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严重地不对称甚或分离。而造成国有产权残缺的主要原因是,国企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而背离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是,由国企的国有产权性质决定,国企只能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因此,国企改革的实质是国企的功能再定位,而国企改革的过程则是其产业布局的调整。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是,要不要以及如何把竞争性领域中的国企改造成够格的因而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集体主义原则的民族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核心。其具体表现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二,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公私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毛泽东的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以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为指导,也吸收了中国古代重群体、倡协同文化的积极因素。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强  相似文献   

14.
邢敏 《天府新论》1999,(5):37-39
一、政府在培育国企经营者队伍中的角色现状由于在改革开放以前长达30年之久的计划经济时期,国企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与国企本身的行政级别相对应,国企的领导者也按党政干部对待,改革开放20年来,政府对国企领导者(经营者)的管理制度仍无实质性改变。据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国企经营者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仍占85%以上。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府在培育国企经营者队伍中的角色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角色发生错位。这种错位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大的方面:首先,政府对国企经营者的直接行政管理从体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其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会存在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因为两种信用的产生和使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有其特殊性,所以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也是归结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使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换,成立政策性银行,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银行过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些探讨。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面临的难点专业银行能否顺利向国有产业银行转换,取决于专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素质和塑造这种机制的外部环境。其难点主要有:1.产权关系不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是主体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产权关系模糊,法人资格缺位、资产责权不明、所有者与经营…  相似文献   

17.
论国有企业的权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权威结构的角度研究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看出国家和政府在国企权威结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剖析国企内部的权威关系与结构特征,不难发现行政支配性的控制和非合理化的权威是导致国企危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形象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形象与区域的发展存在着一种正比关系。这种正比关系表现在:区域形象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的发展也较好,区域形象较差的地区也往往较落后。这不是一种无意识的巧合,而恰恰是一个规律。这种正比关系告诉人们,区域发展和塑造区域形象是密切相关的。在发展区域经济,进行区域规划,开发区域内的产品时,必须要同时考虑到区域形象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 ,积极推行股份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国企 (特别是西部国企 )的资产改革呢 ?一、正确认识国企资产“流失”问题国企在中国 ,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西部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 ,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追踪监测显示 ,截止到 1999年 10月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全部的工业企业 (指所…  相似文献   

20.
石油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不断运动的过程。本文着重研究石油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性及其主要比例关系。 一、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石油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与一般生产部门比较起来,除了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再生产的统一这个共同的性质以外,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其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