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与传统艺术的发展互为因果,各种类型的现代传播媒介,在发展之初都无一例外地将传统艺术作为最重要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因注重传统艺术的传播而日益强盛,传统艺术也因大众传媒影响愈益广泛.但是,大众传媒异于传统的传播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艺术的表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计表明 ,我国传媒产业每年要为国家提供大量利税 ,已成为继电子信息、制造业、烟草业之后的第四大利税产业。进入新世纪 ,我国大众传媒产业演进正在加速 ,产业特征日显突出 :传煤市场已经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资本进入传媒产业 ;传媒产业加快集团化整合。  相似文献   

3.
刘乃歌 《理论界》2014,(9):50-53
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成为一种可以用来消费的商品。在这种时代环境下,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文章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媒体社会责任的现状,从消费理论出发还原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而探究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5.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现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无度飞涨,过度市场化发展和大众传媒中有害信息的传播等,都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依法加强大众传媒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其自律,重视提高大众的信息素质,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构建着当代的审关观念,导致了转型时期审美观念时尚化、审美要求泛化、审美意识世俗化、审美认知图像化,文学审美从传统的纯审美而进入了泛审美的时代。在大众传媒的文化霸权逼迫下,文学从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到接受方式都深深地带上了大众传媒的技术特性,作品大量增加审美消费比重,模仿成风,尤其是小说主动“触电”,剧本化倾向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体艺术是典型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在作品形式上表现为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媒介、多种艺术手段的融合,呈现出跨媒体、跨形式的特点。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数字媒体艺术观念的逐渐深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将会呈现出更多新的面貌和特点,诸如:远程遥控性及跨地区分布合作创作的数字作品、即时性艺术作品、实时性的艺术作品、“接力性消费”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及小众数字作品等。  相似文献   

8.
陈堂发 《江淮论坛》2006,(6):114-117
大众传媒作为政策体制外的一种社会力量,其对政府政策行为的合理性、公共性、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众传媒所提供的真实与有广度、深度的信息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条件,媒介对民众接近的便捷性和大众使用媒介的有效性使得民众参与政策行为过程成为现实,政策的民主性与公共性一定程度得以实现;大众传媒将有新闻价值的个人“问题”引向公众议程,以聚合公众意见影响政府决策议程,使分散的、潜在的社会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明确、集中的政策要求;政策方案优化的目标是政策的公共性、可行性,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公开与充分辩论的公共平台促成这一目标;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过程的核心环节,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形式的新闻价值追求使得大众媒介对政策的执行情况与政策绩效能够进行客观地报道,为政策的修补或终止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 ,使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受到侵害 ,文化出现衰落或消亡。一些西方国家把“文化大棒”看作是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 ,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从而维护自己世界领导地位 ,达到主宰世界的目的。本文论述了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并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御文化霸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第四媒体的诞生以及由此带来的大众媒介的革命性变化,对第四媒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着重从政治传播系统的完善、政治对话与沟通以及政治监督等几方面解析新媒体政治功能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众传媒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在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不足.加强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进一步发挥传媒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与文化有密切关系 ,我国大众传媒的兴盛是大众文化兴起的主要缘由。大众传媒承载并传播了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即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又使传媒和文化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媒体恶搞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大陆大众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恶搞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戏仿、拼贴、反讽、恶俗化为手段,使传播信息获得意义的新质。由于其自身的繁殖特点,恶搞一方面得以迅速蔓延,一方面亦难以为继,必然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管宁 《江汉论坛》2003,(12):69-72
本文在阐明大众传媒与大众文艺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具体分析了二者在西方和我国文化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同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大众文艺批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的中国,"弱势群体"问题正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隐忧.文章试图以大众传媒的视角切入,从传媒自身固有的社会功能出发,考察分析现阶段传媒在弱势群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探求通过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荣 《理论界》2007,(8):54-55
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传播,提高新农村受众的环保意识,是解决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简要分析了加强大众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大众传媒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时乐 《学术探索》2008,(4):120-124
大众传媒以其覆盖面广、影响频率高、传播内容杂、多信息、高时效、强视听、重参与等特点在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调节身心和提供娱乐等方面时常影响着受众。处在大众传媒包裹下的高校及其德育,已经飘浮在大众传媒的海量信息之中。大众传媒作为一柄“双刃剑”,给当今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传媒已经深刻影响着高校德育的地位、对象、内容、环境、方式与方法及德育效果。需要整合政府、媒体、从业人员、学生、教师以及高校的力量来加强高校德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新闻舆论、信息广告、娱乐激励等大众传媒自身具备的社会功能方面,系统探讨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就西方大众传媒的功能发挥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构建关系进行展开,认为正是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城市特性,诸如理性化、异质性等,使得大众传媒的出现成为必要,也使得大众传媒承担了现代城市所需要的诸如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等功能.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的现代城市文化的构建,西方的经验应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