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知识经济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们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方式的演进,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轨迹。因此思维方式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而发生变革。同时,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头脑中内化为逻辑的格,积淀为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心理、政治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另外,思维方式的发展还依赖主体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的转变属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一种哲学理论的产生,如果真正代表了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意味着人们获得了一种用以观察一切事物的新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学就是代表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使思维方式发生了变革,并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之中。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基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在吸收、概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劳动论述的合理思想,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黑格)的实践学中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深入分析,才创立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思维方式转变杨军刘刚思维方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思考。本文就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变基础,中介因素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性模式。人类的思维活动,乃是思...  相似文献   

4.
一、出版业产业化符合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主流 丘吉尔曾经说过:“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未来的企业是头脑的企业,100个人的企业,如果100个头脑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最成功的企业。头脑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就是知识和创新。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因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变革力量。人们预言21世纪的经济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组织方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也就是说,知识文化作为生产力已经越来越融入到社会生产力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知识经济已经或将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出现,其影响的广度深度将覆盖整个企业界、经济界,甚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经济的主要特性是: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学习则是个人或组织(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教育实现个人、社会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哲学观念变革的实质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通过哲学家思维着的头脑所建构的,规范人们怎样理解、说明和变革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形态的思维方式。 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所代表的理论思维方式,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思维方式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春海 《社会科学》2000,(10):46-50
一定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往往体现在这一时代的管理观念、管理理论、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当中 ,因而它也就与这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密切相关。从哲学的角度看 ,它也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方式的变革 ,而实践方式的变革往往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三个方面影响着管理思维方式的改变 :1 由于科学技术而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新的生产方式 ,新的流程工艺 ,改变着目前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过…  相似文献   

7.
张科 《重庆社会科学》2009,(12):119-122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超越旧哲学的一种新的思考、理解、诠释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对生产力的理解,以往人们主要采用实体或客体的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旧的生产力理论的一种变革。生产力不仅包括进行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进行精神生产的生产力、进行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的生产力,也包括人自身生产的生产力。重视人自身的生产,体现着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国际性科学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并已成为了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主要成分和现代文明的主体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具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变革的巨大功能,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知识体系,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结构,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意识活动。人类文明、人类进步、人类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人类的思维活动。思维方式作为人类理性认识的方式,在历史上是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演化和发展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新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历史证明,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一思维方式就是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逻辑,是主体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体的方式,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途径、手段和做法。它表明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认识的过程中,如何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如何进行分析和综合,如何达到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头中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个问题未必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思维方式的科学化问题。但究其实,思维方式却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深层成果。是否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否牢牢树立的根蒂。因而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深层成果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维活动时所形成的一般模式。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而理性思维活动又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升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能动地指导实践。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产是一个人与自然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按自然的规律决定自己活动的目的、手段、方式、方法,改变自然客体的物质形态。这样,人们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就必须认识自然,人对自然的关系就必然要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两种关系。表明人对自然的实践力量的客观标志,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力量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在这里,科学和物质生产力都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是人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形式,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无不打上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根植于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显著特征。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是指现代人类不断拓展思维空间,转换思维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对象,用开放的观点看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代社会多样化、个体化发展趋势,要求人们从多侧面、多视角、多因素出发来观察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了传统计划经…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得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人们从事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主体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推动下,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它就必然会以强大的力量、稳定的倾向促使社会道德按照经济关系的要求(实质上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进入数字化时代,人类构建起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文明。数字文明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对人类社会全方位产生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新文明形态,在发挥文明正向作用的同时会伴生负面效应。数字中国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引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数字化时代的“文明悖论”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数字文明健康发展,使数字文明真正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丰富人的生活方式和推动思维方式进步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6.
王忠武 《齐鲁学刊》2001,(2):129-132
生活方式是同生产方式相互对应和协同的人类日常活动范畴,它的变革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具有以知识为基础、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它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必须适应由传统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型,进而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型。实现生活方式转型的方法论原则是更新生活观念、改善生活条件、加强生活理论研究、开展全民生活教育、健全生活控制体系和优化生活消费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普遍中介。它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获得一定的意义,并被用来指称客体。在思维活动中,它是人们用以对思维内容进行信息处理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用以表达知识、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语言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一经产生就必然会对人类的认识活动本身发生反作用,这种作用既有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世纪 ,人类社会的存在形式和实践开始了一个以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思维方式都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 ,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意识化 ,观念化的结果 ,是作为人的认知模式和评价模式的观念系统。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的思维方式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可以说 ,没有这种变化人们就不能应对全球化发展新条件下的实践与交往 ,在这种新的实践与交往中就不可能有施展自如的筹措与运作 ,以至于最后丧失立足与生存的余地。一言以蔽之 ,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的崛起与飞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不但改变了生产力诸要素、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思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  相似文献   

20.
和谐思维的本体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辩证思维发展的途程中,和谐思维是源于中华深厚和合传统的一种辩证思维形态。与西方传统相比,它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显现了鲜明的东方智慧特征,产生了持久和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谐思维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伟大实践中日益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因而被提到了理论的前台。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繁杂的任务,但最关重要的是塑造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的和谐主体,而和谐主体又重在培植和谐的心理,发扬和谐的精神,确立和谐的思维。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不从心理底层破除非此即彼的二值对立思维方式的潜在影响,不重建切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而深入研究适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期刊发的笔谈是由左亚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思维方式研究》(07BZX011)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左亚文的《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异同关系再析》着重从致思取向、基本理论、价值原则、视域覆盖以及方法论原则等方面对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的异同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和论析,阐明了二者作为辩证思维的两种基本形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的性质,证明了人类辩证思维方法的多维性、多样性与本体性、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夏建国的《论和谐思维方式的实践价值》则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提出和谐思维对于人们实践活动的调控、牵引、制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用和谐的视角观察对象、用和谐的思想分析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的尺度评判工作,并结合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证。韩美群的《和谐思维的本体诠释》从世界观的高度,阐释了"和谐"的本体意蕴,探析了和谐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贡献,揭明了和谐思维赖以成立的本体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