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丽萍 《兰州学刊》2011,(6):109-119
G7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代表了当今世界主要的医疗保险模式,其变迁和发展反映了世界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和未来。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源起做一简要解读,并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考察G7国家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至今的变迁和发展,从中归纳出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共同点。据此指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供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是医疗保险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关键性管理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医疗保险能否顺畅运行,甚至可以决定医疗保险的成败。迄今为止,这个问题是全世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从业者难以破解的最大困惑。笔者在此就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情况,综合一些地区医保结算办法的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医保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杨恕  王琰 《新疆社会科学》2012,(4):67-74,143,144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哈萨克斯坦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以后,在全民免费医疗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政府先后实施了强制医疗保险制度和自愿医疗保险制度。然而,这两种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政府和民众的预期。目前,哈萨克斯坦又出现了恢复强制医疗保险制度的倾向。纵观哈萨克斯坦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认为,这种改革缺乏持续性的政策和明确的目标。另外,如何妥善解决社会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变民众的医疗卫生观念,是未来哈萨克斯坦医疗保险改革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方针,是针对长期以来国家和企业对职工医疗费统揽过多和药品严重浪费等弊端进行的改革,因此,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全体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就深化医疗保险改革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娟 《兰州学刊》2012,(10):139-145
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层面的普遍覆盖,城镇职工、城镇非就业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覆盖。在制度普惠初步实现的情况下,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质量和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将是重点。今后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将是从普遍覆盖走向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医疗保险制度,束缚了医疗保障的发展进程.在新疆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深化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新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经济体制同市场经经济体制转变,改革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本文就近年来几种改革模式的比较与选择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与改革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建立的。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从实施范围和对象、医疗费的提取比例、开支范围和用途、医疗机构的设置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1994年国务院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了《关于职工医疗…  相似文献   

8.
施锦明 《东南学术》2012,(4):177-186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同组成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如医疗保险立法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构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当前国情,提出更新观念、加快立法、创新机制和体制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险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该如何解决农民工群体享受医疗保险难的问题?在此根据农民工实际情况将农民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结合我国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民工流动性特征的维度上进行分析,从而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医保制度依据城乡和就业状况分设,由多部门各自为政,造成医疗保险政策不公,制度缺乏效率,同时阻碍了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居民就医选择权利的实现。加快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项并行的基本医保制度,有序迈向全民公平医保,应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强医疗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妥善解决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拉近城乡距离,最终实现基本医保制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不同医疗保障制度衔接的政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军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正在逐步覆盖全体国民。然而,这一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才刚刚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由制度创立阶段到三项制度并行分立阶段再到三项制度整合阶段的变迁过程。整个变迁过程呈现出类型上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并举、路径上沿着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待遇支付展开、方向上趋向制度整合、速度上渐进、内容上囊括结构性改革和参数性改革等特征。与此同时,1998—2019年间,由覆盖面和报销比例共同决定的可乘效用函数衡量的国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获得感也稳步提升。这种提升主要依赖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对实际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逐步优化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制度、联动改革医疗和医药制度来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对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是进一步提升国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中国和英国的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各自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医疗保险体系中各自的制度优劣,并结合中国的医疗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就英国医保制度及其模式中的可借鉴之处对中国医疗保险的管理体系、公平与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组成。在实际运行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由于制度分设、机构重复设置、管理分离、资源分散,造成了居民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贴,重复建立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不但提升了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体现社会公平,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利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在覆盖面、险种衔接、异地报销、补贴机制和政策走向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医疗保险应该在制度设计时覆盖流动人口随迁家庭成员,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制度设计更加明确,实现医疗保险险种间的顺利衔接;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异地结算;建立医疗保险补贴机制,促进医疗保险制度间的筹资公平;因地制宜,资源整合,逐步取消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时代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普享社会权利、削弱社会权利和重赋社会权利三个特色鲜明的历史阶段。基于此,根据医疗保险制度与社会权利主要属性进行纵横维度划分,将医疗保险制度确定为社会权利均等型、社会权利分层型、社会权利差序型和社会权利公正型四种发展模式。为追求社会权利公正型医疗保险发展模式,需要在处理差别化医疗保险制度、避免社会权利内卷化和积极探寻社会权利本土化路径等层面制定相应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通过对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实践先进经验的总结,积极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规范各有关行为主体的行为,积极完善法律体系及相关制度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试论劳保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黄孟岳,孙裕增我国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始建于50年代。在70年代末期,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一些困难,进入90年代以来,各企业普遍感到职工医疗保险难以为继,企业福利基金成倍超支,连年挂帐,职工的医药费无法...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应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国情"区分"建设的两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两制"的并轨衔接,则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迅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应实现"两制"政策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并轨;同时,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问相互衔接的制度链.  相似文献   

20.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一个需求演化的视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探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衰微的历程可知,合作医疗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应是建构当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导形式.农民存在着对大病医疗保险的制度需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决定了我们应建立以大病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