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一种语言虽然只有二三十个音位,但可以组成许多音节,音节又可组成无数个字、词、句子。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发音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音节掌握不好,就会有大批的字、词、句被念错、被写错。蒙汉双语音质音位具有它们各自语音的特点、对应规律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2.
“三字连言”是古汉语比较独特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以大量文献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三字连言”产生原因,流行时代,结构类型;分析了“三字连言”与汉语音节停顿的关系;认为中古以来汉语丰富发达的四字句构成手段导致了“三字连言”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冯胜利对汉语韵律词的划分,从语言的声学角度上对不同结构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韵律词在自然语流中的时长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音节韵律词中感叹词时长最大,单音节+轻声构成的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次之,并列使用的四个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时长最大,尾字其次;在双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均高于尾字,在五种双音节韵律词中总时长以感叹语最长,复合式次之;在三音节韵律词中,首音节最长,尾音节次之,中字最短。对比单、双、三音节韵律词总时长,发现韵律词的总时长与音节的个数关系不大,而与语义紧密度和情感关系更大。  相似文献   

4.
皮日休(唐):百炼为字,千炼成句。 方干(唐):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杜甫(唐):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贾岛(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顾文炜(唐):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李白(唐):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陶渊明(东晋):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 陆游(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袁牧(清):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曹雪芹(清):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炼字炼句名家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原因有三点:1.当时的语言发展,词汇量增多,双音调增多,语法结构的复杂化;2.受“中和”审美观的影响;3.为了吟唱的需要。文中还列学了《诗经》中构成四字句的五种方法:1.根据音节割分;2.加村字;3.将词语并列或重叠;4.省略句子成分;5.倒置词序。  相似文献   

6.
教学语言对字音的发声要求,仅止于“准”还是不够的。面对几十甚至一二百学生讲课,要使每一个听课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还得在准确的前提下,把每一个字都发得清晰、响亮、有力。按照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方式,我们把音节分作五个部分:1.声母(音节起头的辅音);2.韵头(韵母起首的介音i、u、ū);3.韵腹(韵母里的主要元音);4.韵尾(韵母未尾的音素i、u(o)、n、ng);5.声调(音节的高低升降)。按照这五个部分去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八种形式:从上表,我们看到普通话音节构成的几个特点:1.组成音节的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  相似文献   

8.
笔者先后在中学、大学执教英语达十多年,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背景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需要学生掌握的5000个基本词汇中,部分多音节词(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重读音节应该为一个音节,而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师)却把重音放在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选择了错误率最高的50个词,在我校的理工科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中用录音形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我国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山西太原人。一生宦途坎坷,官至刑部尚书。他同情人民疾苦,力主革除弊政。因而屡遭贬谪。晚年闲居洛阳,写下不少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赠梦得》便是其中一首。梦得,为刘禹锡的字,二人常有唱和之作。全诗自然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老朋友间频频往来、相互酬酢、畅所欲言的喜悦心情。后六句诗人诉说了三个美好的愿望:一愿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0.
魏晋四厢乐的辞乐内容基本一致,然而此类内容至宋、南齐、北齐已与新时代元会乐对礼仪性的需求产生疏离。四厢乐歌词主要有三、四、五言句式,四言句式在辞乐衔接时一般对应四节拍的乐句,一字对应一拍,辞乐衔接和谐而完美,辞乐关联结实而稳定。三、五言句式进行辞乐衔接时,除对部分音节作延留音或压缩歌唱时值等特殊处理外,其余音节的辞乐匹配均与四言句式相同。受梁武帝十二辰位对应十二乐律的理念以及梁代元会大飨乐对热烈氛围的需求影响,四厢乐至梁被废止,代之以《相和五引》。《相和五引》对七言句式歌词与娱乐化乐曲的接纳,说明梁代元会乐在理念上崇雅尚古,而在实践上能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1.
统计表明,《通用规范汉字表》8 105字中有非语素字1 605个,不成词语素字771个,可成词语素字5 729个。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单音节词、记录汉语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中的音节等三项功能。如果着眼于“用一个汉字记写什么”,则汉字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汉字是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多音节单纯词中音节的书面符号系统。如果不局限于一个汉字记什么,则汉字的性质也可以表述为:汉字是单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多字组合记录汉语多音节词的书面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2.
名词解释     
律诗是诗体名,格律严密,故名。起沅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般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偶尔有六律。如在十句以上,则为排律。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第三、五、七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藏族民间歌谣的材料看,藏族民间歌谣的格律形式是极其多姿多彩、丰富发达的。通过宏观考察,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吐蕃时期民歌的形式 公元七世纪以后,藏族进入奴隶制社会,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民歌,从格律形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下列数种。 1.六音节自由体 这种民歌的格律形式,最少四句一首,也有五句、六句以至多句一首的;不受句数  相似文献   

14.
韩功应 《老友》2011,(6):47-47
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有一年端午节他回家,进厨房发现一锅粽子,刚要拿起来吃,却被他的三嫂拦住。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就随口说了一句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她声称若对不出下联,就不能吃粽子。这上联连用3个“五”字,加之有个“讨”字含有贬意。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有一部分双音节词(其实是词组),古人称为“联绵字”,现在又叫做“联绵词”。从语音上来看,这一部分双音节词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马真同志在《先秦复音词初探》(连载于《北京大学学报》一九八零年第五期、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到“音变造词”说,他认为:“既然可以采取音节重叠的方式来造词,自然也可以采取在音节重叠的基础上改变其中一个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的方式(即部分重叠)来造词,先秦汉语中的迭音词,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就都是这种音变造词方式在双音词中的推广。……由音节重迭到音节的部分重迭,再进一步就是任意音节的组合(非双声迭韵的联绵字),这是用音变造词方式构成复音词的最后一步。”什么是汉语中的“词”,“词”是怎样构成的,本文不准备涉及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在仅就汉语中部分双声联绵诃的构成问题提出一点极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纳西东巴字一字异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象形字“竹绳”读mw~(55)(?)i~(33)(?)r~(21),又读mw~(55)(?)r~(21),形声字“盗”读(?)i~(33)khY~(33),又读khY~(33)。这种现象颇受从事纳汉文字比较研究的学者的重视。李静生先生据此推测,汉字会意字的最初读音,可能是有几个形会合便读几个音节,如“武、信”可能是“止  相似文献   

17.
《祖堂集》中有一种语言现象,关系小句作定语,其中"底"字关系从句出现128例。"底"字关系从句分别具有"者"字关系从句与"之"字关系从句的特点。从音节结构看,"底"字关系从句中VP结构以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为主;从"底"字关系从句所指看,指人68次,略高于指物;从关系从句在所处的句子中的功能看,"底"和"者"字关系从句都可作话题,这些特点都与"者"字关系从句相近。《祖堂集》"底"字关系从句作宾语71次,与"之"字关系从句作宾语占优势相近。  相似文献   

18.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了写作的梯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比如低年级的“写话”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计较数量,不管多少,写三句五句行,写一句二句也行;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写这个也行,写那个也得;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的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制定的。它包括五个部分:字母、声母、韵母、声调和隔音符号。其中主要的是声母、韵母和声调,它们是构成汉字音节的三要素,韵母是构成音节的主体。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如零声母音节a、e、ao、an等,但必须有韵母,没有韵母就构不成音节。可见韵母在音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在音节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声母和声调比较好掌握,而不好掌握的是韵母。韵母是音节的核心。它可以自成音节,也可以和声母拼成音节,在构成音节的时候,变化比较大。因此,拼音的时候,韵母就成了主要问题。如果掌握了韵母,就掌握了拼音的关键。怎么掌握韵母呢?主要是掌握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话词汇中,加词嵌(也称为“中缀”)的三音节词极为少见,加词嵌“得”的三音节词几乎见不到。任学良同志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说:“什么叫词嵌?一个词的中加成分,就是词嵌(又叫中缀)……。加词嵌构成的词都是四个音节的‘四字格’,这算是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任学良同志在“加词嵌”一节中,提出能作词嵌的只有“不”“里”“七八”“三四”等四例,所举的词例也都是四个音节的。如“黑不溜秋”“叽里咕噜”“乱七八糟”“低三下四”等,这种加词嵌的四个音节“四个格”词,在吉林方言口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