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由情节和人物对白构成。戏剧中的人物对白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而且能体现人物行为动机,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用语用学中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来剖析威廉·莎士比亚喜剧巨作《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对白,分析夏洛克是怎样违反合作原则的,而会话含义又是怎样产生的,从而为读者理解夏洛克这一极具争议性人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证明语用学应用于戏剧欣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礼貌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不礼貌的研究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不礼貌也是人类交际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更是和言语不礼貌相随相伴,在戏剧语篇中尤为如此。研究戏剧语篇的不礼貌现象对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性格刻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礼貌理论为基础,对"逆礼貌"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根据构建的逆礼貌模式,以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生非》中的具体实例为语料进行语用文体分析,旨在探讨认知语用学理论与文学语篇结合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现代语言学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在戏剧教学中利用它们对人物间的对话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的语言特色一般都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体现得格外突出,但是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去分析和体味劳伦斯作品的语言特色,将语用学中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在对话中的违反与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作品《菊馨》结合,运用会话含义中的合作原则理论来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从而更加深刻地挖掘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更好地为小说的主题思想服务。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理论可以分为四个范畴: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通过将合作原则下的四个范畴在对话中的违反与小说中人物对话内容结合,我们可以发现,劳伦斯在创作小说人物对话的语言方面也煞费苦心,并且在将深入分析后的人物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相结合之后,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到人物特征并更清晰地体会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5.
小说中人物对话是现实话语的模拟,《红楼梦》蕴涵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人物对话比比皆是。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6.
小说中人物对话是现实话语的模拟,《围城》蕴涵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人物对话比比皆是。文章试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围城》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7.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含义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白象似的群山》,其风格与传统小说迥异。整篇小说没有人物介绍,以对话贯穿始终,成功地运用对话塑造了人物。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在此作品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合作原则是每种语言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读者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会话含义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顺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通幽曲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剖析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作品中数位女性人物.通过分析主要女性角色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揭示阿尔比笔下青年女性以及老年女性的不同精神特征,探讨美国现代女性自我的分裂与异化变形,展现阿尔比对女性善恶分裂、人性扭曲的诗意塑造.阿尔比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其作品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身份建构的失败尝试.  相似文献   

9.
试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来解读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部分片段人物对话的深层含义,从微观角度分析戏剧对话的潜台词,充分展现主人公多重的性格,以及饱受命运折磨的一家人之间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进一步深化本剧的主题,以期获得比宏观评论更直观、更具体的戏剧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应用文学语用学理论中的相关原理——语用模糊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进行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对话作为语料,从对话中找出其遵守或违反的语用学原则,通过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推进、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最终解释读者对文本所反映的作者意图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馆》是老舍先生不可多得的名剧,素有"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之说。本文从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出发,全面客观地对比两个英译本由于在翻译原则和策略上的不同,最终获得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可以认定洪《长生殿》中杨贵妃一人,“密誓”一事,是其“主脑”,可见李渔“立主脑”的结构理论是符合戏剧艺术的叙事规律的。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分旦本和末本,以女性角色主唱的为旦本。旦本杂剧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爱情剧、社会及家庭剧、历史剧、神仙道化剧及公案剧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反封建、反压迫是杂剧女角的主导精神;在她们身上整体呈现出坚强、勇敢,有主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勤劳、善良,聪明、美貌,敢于胜利等特质,对后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元代整个社会状况的认识以及对当今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明初南戏《四贤记》剧中人物的考评,指出此剧系由元入明文人依托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采用移花接木、牵合虚构手法敷演成剧,在对正反两方面人物的刻划中透露了作者仰慕前贤、眷恋前朝之情及对政敌的梗梗私愤。本文并对此剧的创作主脑、人物描写、关目构思、艺术价值做了辨析。并判断此剧作者可能是生活在齐鲁一带的文人,推测此剧可能为作者所写四本《四贤记》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从戏剧舞台艺术的视听性出发,以《茶馆》英译本为例,论述了戏剧对白翻译在语音效果、塑造人物形象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三方面的特征,同时探讨了这三个特征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及应用,其目的是指出戏剧翻译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为译者在具体翻译中应持有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的宗旨即推翻清廷、宣传革命。这是从政治史、革命史或报刊史的角度的认识和总结。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民呼日报》的创办背景、对报纸职责的论述和报纸内容的编排,可以发现,该报的宗旨还应 包括改造国民性。《民呼日报》的社论、新闻、小说、戏剧、图画等多种文体形式,都把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寓于现实发生的事件中,感性、自然地承担了传播与教化的作用。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民呼日报》都是对20世纪初的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承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影视剧作为面向大众的艺术样式,天然地与民间故事有多方面的联系,民间故事对影视剧有多方面的价值。从起源上、艺术本质上、艺术特性上看,民间故事与影视剧联姻,具有民间故事影响影视剧的内在机制。具体来说,民间故事对于影视剧的价值表现在可为影视剧提供情节模式、人物原型、民俗资源、伦理资源、形式氛围。影视艺术家应积极学习民间故事,从中为影视剧吸取养分。  相似文献   

18.
从戏剧符号学角度研究戏剧翻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选取英若诚译作《上帝的宠儿》,对其中典型的音乐符号进行研究,根据音乐符号在该剧中出现的方式及作用,可以将该剧音乐符号分为以下三大类:人物伴随、气氛烘托和场所暗示。按类加以分析赏析,可以品味到英氏戏剧翻译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表现主义是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它追求潜意识的戏剧化,即将梦境、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象征性地展示在舞台上.<琼斯皇>是尤金·奥尼尔的主要作品之一,剧中服装、灯光、声响等戏剧手段的运用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强烈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元代婚恋戏中的书生大都对女性姣好的容貌体态表现出倾心的慕恋,但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又往往缺乏坚韧的意志和足够的勇气,放纵而又怯懦,狂热但不免畏蒽,呈现出文化转型期下层文人带有普遍性的任诞与卑俗并存的矛盾性格。文章旨在分析认识元代书生这种群体性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和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