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世世代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的民族。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渔猎生产。解放前,赫哲人将捕获的鱼加工晒成干鱼,大量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食用。鱼不仅是赫哲人的主要食物,而且鱼皮也是衣著的主要来源。赫哲人早年穿过的衣服和鞋是鲑鱼、哲罗、鲟鱼、怀头等鱼皮制做的。历史上赫哲族曾因食鱼肉、穿鱼皮衣而被称为“鱼皮部”。省博物馆现存的一条鱼皮裤是赫哲人早年穿过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鱼皮服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皮服是人类较原始的服饰之一.是赫哲人及其先民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即渔猎文化中最为独具特色的鱼皮文化之核心。它展示了赫哲人及其先民在征服大自然的实践中的勤劳和智慧,是我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今天.国皮服失去穿用价值虽已近百年.但其工艺过程大部仍能传承下来.从未间断的民族民俗调查、研究与博物馆的文物征集、收藏展示,是其重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笔者今天所谈的近些年对赫哲鱼皮服研究之所得.意在期冀对赫哲族鱼皮文化乃至其他领域的研究引起更多的关注与参与。一、鱼皮服的源流鱼皮服装…  相似文献   

3.
与鱼共生赫哲族渔文化文/奇河吃的是鱼,穿的是鱼,唱的是鱼……鱼骨做成了纽扣,鱼皮制成了帽子、烟荷包与背兜……跳神的萨满穿着鱼皮神衣面对苍穹。这就是赫哲人———在精神上与鱼融为一体的民族。他们仅凭水面的波纹就能判断水下的鱼种;叉鱼时,不仅叉叉命中,而且...  相似文献   

4.
据乾隆年间官书《皇清职贡图》介绍,其时赫哲人“男以桦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  相似文献   

5.
赫哲人对亲友和客人常以请吃杀生鱼为敬,这已成为他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了。比如,当客人来时,为考察该人是否是朋友,赫哲人常从刚捕来的活蹦乱跳的鱼身上用刀割下一块肉用刀挑起,请他吃。如果他很愉快地从刀上咬下鱼肉吃了,那他就会受到赫哲人的热情招待,并被当作朋友;如果他不吃,那就别想再登这家的门。当然,这只是最为简单的杀生鱼。而当赫哲人招待亲朋好友或自己家里想要改善生活时,吃的杀生鱼就要讲究多了。它一般要用最新鲜的四季鲤、鲟鱼为原料,冬天可用狗鱼和牙不斯哈鱼等,夏天则是鲤子鱼。制作时,先将鱼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连接的鱼条,再把鱼皮片下来,切成鱼丝,然后,装入一个大盘子,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粉皮或粉丝、韭菜,  相似文献   

6.
埃文基人的“尼姆嘎堪”与赫哲人的“伊玛堪”张嘉宾要想对埃文基人的“尼姆嘎堪”与赫哲人的“伊玛堪”作一番比较,首先要对埃文基人民间文学的基本情况作一了解。一、埃文基人的民间文学前苏联学者T·M·瓦西列维奇在《埃文基人》一书中对埃文基人的民间文学作了概要...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人口虽少,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根据赫哲族古老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改编的《乌苏里船歌》早已家喻户晓。赫哲人灿烂精美的鱼皮文化更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赫哲族曾和我国东北其他兄弟民族并肩战斗,抵抗沙俄入侵、反对日本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辽阔的东北边境。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象太阳(赫哲族民歌)毛主席,共产党,好象升起的纽太阳,晒化了千年的冰雪冷霜,照亮了苦难的赫哲家乡。从此赫哲人得了解放,从此赫哲人翻身作主把家 当,从此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从此赫哲人儿女上了学堂。开探先学毛主席,唱歌先唱共产党,赫哲人有了重生的父母,祖祖荤辈永不忘。翰船不禹航标走,吃鱼不能忘三江,赫哲人永远跟着毛主席,赫哲人永远跟着共产党。岛苏里江东边有大海 (赫哲族民歌)岛苏里江东边有弋海,海深比不过毛主席的大恩 情,多亏共产党领导的好啊,赫哲族走上了人民公社好前 程。山连江水水连村,赫哲族和汉族亲又亲,各族人民太团…  相似文献   

9.
赫哲人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张嘉宾赫哲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在其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原始古朴,带有浓厚渔猎文化特色的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鉴于本文要探讨的是赫哲人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因而本文所指的“赫哲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清代八旗制度的全面实施,大批赫哲人被编入八旗,成为披甲旗丁。出于强化清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清政府相继把赫哲旗丁由三江流域迁往北京、盛京、齐齐哈尔、黑河、珲春等地驻防,致使清代赫哲人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了三江流域。康熙五十三年,赫哲人以旗丁身份首次迁入珲春。乾隆至同治年间,又有一定数量的赫哲人迁入该地。到清末,珲春赫哲人已达1682人,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祖国东北边境,即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地区。这里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为赫哲人的生存提供了优裕的自然条件。“赫哲”一语,含有“江边上的人”之意,说明赫哲人长期沿江而居,以渔猎生活为主;同时在渔猎之余,赫哲人还兼行采集,即从天然的野生植物中开拓食源,以植物的根茎叶果作为补充食物。采集曾是人类早期的原始经济生活方式之一,赫哲人的采集生活,无疑  相似文献   

12.
自天命元年(1616年)起,努尔哈赤开始派兵征讨赫哲人,直至顺治元年(1644年)才最后征服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的赫哲人,历时几近半个世纪。自后金时代起,清朝统治者为了征服和治理赫哲人,采取了武力征讨和怀柔羁縻的两手政策。由于赫哲地区远离清朝统治中心,加之赫哲人普遍以渔猎为生,民性强悍,不易管理,因而自顺治以后,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与我国的赫哲人原本是同一个民族,在清代,我国称之为“黑斤”,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称之为“果尔特”,只是在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才成了跨国而居的民族,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对那乃人传统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赫哲人的传统观念,因为那乃人的传统观念实际上就是赫哲人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4.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古今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在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逐渐成为濒危文化遗产之际,"乌日贡"大会无疑承载着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古代赫哲人多采取比武招亲的婚姻缔结形式,近代男女青年结婚则以父母包办为主;婚姻缔结过程非常繁琐,具有与古婚俗迥异的行为特点.透彻理解近代赫哲族婚姻的类型、缔结形式及主要特点,对于我们全面把握由古婚俗向近代婚俗转变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6.
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人将我国境内的赫哲人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统称之为“果尔特人”。赫哲人与那乃人原本是同一个民族,有着共同的传统文化,尤其在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我国的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十分注意森林资源的利用。除采集各种林产品充作食物外,对各种木材及桦皮的利用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难怪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赫哲族具有高度发达的桦皮文化。  相似文献   

17.
捕鱼是东北三江平原赫哲族的传统生产,因而他们吃鱼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別致的有这样几种:·杀生鱼·对外来的客人,赫哲人常常以杀生鱼为敬。赫哲人叫作“塔拉卡”。它多用鲤、草根、鲟、鳇、胖头等鱼为原料。制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学者A··克鲁山诺夫主编的《乌德盖人的历史和文化》一书详尽介绍了乌德盖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作为通古斯人的一支和赫哲人的近邻,乌德盖人(恰喀拉人)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与赫哲人十分相近,与埃文基人和鄂伦春人也相去不远,带有鲜明的通古斯文化的特征。我们认为,了解和研究乌德盖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对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通古斯文化大有益处。现将乌德盖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做一介绍和分析。一、传统宗教信仰1.万物有灵论。与赫哲人和其他的通古斯人一样,万物有灵论是乌德盖人传统宗教信仰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教育是古代赫哲人接受知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口头教育、游戏教育及家庭教育乃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基于生产的渔猎性和生活的流动性,使其教育形式具有随意性、血源性、原始性和均等性等特点.深刻挖掘古代赫哲族社会教育的内涵,对我们客观了解该民族教育的总体脉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赫尼哪呀赫尼哪……听到这首歌,总会让你想起我们的民族——生活在东北边陲世代以渔猎为生、我国唯一使用狗拉雪橇的赫哲人。我们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仅有1782人。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留下了我们祖先创业的足迹。“赫哲”一词含有“下游”或“东方”之意,最早见于《清实录》一书中。赫哲人自称“那贝”、“那尼卧”、“那奈”,即“本地人”、“土著人”的意思。我们赫哲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历史悠久。据考证,赫哲古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在三江一带繁衍生息。汉文史籍上有对赫哲人的记载,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只是到清朝时才统称“赫哲族”的。我们民族共有2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