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北历史名城灵州,始建于西汉惠帝四年(前191),是宁夏历史上有确切建城年代记载的最早古城,也是宁夏古代经济、军事、政治中心,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明洪武十七年(1384),黄河水淹没灵州,“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迁至今灵武市.1989年笔者提出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的观点,今吴忠市、灵武市都是古灵州的继承者,都拥有古灵州的辉煌历史.历史文献有记载,专家、学者有论述,2003年5月8日吴忠出土吕氏夫人墓志铭,佐证古灵州在今吴忠市的观点是正确的.古灵州“在今灵武西南”说已过时.《括地志》“初在河北胡城”有误;明代地方志灵州“西南角”“遗”字有新解.吕氏夫人墓志出土十年来,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古灵州在今吴忠.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地图集》于1975年由中华地图学社出版。虽然在普及历史地理知识、方便教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科研水平的限制,很多历史地理的疑案、悬案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关于明代以前的灵洲、灵州、灵武谷(口)、灵武的地址方位,有明显的错误。这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近年来,宁夏学术界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依据近年在宁夏吴忠市新出土的重要文物及宁夏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用考古发现一文献记载一民间口碑资料一现场勘察的连环证据,考证出自西汉至明初灵洲、灵州、灵武谷(口)、灵武的确址及沿革,证明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工具书)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同时.又就失误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杰出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揭旗反宋,志图恢复其祖先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割据的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相当于今陕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米脂、榆林、绥德、子州等市县,以及内蒙古与审旗南部、宁夏东部部分地区),即所谓“祖宗故土”。但在与宋屡经战争较量之后,李继迁又主动把攻取的目标转向偏在西北的灵州(今宁夏灵武),从而使灵州成为宋夏激烈争战之地,直至灵州为李继迁攻取。是什么原因促使李继迁作此选择呢?李继迁夺取灵州,对西夏建国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塞北历史名城——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引黄灌溉始于秦汉时期,很早就被誉为"塞北江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河水泛滥冲圮灵州城,迫使其"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迁徙的灵州"新城"即今灵武市。张九德任宁夏督储河东道期间,天启二年(1622年),遇"河大决"洪水向东流逼近新灵州城下,"居民累夜惊,议他徙。"他果断地决定"巨石砥柱",修石堤阻河水逼其回向西流。两年多"石堤之役",沿古灵州故址"滨河",筑六千丈灵州河堤,逼河水西流归古灵州"故道",解除河水对新灵州城的威胁;筑秦渠长以防涸、开汉渠芦洞以防涝,亦均见成效。灵州免再徙,溉田数百顷,增税数千石,依然是一派"塞北江南"的景象。百姓为其立祠。官至工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河道总督。张九德也有缺陷,但在宁夏治理黄河为百姓谋福祉,是其一生主要业绩和功劳。昔日他在宁夏的治黄经验,今天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灵州在唐代始终承担着重要的军事责任,是唐代拱卫关中、连接西域之枢纽,因而成为中原王朝与各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对象。其地理形势的重要性也提升了灵州在唐代的军事战略地位,成为历代的守御重点,建立了以三受降城及新昌军、定远军、丰安军为支撑点的黄河防线。丰安军位于今宁夏中宁县石空镇附近,定远军位于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北三里处。至西夏以后,定远军被称为定远城、定州,由于西北方音的讹化又被称为田州。定远城在唐代以军事为主,西夏时以政治、经济为主,到了清代则完全以经济为主。以定远城地位变化为标志,由于关中政治、经济地位的下降,疆域和民族关系的变化,导致了丰安军、定远城的军事战略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6.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拓跋部,唐末五代主要活动于以夏州为中心的今陕北高原与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宋朝初年,其大首领李继迁攻克灵州,易名西平府,都而居之。公元1023年,继迁子德明升灵州怀远镇为兴州,又将都城由西平府西迁兴州(后更名兴庆府、中兴府)。从此到西夏灭亡两个多世纪中,再也没有变迁过。西夏的兴起过程,就是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向西转移的过程,也是建都兴庆府的过程。本文试就西夏为何能够向西扩张、建都兴庆府,以及建都兴庆府对西夏社会历史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作一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樊文礼沙陀为西突厥别部的一支,唐朝前期居住在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北部)一带。八世纪末迁徙到甘州(治今甘肃张掖),九世纪初迁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南),不久又迁到河东代北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唐末,沙陀力量迅...  相似文献   

8.
"圣相"李沆与"险薄"的梅询构成了历史书写中宋真宗时代的正反两种形象,众多笔记小说也敷衍出一个个展现梅询恶劣品行的"生动"故事。实际上,梅询与李沆的冲突主要因为:梅询直率敢言与李沆忍让退避的个人性情相异,梅询急切求变与李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相舛,梅询保卫灵州与李沆放弃灵州的军事策略相违。李沆所谴责的梅询、曾致尧、李夷庚皆是张齐贤一党,李沆指责梅询"险薄"的背后是宋真宗咸平年间李沆、张齐贤两个权力集团的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9.
"夷陵城"建城的历史悠久,始于战国时期,这在大量的文献和史籍中屡有记载.然而,夷陵城究竟在何地?这是由于史籍中记载不清,再是2000多年前夷陵古城又早已被毁于战火之中.故千百年来,探索古夷陵城故址在何处的工作一直是历代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历史、考古、地名等学科研究入手,并在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夷陵城所在位置进行考证,夷陵城其位置就在西陵峡口处左岸前坪一带.  相似文献   

10.
唐代后期,吐蕃占领河西和陇右,灵州道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从灵州西去的道路,传统上将其称为"灵州西域道",学术界一般认为有三条道路可通。该文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对景泰县老虎城、天祝县的红石古城、松山新古城、松山旧古城、古浪县干城进行排查,认为天祝县松山旧古城为西夏啰庞岭监军司的治所,为西夏学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坐标。该文发现在西夏统治时期,还有一条经景泰县西去翻越乌鞘岭的道路,并将其命名为"啰庞岭道"。对这条道路进行探索,对于丰富丝绸之路研究,确定西夏监军司的布局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高士秀、高志清是为一人。 陈必准主修的《朔方道志》载:“宣统三年九月,会匪高士秀,高登云等乱陷灵州”。继载其起义失败后,“灵州匪目高士秀、高登云遁走陕北”。又载:“宣统辛亥会匪高士秀、高登云等由灵州窜入花马池。李雨村先生所撰《辛亥革命宁夏灵州民军起义》一文亦同样记载。韩定山先生所撰《辛  相似文献   

12.
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是北宋西北军事重镇。它的西面是河西走廊,宋初这一带主要散居着回鹘族部落;西南则是吐蕃诸部的分部区;东面越过早海(今毛乌素沙漠南部)便是党项四川旧地,是汉、党项、回鹘、吐蕃各族势力间的连接点,因而也就成了宋夏间的必争之地。至道、成平之时,李继迁围攻灵州,宋政府内部就灵州弃守问题,展开过一场争论,即灵州弃守之争。灵州一战,实为宋夏百年战争的开端,而灵州弃守之争便确定了北宋政府对夏战争的基本策略,在宋夏关系史上,有它不容忽视的地位,对灵州弃守之争的剖析,将有助于整个宋夏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 17世纪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以来 ,到目前为止 ,人类有小科学和大科学这两种科学建制类型。由于科学建制的类型和结构不同 ,科学伦理也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与小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 ,与大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科学伦理样态。大科学建制时代的我们 ,应关注科学伦理的社会建制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上数县同治一城现象之探讨冯春生县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行政区划名称,自春秋时期设立县的建制以后,2500余年来,我国最基层的政区皆以县称之。每县有一城郭,作为县之治所,此为通行之制。另外,尚有一种以二县三县、四县同治一城,城郭亦为数县分属的特...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灵州盐池,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池盐生产地之一,典籍记载西汉时已设有“盐官”。汉唐以来池盐生产与行销已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规划之中,而且与北方的军事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宋夏对峙时期,西夏着力经营池盐,宋夏间战争与池盐的贸易胶着进行;明代是宁夏池盐生产与行销最为细密的时期,诸如盐司管理机构的设置、明朝实行的盐法开中与灵州池盐的行销、多边中盐与灵州盐池的军事保护等,它直接与陕西三边军镇军队的驻守和战争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清代北方战争结束了,以食盐为军队军费开支的历史随之结束,池盐的生产与流通相对宽松。在池盐行销的两千多年中,由于商人的介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西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文明史,郡县设置甚早。据《左传》僖三十三年记载:“晋侯败狄于箕(当今太谷东南)。”这里至迟公元前627年已有箕县的建制,可谓山西最早的县。同书昭五年(前537)记载,晋国已有战时能出百辆战车的县49个,说明当时县的建制已相当普遍。又同书昭二十八年(前514)记载,晋灭祁盈,分其地以为七县,其中祁、盂两县县名沿用迄今。山西历史县名众多,旧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灵州盐池,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池盐生产地之一,典籍记载西汉时已设有“盐官”。汉唐以来池盐生产与行销已纳入政府统一管理规划之中,而且与北方的军事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宋夏对峙时期,西夏着力经营池盐,宋夏间战争与池盐的贸易胶着进行;明代是宁夏池盐生产与行销最为细密的时期,诸如盐司管理机构的设置、明朝实行的盐法开中与灵州池盐的行销、多边中盐与灵州盐池的军事保护等,它直接与陕西三边军镇军队的驻守和战争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清代北方战争结束了,以食盐为军队军费开支的历史随之结束,池盐的生产与流通相对宽松。在池盐行销的两千多年中,由于商人的介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现在所谓城市,是指的非农业居民密集,人口达到一定数量的规定,经国家批准设“市”的一种行政建制。据一九八二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有二百三十六个市,共有城市人口一亿四千四百多万人。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商业综观我国城市形成的历史,“城”和“市”原来是有区别的。在古代所谓城,一般是指全国的或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它筑城设防,是帝王京都或各级官府驻地。城里聚集着大批官员、幕僚及其眷属、随员,以及保卫其统治中心的官兵。由于城里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9.
但丁《神曲》中有奥古斯丁两城说的痕迹,但又有所修正,这是但丁研究界长期以来的共识.但丁思想中其实有两组二元,因而其政治哲学中有并行的四座城.善恶二元论与心物二元论,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二元论.《神曲》中天堂(含炼狱)与地狱的二元区分,是善恶二元论的体现,代表着心灵秩序中的二分.然而,在尘世政治中,还有罗马帝国与堕落的尘世政治的区分,后者以古代的忒拜和当时的佛罗伦萨为代表,这是世界历史中的二分.两种二分之间的差异,即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心物二元.并行的两组二城之分有交叉,但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但丁这四座城的分析,可以对西方思想中这两组二元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明代宁夏马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初年,宁夏是重要的牧马地区。正统以后,由于北不断的边境战争,马牧空间缩小,草场日渐废弃,马政随之衰退,苑马机构裁撤,苑监主要集中在南部固原镇。杨一清督理马政,一是罢黜贪庸之官;二是增加牧放军人数;三是增加种马大量繁殖;四是修筑马城营堡;五是提升太仆、苑马寺官员的待遇;六是清理被占草场。灵州池盐招商中纳马匹、周边马市,也是获得军马的两个渠道。杨一清之后,宁夏马政伴随着明朝国运走向尽头:无休止的战争、豪强与宗室藩王对草场的侵吞。直接的后果是生态的极度恶化。这就启示我们:森林与农耕的适度兼并,畜牧与草场地的和谐共存,是宁夏生态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