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卫 《天府新论》2001,(1):81-86
对著名文学作品拙劣的续作和改写,都凸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寄生文本"对"寄主"的承认和依赖.<阿洛日记>对<洛丽塔>的改写及<红楼三钗之谜>对<红楼梦>的续作,不仅是对著作原创权的觊觎和侵犯,也是对原作者的入侵和破坏,最终是对所有读者的一种蔑视和侵犯.  相似文献   

2.
从费孝通的乡土理论看《白鹿原》 的乡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文学是建构在乡土的特性之上,基于乡土的特性而展开的,乡土文学往往不自觉地成为了一种乡土社会学的参照和佐证.因此,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参照背景,分别从人们的恋土根性、乡村权力的行使方式以及乡土风情形成的根源和显现等多个层面对<白鹿原>中所体现出的极为典型的"乡土"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自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华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严歌苓的<扶桑>,都以丰富的历史想象来重塑过去,融合了传记与小说的双重特点;她们的作品都塑造了在种族和性别歧视中勇敢生存的华人女性形象母亲和扶桑;作者有意识地将此女性形象作为现实生活的榜样和参照,反思当下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华人女作家对过去的书写不仅重新建构了自身形象,而且重塑了并揭示了被美国主流话语掩盖和压制的华人历史.  相似文献   

4.
武小新 《江淮论坛》2005,(6):121-124
<水浒>是一部男性英雄的赞歌,其中的女性形象虽然少而单薄,但很有研究的价值,在她们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强大的男权话语模式.施耐庵和金圣叹在创作和评点<水浒>女性形象时都习惯于贬损和歧视女性,并以女性为牺牲品来完善男性形象的塑造,本文探究了<水浒>的女性模式并用当代形象学的理论分析了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5.
<私人生活>使陈染成为一名以个人化写作为标志的女性作家.<私人生活>着重书写女性的精神之旅,体现了陈染的超性别意识,此外西方的文学、哲学对陈染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陈染小说个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金瓶梅>对比,我们看出中西文化在性爱观上的差异,<查>表现出西方文化对性爱的讴歌和赞美,而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对性爱的贬抑与丑化.中国文化由于长期的对性的压抑又造成窥测与展示的反弹.  相似文献   

7.
侯冲 《学术探索》2001,(5):85-88
文章根据大理地区碑刻铭文及云南古代地方史料全面考察了<白古通记>一书的称名,认为<白古通玄峰年运志>是该书本名;<白史>、<郡志>、<旧志>也是<白古通记>的称名之一.弄清<白古通记>的称名,有助于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从总体上把握<白古通记>,深化<白古通记>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学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把<红楼梦>当作一部文化小说来解读,但往往只是着眼于小说中积淀着的中华文化质素,而忽视了作品中的异质西洋文化因子.实际上,<红楼梦>无论与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西洋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红楼梦>是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但又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崔际银 《天府新论》2001,(6):71-75,80
<诗经>之"郑风"、"卫风",向以所载情诗量大面广、意厚情浓而为学界所重.然论者大多着力对其婚恋评判辨析,深入探新方面似有缺失.本文将<郑>、<卫>情诗置于大文化背景之下,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地缘、民俗等实际情况综合考察,得出此类诗作"反映了商与周文化碰撞磨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特征、提供众多婚恋范式"等文化内蕴之结论,且分别予以引证阐释.  相似文献   

10.
尽管<废都>在文化趣味和艺术性上都存在着某种与现代生活不和谐因素,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本,它仍然为解读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废都>的文化分析,描述了社会转型期文人价值的失衡,"传统之城"的解体,及无家可归的精神境遇.  相似文献   

11.
早期新海派作家在借用原有叙事模式的同时,进行了别有意味的题旨转换.他们将"社会一反抗"题旨演化为与市民价值观一脉相承的"肉身一堕落"故事;从对高蹈理念的讨论回落到对两性日常困境的描写;为"娜拉出走"提供了迥异于新文学叙事的结局;在涉及"革命+恋爱"题材时,将故事的内质置换为革命背景下的两性游戏.变化后的题旨大都指向日常情欲.其间,媚俗的文化取向影响了文学的审美品位,却也在特定的意义上有助于开启不同于主流叙事的想象中国的途径,为后来的海派平民世界书写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文明语境下物质主义导致的内心空虚和对人类永恒精神家园的追寻,是法国生态作家勒克莱齐奥始终关注的主题。他在小说《寻金者》中通过“寻金”主题的双重隐喻,表达了作家一贯对西方现代文明和物质主义的批判;对自然元素和空间意象的诗意描绘,以及对异域土著文明生态价值的关注,赋予了作家笔下的想象空间以神话般的象征色彩和深刻的生态隐喻意义,表达了作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和对人类真正宝藏——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汉英红色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宇 《云梦学刊》2005,26(3):128-129
汉英语言中表示“红色”这一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应用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对红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红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存在于言说主体审美想象性体验情境之中的文学语言, 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诗性特征, 言说主体行走于其中, 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言说主体生命情感体验的意义世界, 从而将言说主体与宇宙、 天地和自然的关系呈现出来, 建构出一个言说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的独特世界, 从而使得情性本体成为文学语言诗化意义的生成维度. 宋词艺术中的文学语言, 也在词人的意指性创造实践活动中,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 并为词人提供了一个意义存在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俄汉鸟类喻词对比研究是俄语语言国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鸟类喻词产生的历史渊源,着重对一些鸟类喻词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颜色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语言都会尽力去表达出颜色的千变万化.在英汉语中颜色词除了能表示颜色的本义之外,还具有许多其它引申的意义,众称"颜"外之意.英汉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差别,但它们均可用颜色来表达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颜色词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华语诗人川沙的汉诗,通过英译,在北美颇具影响力.川沙的诗歌,富有激情与力量,在语言节奏上追求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在诗歌意象上重视自然事物色彩的美丽描摹.他的《裙子组歌》,体现了诗人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崭新追求.诗人的故乡与异乡之思,显示了汉诗深度探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表征"(Representation)概念以"显现"及"表象"意义为核心被广泛频繁地的使用在各个领域。以人类表征活动作为基础,指明表征的存在及运行方式,其意义为"一种经反映而被构造出来的、作为认知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在思维中被加工的形式。得经由符号作用,使不同主体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达成意义共享。"表征内容依认知取向可分为两个范畴:认识论表征与审美表征,两者混同作用。审美表征在艺术处因为展现了主体"自由而主动"的能力而得到最大的突显。  相似文献   

19.
微笑传播是人类身体表情的象征性表达。在西方历史的、民族的和个人习惯的社会条件下,微笑传播作为西方文化对于生命与智慧的思索、神圣与人性的媒介、幽默与诙谐的狂欢、身体与权力的规训、社会与交流的共享,承载着人类心灵的符号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主要呈现了“细雨”、“呼喊”与“死亡”三个凝重的存在性生命意象,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象征意义,并且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对此分析阐释以解读小说文本及作家自身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