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生活书店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的生产、传播所做的巨大贡献,从《小说月报》与《文学》月刊的源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生活书店以独特的价值立场与文化理想深深地介入《小说月报》、《文学》月刊等文学研究会刊物的深层运作,不仅吸纳、团结了文学研究会解散后的大批作家,而且接续承传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影响并制约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影响下《申报》广告呈现的特色,并从消费品广告、消费观念广告两个维度深入探讨《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出游与回归: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寓言———论苏雪林的早期创作………………………方维保(4)复杂和多面的结合体———评石楠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朱菊香(4)论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独特价值———兼谈其对新世纪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平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批从欧美留学回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他们以《新月》为平台,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并提出了许多批评与建设性意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治状况的变迁、自由主义理念的内在矛盾、平社学人思想内在建构的限度决定了平社的命运只能是昙花一现、聚散匆匆。  相似文献   

5.
魏本权 《东方论坛》2008,8(1):97-100,10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邹平模式”代表了梁漱溟等“乡村建设派”学者发展乡村以引发都市的路径;而为学界长期忽视的青岛乡村建设运动则采取的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模式。“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代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界对乡村改造与发展道路探索的两个路向:从乡村走向都市抑或从都市走向乡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与乡村的关系角度对青岛与邹平乡村建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青岛乡村建设运动模式已经具有都市“反哺”乡村、城市文明“反哺”乡村文明的意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田汉是最早把工业题材引入话剧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作家。从20年代初的《薜亚萝之鬼》到30年代的《扬子江的暴风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工人的血泪人生和在战斗中的成长历程。其中的《梅雨》,不仅继续高扬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还糅合了“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格,堪称30年代左翼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据说,鲁迅的母亲就是张恨水的"小说迷",每逢有张恨水的新书出版,鲁迅一定要买回去给母亲看。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诗词、游记,共近3000万字,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这样一个才子,生活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也如他的小说作  相似文献   

8.
在弗洛伊德主义与其它西方理论一起试图跻身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包括沈从文在内的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直接间接地受其影响。沈从文小说中人物的潜意识、无意识活动因素自然流动,常态变态心理跃然纸上。本文拟从塔与溪的总体象征意味、"恋水情结"——"恋母情结"的一种变体、雾气笼罩下的力比多、对翠翠梦的解析这四个角度对《边城》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解读,希望为阅读沈从文的经典之作提供新的启示,打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以阐释学为视角进行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史辨派对《诗经》确实作出了新解释。他们颠覆"成见"丛生的传统释诗系统,融合边缘而且异端的释诗思想,用文学阐释逆转经学阐释,以去经典化反拨经典化。此举对《诗经》学作了深度刷新,成为现代《诗经》研究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0.
提起廖沫沙,人们会记得他于五十年代中期以笔名“闻璧”撰写的《乱弹杂记》专栏杂文,五十年代后期以笔名“繁星”发表的《<师说>解》、《从一篇古文看调查研究》等杂文名篇。至于六十年代初期他与邓拓、吴晗、夏衍等合作的《三家村札记》和《长短录》两个杂文专栏,就更为大家熟知了。其实,早在三十年代,廖沫沙的杂文创作就具有特色,是研究左翼文学运动史的人们不应忽略的。以杂文为投枪的作家廖沫沙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为逃脱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从家乡长沙潜往上海。在从事党的工作之余,主编进步小报《远东日报》。一九三四年由聂绀弩介绍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几年中他用埜容、达伍、熊飞、易庸、林默、野容等笔名在《申报·自由谈》、《中华日报·动向》、《大晚报》、《新语林》、《太白》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他的诸种体裁作品,以杂文创作最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1.
徐畅教授撰写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中地区农村金融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实况,展现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困境。它具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论证方法较为完善、内容有一定的创新等特点,其研究成果对现实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废都》发表以来,人们虽褒贬不一,但是却没有人把它放在贾平凹所有作品、乃至中国、世界文学史研究的背景上来处理。这种见米不见林,缺少纵、横比较的观察,是无法窥视其优劣的。本文以《废都》为引线,结合贾平凹此前的小说创作和广阔的中国、世界文学史,从作家心理活动的角度,全面、深入且认真、仔细地进行剖析,指出了《废都》之所以失败的前因。由此,也许可以给作家本人和他周围的评论家以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90年代劳伦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英国文坛上,D·H·劳伦斯是一位长期以来争议最大、毁誉不一的极其独特的作家。从本世纪20年代末劳伦斯的作品传入中国至今,我国的劳伦斯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二三十年代的孕育期,80年代的萌芽期,90年代的起步期。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劳伦斯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从二三十年代对劳伦斯作品的零星译介和浅尝辄止的文本赏析,到80年代中、后期对其作品(主要是小说)的大量译介与初步评析,尤其是在1986—1988年国内兴起“劳伦斯热”的两年中,我国的学术界与出版界尝试着“在翻译其主要作品的同时,对他进行全面的分析,作出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范伯群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研究大家。早年以《鲁迅小说新论》、《郁达夫论》、《冰心评传》(均与同窗曾华鹏合著)等作家作品论及专著饮誉学界。20世纪80年代起,从编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指定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开始,深感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是被埋压在地底的丰富矿藏,于是组织研究队伍开掘、提炼,历经20多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文化被认为是荒寒文化.东北文化的特质造就了东北作家写作的风格、语言的运筹具有地方特色.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到新时期的作家.从自然天气、地域环境到生存资源、文化资源,他们的作品在荒寒和粗犷的表象标签下,创作开始转型,融入多种柔和、温暖的人性色调.拥有了融合性和普遍性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版了《十字架下的徘徊》、《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旷野的呼声》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四部重要专著,打破了这一课题研究中的长久寂寞。这些研究或将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或从宗教文化角度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或以自己的研究填补现代文学史领域的某些空白,或进一步拓展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在文化传布和影响下的深入探索。但更为宏观和理论化的研究、文学本体的研究和与同类现象的国别比较研究等,仍是该课题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以《变形记》和《现实一种》为例,分析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对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影响。 余华不仅在叙述风格上,而且在小说意义的处理方式上和情绪浸染方面,均与现代文学鼻祖卡夫卡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质文化体系间深层次的碰撞、融合给学术研究方法带来丰富、创新的机会。此时的《诗经》研究作为现代《诗》学的创建期,其研究方法在方法的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上的突破无不受益于此。新《诗》学方法为《诗经》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它的总结亦可为今天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孽海花》的作者曾朴虽然在文学史上以晚清小说家知名,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重登新文坛,创办真美善书店与《真美善》杂志,并通过自己的创作、翻译和出版活动参与到新文学建设之中。在真美善时期,曾朴自觉融会自身的中西文学修养,创作了小说《鲁男子·恋》,与此同时,他还翻译了法国作家皮埃尔.路易的小说《肉与死》。在《鲁男子》的作品主题、言语方式和艺术手法上,曾朴既受到《肉与死》的启发,又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从中可以看出曾朴创作与翻译活动的自觉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