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苏州市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承载力弱、经济和人口总量大、城市持续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牛元文等有关专家学者就此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种行为主体的参与。在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是关键,因为它发挥着其他行为主体不可替代的作用。1.率先垂范作用。政府本身首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示范影响。据报道,目前政府机关的平均消费水准要高出社会平均水平20%以上。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政府应加强自我约束,在电力、采暖、水、纸张、燃油等几个方面,降低资源消耗,打造节约型机关,既要出大主意、…  相似文献   

4.
节约型社会要以节约型经济为基础 这是一个大课题。我双手拥护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十分赞成曾培炎副总理的话:“中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倡导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们对于节约型社会建设更加关注.在全国各地,企业各个部门都已经行动了起来,自觉地加入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行列之中.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资源严重不足.虽然我国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在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本文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共建节约型企业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牌是基于顾客期望和感知的、体现一个城市独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等要素,并被城市顾客所认同的综合表现。城市品牌建设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外在体现,一个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和响亮的城市品牌,是城市宝贵的资产和资源,可使城市“增值”,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城市大型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新的全球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将造就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即超级城市.在建设"超级城市"时,除了进行必要的城市规划外,还必须注意保持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环境、文化等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应当注意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央企业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对中央企业来讲,既是争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表率、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对中央石油石化、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运输、建材等节能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探讨了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中央企业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和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策,主张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今中国,冗员才是最大的浪费。试想若官员只有如今的半数,则各级政府大楼或可少盖一半,地皮、建材、人工、能源、日常维护费用等就一概节约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件大好事,但不应仅限于节约经济资源,理当标本兼治。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1941年11月,李鼎铭先生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提出“精兵简政”的议案,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认为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有人…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包办、计划管理,形成许多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益完善,经营城市的理念正为人们所接受。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的资产,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广泛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建设,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新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本文作者时城市如何经营提出一些见解,无论对城市的决策者,还是对一些运营商来说,都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内涵包括:1.节约型社会的“节约”,包括生产上的“集约”和消费上的“节省”两个方面的涵义。之所以有节约的必要,就在于资源是稀缺的,而人们的欲望和需求却是无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矛盾。因而,发展经济,必须是有效率和效益的经济,必须是建立在资源节约基础上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德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领导科学》2006,(16):8-9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积极探索。2005年7~9月,笔者随江苏省委组织部高研班赴德国学习。通过在德国两个月的学习,我认为,德国在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们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德国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持续加快,信息资源已经发展成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本文以城市建设档案为探究对象,提出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哈尔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环境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初步控制。但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等资源的不足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5.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意义。办公室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要战略部署,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活动,使办公室干部职工真正认清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机关,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国资源点任务,又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状况和供求矛盾的严峻形势,自觉增强忧患容。在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中,办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投入到创建节约型机公室既要为上级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关的各项工作中来,做资源节约的表率。又要对下级机关提供指导帮助并督促其落二、要营造创建节约型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档案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建设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反映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状态。长期以来,城建档案作为重要的城市信息资源,在研究城市问题、开展城市规划编制、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法律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为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日前在京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理念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目前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城市经营的内涵尚需探讨当前,对城市经营的理解多是从企业经营学角度切入转换的,加上新的社会诚信和法制建设的滞后等原因,致使在不少城市经营的实践中,产生一些突出问题:在资源经营上,追求短期“变现”而对资源进行不合理和破坏性开发,造成城市资源破坏、浪费甚至功能下降;在经营对象上,过多的是单纯的城市资产经营,对人才的培育与集聚以及文化的产业化等非物质资源,目前只作为工作范畴而没有很好的经营;追求外延式扩张,忽视城市基本要素,以规模代替质量等。城市是一个资源的聚合体,构成城市的任何部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  相似文献   

19.
笔者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针对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不适应市民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实际,对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提出如何加快推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徐俊 《科学咨询》2005,(15):6-7
6月25日至26日,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国际能源资源形势和我国能源资源战略"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6月30日,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对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此间,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也正式下发,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开始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