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握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特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企业和社会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哪些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 ,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分析了企业和社会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众多素质 ,对高校如何培养企业和社会所欢迎大学毕业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资本可以保证创业资金的供给。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无论是国家、高校,还是大学毕业生本人,只有不断积累社会资本,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择业观、违约等问题 ,暴露出思想道德问题。为了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 ,减少国家、用人单位集体、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损失 ,高校要对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过程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 ,这与高校就业环境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要正确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努力加强建设大学毕业生就业软环境 ,应该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间内值得高校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从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人员构成、家庭情况、工作状况三个维度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供求结构失衡和错位、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收入微薄与生活成本高企的矛盾等因素引致了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日趋壮大。因此,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发展态势,需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完善高校毕业生聚居群体的社会支持机制等途径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内涵,在分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和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分析和归纳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是当前一个不争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几年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当前在世界发生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成为全社会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就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对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在高校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趋势越来越严峻。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对非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定量研究表明,非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倾向于起较强的作用;非人力资本因素有利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如果大学毕业生个体在求职中加以重视并培育相应的能力,会对大学毕业生成功获得职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存在着周期短、流动量大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结构性失衡现象着手,分析影响和制约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寻找建立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前景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出社会、个体、家庭以及学校等各类因素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影响权重,并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做出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全方位的动态预测及其过程控制,以此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达到提高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却迅速增加,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我国政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出台了一些直接地和间接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优惠的力度也不够大。我国政府应当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条例》,将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同时,政府必须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在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从生命系统理论出发,通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并在充分分析系统内部各功能子系统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的基本特点,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改革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构建问题,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展开,构建的必要性包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平衡的需要;扭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趋势的需要;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具体措施建议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并针对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试论加强大学毕业生创业指导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毕业人数太多而是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就业形式单一,就业人数多而创业人数少。本文试从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分析,说明高校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的必要性。指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即由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树立创业意识。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8.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做好未来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方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记实量化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即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进行了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方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创业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不失为扩大就业出路的一个有效途径。以连云港市大学生就业难为例,探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就业难的原因、创业应该具备的技能及培养大学生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