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之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许多学者将其归因于快速的信息技术发展。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了信息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和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的模型。然后,根据美国1991~2000年期间的数据,对信息技术投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明,1991~2000年期间,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在1996~2000年期间对1991~1995年期间的增长差异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资本深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基于10年来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确立了指标体系,建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揭示了影响教育、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从我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视角指出教育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C-D生产函数,经济增长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本文在此基础上还加上了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结构两个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贵州省1990-2007年经济增长中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通过分析得出贵州经济的增长是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资本的不断追加以及劳动的不断投入,目前贵州省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来推动。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福利。然而人口增长并不能无限制的带来经济福利,我们还应当考虑人口增长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论述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来引出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总是与促进就业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注意到,近年来各国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从前。以亚洲为例(亚洲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菲律宾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被誉为至少15年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同年菲律宾的失业人口却增加了31.3万人。亚洲开发银行作过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3%,可以增加1%的就业岗位。而到了90年代,同样增加1%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却必须达到7.8%。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经济以4.3%的速度稳固增长,可是世界失业率仍保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形成的持续制度创新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劳动要素支撑,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模式从早期的劳动力要素驱动为主,逐步转向劳动与资本要素共同驱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和资本要素与自主创新共同驱动。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出口在基础需求中占比的先升后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模式也从早期的内需拉动为主转变为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最后再度转向内需拉动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990~2000年新一轮轻工业化和2000~2010年的再度重化工业化发展之后,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相对快速发展的转型发展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持续较快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方法,选用1995年至200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冲击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股票市场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股票市场规模扩张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9.
2012年,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2008年以来的强刺激政策副作用显现,政府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在第四季度逐步企稳回升,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略高于7.5%。"世界末日"没有到来,新的2013年到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11日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决议,北京高层在“十一五”规划中清晰定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概念,强调了经济发展要与环保及新能源的发展结合起来,2010年同比2000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翻番必须是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决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深刻阐明了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转变到集约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提高效能的重要性。就是说,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单一的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长转到依靠产…  相似文献   

11.
正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好于2013年,初步预计在7.8%左右我们认为,有四方面因素支持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外需小幅改善。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总体略好于2013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比2013年加快0.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四川省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经济高速增长,第二产业是主力军;工业发展中,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增速最快;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总体来看,2011年四川省经济基本呈现平稳增长和稳中趋缓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1978年—2012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对外贸易的原因,也即河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论证,笔者认为河南省应抓住转型关键时期,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中央政策、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提出了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不会出现所谓增长"拐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水 《管理世界》2004,(3):1-4,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绕过无数暗礁,劈波斩浪,胜利前进。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4 %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三番以上,增长了7.5倍;财政收入更是以年均12.45 %的高速度增长。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经济还应保持年均7.2 %的增长速度。这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上是少见的。中国经济能否在过去25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又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6.
银行分支机构、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发生了外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天然试验。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分支机构增长代表的银行竞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银行分支机构变化在1998年以前,在东部地区,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竞争程度,银行分支机构变量在199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明显,在东部地区也更明显。本文是研究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将增长1.8%,明显低于2007年3.8%的增长水平。今年1月份,联合国曾经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4%。联合国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经济自主增长的形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自主增长日益活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9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受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自主增长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政府政策特别是国债投资推动。通过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重新增强,并推动国民经济进人了新一轮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669.7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最终需求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然后使用结构分解技术从最初投入与最终需求两大角度对经济增长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定量测度了各个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变动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变动的关键因素是最终需求水平,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对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按照经济学界一般观点,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个经济增长周期,1992年到1994年为经济扩张阶段,1994年以后为经济收缩阶段,其中1994—1996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