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清太祖的名字来自满语,罗马转写为"nurhaci"。汉译名"弩儿哈奇",最早见之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乾隆初,清朝编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时,润色为"弩尔哈齐"。民国时期出版的《清史稿》,进一步润色为"努尔哈齐"。而清太祖汉译名"努尔哈赤",最早来源于《明实录》中的"奴儿哈赤",是明朝人对少数民族的丑化用词。笔者认为:本着名从主人、尊重历史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清太祖名应写为"努尔哈齐"。  相似文献   

2.
关于天命五年三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罪废之大福晋是何人,史学领域目前存在两种分歧意见,一种认为是富察氏,一种认为是兀拉纳拉氏。问题关系清史研究,颇有探讨之必要。笔者管见:“富察氏之说”可信,“兀拉氏之说”与史实不符,难以成立。其理由如次: 首先,弄清原始记录是辨明问题的可靠依据。罪废大福晋事件唯一见载于《满文老档》,现摘引、分析“档子”的有关记述。  相似文献   

3.
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城,又称老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第一个都城。它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东南八里处,苏子河南岸。赫图阿拉满语为“he tu ala”。“hetu”,汉意为“横岗”,是指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城正是利用这一天然地势,依山而建。城东依白塔山,西连灶突山,正南为羊鼻子山,北为一道天然的护城河苏子河。险要的地势,便利的交通,使努尔哈赤于公元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开始兴建赫图阿拉城。1605年筑成后,又历经三年之久,调动大批的人力物力,于城外修筑外城。现存的城廓,为内城,外城廓已不太明显。内城依地势而建略呈长方形,它东西约510米,南北约460米,现残存城墙最高处约4米,底宽10米,墙采用外为石砌,内为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以满族为首、满汉联合统治的国家。清朝对满汉民族的政策,是这个具有民族统治特色的政权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有清一代的治乱兴衰。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定型化,是历太祖、太宗及世祖各朝努力的结果,其间跌宕曲折,成败得失,或隐或显,颇值得研究。清太祖的勃兴和“以满治汉”的政策清朝的统治可以追溯到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家。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滥觞,也在后金国家建立的背景中早已酝酿。  相似文献   

5.
在《清史稿》中,关于清初仪仗制有如下记载:“清自太宗天聪六年定仪仗之制,凡国中往来,御前旗三对,伞二柄,校尉六人,其制甚简。自天聪十年改元崇德,始定御仗数目及品官仪从。”既然后金天聪时期仪仗之使用已定制,那么,清代仪仗制即应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溯起。一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为祖、父复仇名义起兵,开始削平诸部、统一女真的大业。当时,女真各部正处于“群雄蜂起,称王号,争为雄长,各主其地,互相攻战,甚者兄弟自残,强凌弱,众暴寡”状态,即为残余氏族制与奴隶制并存的时期。无疑,仅以“遗甲十三副”起兵的努尔哈赤,此时政治、军事实力都很软弱,绝没有条件考虑并设置标榜统治者等级、身份、威严的仪仗。  相似文献   

6.
满语的变化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它对祖国的文化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清代,满语定为“国语”,“康乾盛世”又把国语骑射作为维护清朝统治的一项基本国策,因而当时满语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最高水平。可是之后不到200年,满语就在内地消亡了。抗战以后,满语只残存于东北边陲,满文也从此沉睡书宬。尽管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少数满族村屯至今仍说满语,但也有迅速变化之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实地考察和初步探讨,笔者列出几条粗陋之见如下:  相似文献   

7.
再论“计丁授田”问题赵令志后金政权的统治重心由苏子河流域转至辽沈地区后,八旗官兵也基本从原来的屯驻地迁至辽沈地区,努尔哈齐为解决八旗官兵的生计,保障八旗组织的战斗力,对八旗官兵实行“计丁授田”,以此来安置八旗成员,首开为八旗官兵分配旗地之例。所谓八旗...  相似文献   

8.
福陵     
福陵,在沈阳东郊,又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一五六○——一六二七年)和他的后妃叶赫纳喇氏、富察氏的陵寝。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是明建州卫指挥猛哥帖木儿的子孙。他在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今之新宾县内)自立为汗,建立了后金奴隶主割据政权。天启六年,在宁远城(今之兴城附近)与明军作战受炮伤,几个月后死于盛京城南四十里的靉鸡堡,死后三年,即天聪三年,才选中了浑河北岸“川萦山拱”之地修建陵园,至明治八年最后建成。  相似文献   

9.
张红 《中华魂》2013,(6):46-48
萨尔浒城因“萨尔浒之役”而闻名。萨尔浒为满语,释为“木橱”之意,形容林木繁茂的意思。萨尔浒原为建州女真苏子河部所辖,城主为瓜喇、诺米纳、奈哈答兄弟三人。万历十三年(1585)左右,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打败瓜喇兄弟,萨尔浒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10.
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4代后裔,正蓝旗“格格”。她曾荣获第六届全国青歌赛通俗组金奖,在日本举办过个人独唱音乐会,代表中国参加过罗马尼亚国际歌咏比赛。就在她事业如日中天时,她突然退隐。如流星般淡出娱乐江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清前期中俄关系中与理藩院密切相关的问题,谈一谈理藩院在中俄关系中的历史作用。 理藩院初名“蒙古衙门”,公元一六三六年七月(崇德元年六月)设立,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我国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为实现进取中原,夺取明朝天下的基本国策,解除后顾之忧和道梗之患,逐渐臣服漠南蒙古的产物,也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朝对漠南蒙古关系和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元一六三八年八月(崇德三年六月)蒙古衙门更名理藩院。最初,理藩院只是清朝专门治理蒙古事务的机构。  相似文献   

12.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营建的皇宫,清世祖福临(顺治帝)也在这里即位称帝。后金天命十年(公元一六二五年),努尔哈赤把都城由辽阳新地(东京城)迁往沈阳,并开始营造宫殿。沈阳砖城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一年(公元一三八八年),当时称为“沈阳中卫”城。它南邻沈水,有舟楫之利;东依群山,为习武之所;西行直达山海关,北去与蒙古各族相通。是一个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十分重要的地方。明代的沈阳中卫城有四门,城内呈十字大街,故宫正座落于大街交叉点的南邻。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五年(公元一六三一年)又改沈阳城为八门,更名曰“谋克敦”(天眷  相似文献   

13.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父祖遗甲十三副崛起于建州,在“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的情况下,经三十年统一女真诸部,建立政权,继而对明宣战,进占辽沈地区.以一个人口不过十余万户、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族部落,与富庶发达的中原王朝相抗衡,竟使明朝“合四海之力不能支”,终至于被取代,这虽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形势下多种因素结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但也应当肯定地说,女真军队的勇敢善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这支军队的缔造者努尔哈赤的军事思想,对于加深对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逐步统一东北地区实现政治统治,是以当时女真社会的经济实力作为其物质基础的。而努尔哈赤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及为保证经济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则对当时女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改善,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一、“种田吃粮为主”的农业经济观点努尔哈赤发展农业经济思想和推行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前。那时女真社会主要是传统的采集、渔猎、农业并重的混合经济。随着努尔哈赤的战争需要和所占土地的增加,农业才从附属的地位逐步转向主要地位。后一阶段是经过萨尔浒大战,明军败绩,努尔哈赤进入并控制辽沈地区人口增多,粮食问题尖锐,发展农业成为日益重要的大事。努尔  相似文献   

15.
朝鲜宣祖执政年间,正值努尔哈赤政权由微末到强大,宣祖政权对努尔哈赤集团的认识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而发生改变,从最初的“扰边夷狄”到“浸浸有强大之势”的强虏,随着这种认识的深化,朝鲜也由轻视、防范努尔哈赤势力转变为重视、“曲以应付”,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结盟蒙古一系列举措完成之后,朝鲜成为女真政权马鞭所指之地,面对努尔哈赤拆毁“藩篱”,朝鲜只能被动应变.这一期间,宣祖政权对努尔哈赤势力的认识颇具历史预见性.  相似文献   

16.
一、十六国、二十五部与二十四部《清史稿·太宗纪》:天聪十年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明清之际,蒙古各部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彼此对峙,各自争为雄长,每个部都俨然是个独立国家。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部首领布寨纠合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联合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国兵马”,又称“九部之兵”(见《清太祖武皇帝弩儿哈赤实录》)。  相似文献   

17.
《汉清文鉴》的编排体例和语音转写崔宰宇1,朝鲜的国家翻译机关“司译院”于1770年代刊印《汉清文鉴》。全书共15卷,941张,收词13,600余条。《汉清文鉴》是以满语为主,加汉译、朝译和满语解词的多语种工具书。该书发行量可能不很大,不知何故,如今原...  相似文献   

18.
“齐气”解     
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里,对当时的“今之文人’,即建安七子,进行了一番议论。文中有“徐干时有齐气”一句,这个“齐”气究竟是好是坏,当时不见有谁评说,直到唐朝李善注《文选》,才派定“齐气”是行文中的一种缺点,基本上已成为定论。历来虽也有过一些争议,但争议的焦点,主要不在齐气本身的解释,而是这个“齐”字是否抄错。有人说是“逸气”,也有人说是“高气”,因为古写的“齐”,“高”二字很相象,这只是一种估猜,从阅读古籍的思想方法来看,还是值得议一议的。 郭绍虞和王文生两先生在编印《中国历代文论选》时,对‘齐气”加了一条很详细的注解:  相似文献   

19.
清太祖朝"窃盗罪"在法律方面规定:对真正"微贱者"主要采取肉体刑,并呈现逐渐严苛化趋势;对于非真正"微贱者"的官员主要采取财产刑。在实际施刑方面:因受到军功、身份地位,民族成分,政策规定,尤其是努尔哈赤个人情绪化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量刑时也经常发生逾越法律规定、变更其惩罚力度的情况,造成"窃盗"之法的公正性权威受到了严重侵蚀。这迫使努尔哈赤晚年不得不采取通过关闭当铺、禁止放债和限制买卖活动等"经济法"的间接举措,来解决窃盗案件频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八旗的盛衰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建立的“兵民合一”的满族社会单位。它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入关以后,“八旗”的生产职能逐渐丧失,成为军政一体的组织。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汗国,灭亡有明、开拓清帝国疆域的事业中,八旗军曾经驰骋长城内外,显示出无敌于天下的强大力量。然而,进关以后,旗人攫取了愈益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权,逐渐走向腐化。对清廷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