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在山东省鄄城县孙老家首次发现《孙氏族谱序》及《孙氏家庙碑记》。这些珍贵史料,详细记载了古代杰出军事家孙膑的出生地、生平事迹和孙氏家族的变迁及后世繁衍情况。这是继1972年临沂银雀山《孙膑兵法》竹简出土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孙膑及其故里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991年7月9日至12日,66名专家学者汇聚荷泽,对孙膑故里予以论证。 一、从地理位置上论证孙膑的出生地 专家、学者从古地理和族谱、碑文的记载中,对孙老家的地理方位进行了考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膑生阿鄄之间”,  相似文献   

2.
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鄄地人(今山东省鄄城县,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详考),是我国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后世之孙。孙膑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主要功绩都在齐国,并且“以此明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孙膑兵法》也和春秋时期《孙武兵法》一样,受到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重视,但是这一兵书在长期流传中不幸遗失,故埋没多年。最近,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山东临沂出土大批先秦竹简,发现了失传多年的《孙膑兵  相似文献   

3.
孙膑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祖孙武的军事思想,所著《孙膑兵法》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孙子兵法》一样被视为兵学经典。关于孙膑故里,历代都有史界方家考证,至今还未作出最后的定论。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更好地研究《孙膑兵法》,以求古为今用,有对孙膑故里进一步考证的必要。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史料,笔者认为,孙膑是齐国廪丘人,他的故里就在廪丘。  相似文献   

4.
《孙膑传》是把探索孙膑生平事迹同研究《孙膑兵法》密切结合起来的第一本著作。但是,《孙膑传》“据《孙膑兵法》擒庞涓和陈忌问垒两篇”,得出了“也说桂陵、马陵两战以田忌为主将,孙膑辅助他取庞涓,擒太子申。”(第22页注④)“于桂陵,大败魏军,活捉庞涓。“(第32页)在马陵之战,“杀庞涓并活捉太子申”(第80页)这样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它又把《孙膑兵法》的研究工作引入马陵道的歧途,将《孙膑兵法》提供的珍贵史料,又被传统的谬误给吞噬了。因此,笔者提出一管之见,与《孙膑传》编写组的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5.
孙膑是明清小说中一位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在塑造孙膑形象时,明清小说家大多着眼于他的聪慧、战争谋略以及与庞涓的恩怨,凸显他的军事才能。因受佛、道等思想的濡染,明清小说更为孙膑形象增添了一抹神魔色彩,使之广泛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和接受,孙膑因而成为行业神和民间信仰中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孙膑故里经专家论证确定在山东省鄄城县孙老家后,最近又在孙老家发现了明万历年间的孙膑传影和清顺治年间的孙氏族谱.参加孙膑故里建设规划论证会的国内一批著名史学专家、考古专家、古建筑设计专家等六十余人,专程到孙老家进行实地考察,观看了孙氏家祠和新发现的孙膑传影与孙氏族谱.孙膑传影是在古旧的粗棉布上绘制的,布长2.2米,宽93公分,影高72公分,孙膑坐在四轮车上,神彩奕奕,长髯飘拂,掐指运算,气度非凡.像后配有远山近树,  相似文献   

7.
近人对《老子》的看法很分歧。有人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既不象《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那样阐明战略战术,也没有象《尉缭子》那样谈论用兵的政策法令。但无可否认,《老子》又确实十分讲究斗争的策略和手段,而且成为一种哲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孙膑兵法》及其军事思想考论徐勇一、《孙膑兵法》的若干问题考述(一)《孙膑兵法》的著录、失传及重光于世《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不仅在齐国军事著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而且在整个古代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兵家典籍。该书至汉代尚广为流传,在班固《汉书·艺文...  相似文献   

9.
《中华魂》2014,(8):4-5
正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50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梅兰芳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出土1972年4月4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大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二年四月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墓出土了大批古代兵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两部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也被同时发现。这不但使失传一千多年的《孙膑兵法》重新问世;同时,由于有了二千多年前的古本竹书可资参校,对《孙子兵法》历来存在的悬案和争论,也有可能解决。本文试就几个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9日至21日在山东临沂市召开。来自京津冀鲁和港台的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就《孙膑兵法》和马陵之战等专题交流了观点,并赴郯城马陵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考察和分析,与会学者对齐魏马陵之战战址究竟何在这一聚讼千年的历史悬案取得了共识,认为此战的主战场应在郯城马陵山一带。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中孙膑“坐为计谋”的“坐”并非强调孙膑乘车的异于常则,而是可有可无的文字;《战国策》中赵太后“持其踵”是握(或托扶)女儿的脚穿屦,而不是抱住女儿登车的脚哭泣  相似文献   

13.
孙膑与聊城     
山东省聊城地区是中华文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两千多年来,名人辈出,群星灼灼,其中的孙膑则是聊城地区最早涌现、至今仍在熠熠闪光的一颗明亮的武星。一、孙膑的家世和生平孙膑的先祖是周王朝陈国的公族,姓妫(规)氏。公元前718年,陈厉公生下一子名完,在完二十八岁那年,因宫廷政变,父亲和叔父被杀,逃离陈国,投在齐国。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执政,看他有才,想让他做卿士。他因饱经政治风霜,再不愿像父辈那样做官,因而婉言谢绝,只当了个齐国的工正,即管理手工业的小史。陈完在齐国定居后,不愿再以陈为姓,改为田氏。也有的说,因他食邑于田,故取  相似文献   

14.
本刊曾陆续发表过张震泽教授关于《孙膑兵法校理》的几篇文章,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一九八二年十月,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来信说,他正着手翻译《孙膑兵法》,而“主要参考”材料就是张震泽教授的那些文章.这里,再发表一篇《八陈校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孔见 《中华魂》2017,(2):64-65
在很长时间内,《孙子兵法》到底是春秋末期孙武写的还是战国时期孙膑写的,是有争论的。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除了有失传千余年的《孙膑兵法》,还有孙武兵法十三篇以及《吴问》等《孙子兵法》的佚文。这些宝贵的资料,不仅证明了现有的《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而且对现有《孙子兵法》作了重要补充。人们对于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非常重视。出土后,立即成立整理小组,对《孙子兵法》作了释文及校注,另由几位专家作了介绍和理解,合编成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落实《孙膑兵法·擒庞涓》篇中几个城邑的地理位置定位问题,是正确理解桂陵战役中齐魏两军交战路线的关键。对於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写过《<孙膑兵法·擒庞涓>中几个城邑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以陈说推考的结果。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下面提出我们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6,(9)
孙膑庞涓二人师从于鬼谷子。鬼谷子法术玄妙高深.因此两人跟着鬼谷子学到了很多兵法精要以及各种奇门玄学。两人在山上终日研习兵法玄学.日子久了,不禁也有些发闷。于是向师父鬼谷子请求下山。鬼谷子沉默良久,最后决定两人中只能一人下山。孙膑庞涓互不相让,都说自己学艺已满,胸有百万雄兵,足以辅助一国成就霸业。  相似文献   

18.
孙子,名武,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们纷纷起来造反,新兴地主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腐朽的奴隶制度开始崩溃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孙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积极支持社会变革。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由此可见,孙武同后于他的吴起、孙膑等人都是坚持法家路线的军事家。孙子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是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反映了法家进步的政治主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时候,联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研究孙膑军事思想,研究新兴地主阶级的军队对促进地主阶级专政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解。这对于进  相似文献   

20.
论玄言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言诗风行文坛逾百年,其影响不可低估,主要表现在它对其他类型言理诗的影响、对后世文人精神风貌的影响和对后世文学审美观念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